寿光日报 2021年02月23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B04版:弥水

寿北种植水稻之琐忆

去年,在清水泊农场看到一大片黄灿灿的稻穗正待收割,不由得发出赞叹!赞叹现代农业高科技发展,赞叹寿光人勤劳与智慧。听说这里生产的水稻被称为“弱碱性水稻”,碾成的大米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其实,寿光西北部水稻种植已经有40多年历史了。

1976年,在官台、浊北、营子沟等地各选大约12亩地(当时的盐碱地改造,大多采用“台田淋碱”①法,一方地大约12亩)作为实验田,由山东省农业技术与良种实验站(又称省农科四所,设在东营)推广,当时《大众日报》有报道。

因为是淡水稻,寿光西北部虽然有湿地,但淡水资源十分匮乏。因此,没有继续推行下去。但经过试验种植,“盐碱地上能种水稻”还是被肯定下来。后来在更靠近黄河口的垦利、利津、无棣、沾化等地因为湿地分布多,淡水资源相对丰富,这些地方的水稻种植就发展起来了。现在市场上卖的黄河口大米颇有名气,其水稻种植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寿北围绕着水稻和大米,还有好多故事。1976年12月,全国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提出来“到1980年,切实做到平均每个农业人口有一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要在全国建成十来个大寨”。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人们也不断进行尝试,有人也曾搞过“水稻田里养黄鳝”试验,诸多尝试都有收获,但都没有形成规模。

具体是哪一年记不清了,当时李家坞也曾有水稻种植,听说能吃上大米,老年人高兴得睡不着觉,那绝不是瞎说。当年有一个牛头镇村的闺女嫁到李家坞,回家跟父母说生产队里种水稻了,能喝上“大米汤”(寿光人以前从来都是喝小米汤、面汤,大米熬汤老辈人没喝过),父母就一直数算着什么时候能收下大米来。到了秋天水稻收割了,但产量很少,一家就分了“两瓢”②,为了能让父母喝上大米熬的汤,就连夜碾成大米送到牛头镇。那个年代都是土路,更没有路灯,夜间骑自行车很不平活③,路上骑自行车跌倒了,黑灯瞎火中装大米的袋子不知道甩到哪去了,没办法,只能趴在地上用手摸索,再一点点捧起来……这在当时被传为“大米孝亲”的佳话。

寿北发展水稻种植,一直以来也是寿光人的一个梦想。上世纪七十年代,山东省对鲁西北地区发展水稻种植很重视,寿光为此还在小清河下游的杨庄和曹辛庄修建了两座“扬水站”,设想充分利用弥河和小清河的淡水资源,推广种植水稻。后来修建引黄济青项目,寿光还为发展水稻种植做积极准备,请求在巨淀湖农场预留一个放水闸口,但因总引水量紧缺,省里没有同意这一方案。现在清水泊农场的这片稻田,实际上就是当时巨淀湖农场的。

如今,巨淀湖已建成了渤海湾畔最大的湿地公园,农场的核心区域早已成为林海博览园,那里有千亩林海,百亩荷塘,春夏有花,金秋采摘的生态乐园。

寿光农业也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里不仅有全国最有名的蔬菜种植和良种培育,同时也是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示范区。寿光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汉武帝劝课农桑,躬耕巨淀湖泮,农圣贾思邈著成《齐民要术》。

发达的交通网络,为寿光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方便,欢迎朋友们到寿光参观游览,体验寿光的丰富多彩和寿光人的好客与厚道。

    马晓光

注:①台田淋碱——将低洼盐碱地挖沟整理成长方形台田,一个方大约12亩,采用灌注淡水压排卤水的方法,逐步将土壤中的盐分降低,改造成可耕地。

②两瓢——当地的俗语,表示“很少”的意思。③不平活——当地俗语,表示道路坑坑洼洼很不平整。

作者简介:

马晓光,寿光市牛头镇村人,1977年恢复高考考入青岛海运学校(今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后任青岛远洋运输公司船长,资深航运、物流专家,现已退休,住青岛西海岸新区。

2021-02-23 马晓光 1 1 寿光日报 content_70764.html 1 寿北种植水稻之琐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