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A02

万亿产业风口 预制菜行业有何趋势? 2026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 2024年01月26日

过去几年,预制菜概念和市场火热。由于疫情因素,市民外出就餐不便,在就地过年、在家吃年夜饭的场景需求下,预制年夜饭成为新的消费趋势。例如,春节期间,盒马推出“鲜食”预制菜、还有各大预制菜企业相继推出的精品年菜礼盒等,使预制年夜菜在市场上占据了C位。2023年,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一项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随着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对品质和口感的要求越来越高,预制菜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抓住市场机遇。

我国预制菜行业现状如何?

预制菜有效地降低了餐厅运营成本,顺应了当下消费者便捷、营养的饮食需求,吸引各大连锁餐饮品牌入行布局。

数据显示,约六成的消费者认为传统烹饪方式耗费时间太长、太麻烦;45.4%的消费者购买预制菜的原因是“节省烹饪时间”;49.8%的中国预制菜消费者在2022年消费预制菜次数增多。在预制菜购买品类方面,消费者最爱购买水产类预制菜,占比为75.3%,其次畜禽类、小吃糕点类预制菜也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中国菜品种类繁多,各地区饮食结构不同,单一企业难以全面覆盖,细分品类仍有较大机遇,行业业态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近年来,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进行规范,并建立了食品安全追溯机制,为预制菜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食品消费已产生新变化,符合当前形势的预制菜行业站上了消费风口。各地为了推动预制菜行业健康发展,基于当地实际情况与独特优势,推出了不同的新政策。其中包括保障预制菜质量与安全,和推动预制菜产业扩大市场规模等多方面的措施。各省、市陆续建立起预制菜行业团体以凝聚各方资源、团结各方人才,共同推动预制菜行业发展。为规范行业发展,一系列标准纷纷出台,对预制菜的生产、加工、质量等提出相关规定。然而,预制菜行业仍缺乏国家级的行业标准,统一的标准体系亟待建立。

预制菜产业的增长点在哪里?

当前,一线、新一线城市经济水平较高,生活节奏快,对预制菜接受程度较好;二、三级城市经济水平相对较弱,生活节奏相对较慢,对预制菜的需求不高。随着下沉市场消费观念的改变、对预制菜认识的加深,预制菜行业在下沉市场同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预制菜进一步解决了传统烹饪痛点。在传统菜肴烹饪中,有诸多痛点存在,而不同类型的预制菜提供了针对性解决方案。在传统菜肴烹饪流程中通常包括食材购买、食材处理、烹调三大环节,存在耗时长、菜肴选择及口味把握对厨师专业技艺要求高、多余食材易浪费等易出现的问题。餐饮端追求降本增效和标准化,居民端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人缺乏烹饪技能等现象愈发明显。提前实现不同程度熟制的预制菜,将成为满足更多餐厅和家庭的选择。

在餐饮端,推动餐饮行业的降本增效。原材料、人力、房租三大难题挤压着餐饮企业的利润空间。在生存压力下,餐饮企业对降本增效需求明显,降低对员工/厨师依赖、减少后厨面积以提升效率、提高出餐速度、菜品输出标准化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近年来,餐饮行业连锁化率持续提升,更催生出对各类半成品、成品预制菜的需求。部分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会自建中央厨房进行菜品标准化生产,但也主要定位于对核心原料进行核心加工,而大部分非核心产品则向外采购或定制。相比于餐饮企业独立完成从生鲜食材到成品菜肴的制作的繁琐流程,使用预制菜带来的降本增效作用明显,首先是降低厨师等专业操作人员需求,进而降低人工成本;其次是减少后厨操作面积和设备投入;最后是提高出餐速度且实现口味的一致性。我国头部连锁餐饮企业中预制菜使用比例已经达到较高的程度,有的预制菜占比高达80%以上。

在消费端,预制菜满足了消费者的新需求。随着外卖及各类速食行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可选就餐方式愈发丰富。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于家庭日常就餐烹饪时间长、厨艺要求高等痛点逐步凸显,而预制菜专注的烹饪过程复杂、时间长的名厨名菜和家常菜,可以与消费者自行烹饪完成的基础生鲜食材形成良好补充。结合预制菜优缺点,短期内消费端预制菜主要替代生鲜食材市场,居家做饭人群为核心用户,同时有助于转化一部分对享饪存在兴趣但受限于享饪时间少、烹饪技艺较弱的年轻人。中长期来看,若产品种类、口味还原度、便捷性及价格优势不断提升,则预制菜有望进一步对方便速食、外卖、餐厅就餐的部分就餐需求实现替代。

编后

预制菜产业涉及一二三产,涵括农业、物流、冷链、餐饮、旅游、包装等多个行业,若缺乏宏观政策引导则难以形成合力,不利于预制菜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各地在发展预制菜产业时,要根据本地优势制定出产业发展规划,在项目用工、产业科研、金融服务、品牌建设、电商营销、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另外,预计2026年中国米面、蔬菜类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将达4855亿元,这一类预制菜行业将持续扩大市场规模才能满足消费者需要。

本报记者 王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