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A04

科技助力农业营销 一家果蔬合作社的互联网营销之路 2024年01月26日

“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让更多农业人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开拓营销之路。在新世纪,农业经营模式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得不进行深度的改革,才能实现持续创收。对于各地发展农业来说,要实现强农,就要利用“互联网+”的理念找出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本期记者带领大家走进一家普通的果蔬合作社,看看它如何转型。

合作社的困境

上海淼洋果蔬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十余年来,淼洋果蔬一直致力于发展农业现代化,倡导绿色生态农业,科学化种植,精细化管理。随着两代人的传承努力,在新思路新方法的引领下,农产品品种不断丰富,包装方式升级换代,生产力结节提高。但在21世纪的网络时代,它也遇到了销售瓶颈,在营销模式匮乏、销量下降、品牌竞争力减弱等困难中挣扎着。

合作社的产品质量一直很好,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营销渠道和宣传手段,销售额一直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合作社的产品大多销往附近的超市和农贸市场及部分定点大客户,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合作社的销售额始终难以增长。

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运营品牌的渠道客户找上了合作社,希望能与他们合作推广上海本土农产品。这个合作机会似乎是合作社发展的转机,但却带来了新的问题。

合作社理事长董晓英介绍道,品牌渠道上面对的终端客户是各大企业的员工福利平台,是通过提货卡券及积分兑换券的方式实现员工福利的提领。这就需要对接电商平台系统,然而合作社并没有自己的电商系统,而且这个客户要求定制化的客户提货与自定义积分兑换系统。合作社面临着如何建立电商系统、培训人员、制定操作规范等一系列困难。

在这一筹莫展的时候,合作社了解到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农村综合监管事务中心牵头的科技入户项目。这个项目旨在帮助农业企业利用互联网工具拓展营销活动,正好能够满足合作社当前的营销需求。合作社决定参与科技入户项目,并得到了项目组的大力支持,逐步建立起了平台系统、人员培训、操作规范等各种困难被逐步克服,技术辅导老师从票券设计、营销模式、系统管理、互联网营销等多种角度给予了辅导帮助。

科技助力农业发展

通过科技入户项目的支持和指导,合作社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电商系统,并根据渠道客户的要求,定制了客户提货与自定义积分兑换系统。这一切为合作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董晓英说,合作社开始利用新的电商系统,在线销售上海本土农产品。通过渠道客户的推广,合作社的产品逐渐被更多的消费者认可和接受。同时,定制化的客户提货与自定义积分兑换系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利的购物和兑换体验,进一步增强了合作社的竞争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拓展,合作社的销售额逐渐增长,营销模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合作社的农产品不仅销往本地市场,还开始进军其他城市,并逐渐扩大了销售范围和影响力。”她说。

董晓英说,科技入户项目的推动,不仅帮助合作社解决了销售瓶颈和营销模式匮乏的问题,还让合作社实现了从传统农民的农业合作社到利用互联网工具拓展营销活动的转变。

合作社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也为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合作社的成功经验也得到了周边农业企业的借鉴和学习。“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继续借助科技的力量,不断创新和完善营销模式,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我们将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上海本土农产品的走出去。”董晓英说。合作社希望能够与更多的农业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转型。

本报记者 王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