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A12

深冬季节不良天气多 防治灰霉要趁早 2024年01月26日

灰霉病残体

烟雾熏棚

眼下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大寒期间,低温、雨雪等不良天气多,棚室放风时间短,棚内湿度大,很容易诱发各种病虫害。特别是喜低温高湿的灰霉病,也进入了高发期。由于灰霉病在棚室内很常见,很多菜农心存侥幸,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结果导致灰霉病大暴发,降低了种植效益。对此,建议菜农平时加强管理,提前预防病害发生。

了解灰霉病

灰霉病是一种低温高湿型病害,低温寡照的冬季是灰霉病的高发期。该病可侵染植株的花、果、茎、叶等多个部位,初生不规则水浸状病斑,随后变软腐烂,湿度大时,表面密生灰色霉层。

灰霉病病原菌是一种腐生菌,喜欢从腐败的枝叶和花瓣侵入,可随空气、流水、农事操作、伤口及开败的花叶等进行传播,适宜的发病温度为10-23℃,湿度为80%-90%,当棚内温度低,湿度大,或者遇到连续雨雪天气、雾霾天时,易造成灰霉病流行。

提前清除病残体

感染了灰霉病的残花、老化或黄化的叶片、病果,以及地表腐败的残枝、烂叶等病残体,都含有大量的病原孢子,这些病残体既是病原菌的寄主,也是灰霉病的侵染源。当棚内出现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时,病原菌就会从病叶、开败的残花、病果或柱头上进行侵染,从而造成全棚发病。

记者建议

菜农在平时管理中,遇到残花、病叶等病残体要及时、全面清理干净。尤其是残花要清理彻底,菜农可在整枝打杈或摘果时,随手晃动晃动植株,让残花落在地表后再清理,避免其上的病原菌“复活”后进行再次侵染。摘除病残体时,要放入袋子,封住袋口,并带出棚室销毁,以防进行二次传播。

用药要及时

防治灰霉病,喷施化学药剂是最常用的防治方法。但是灰霉病的病原孢子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一旦成熟将会产生大量的孢子,遇到气流就会随处飘散,落到地表、立柱表面、墙体表面等,从而导致新一轮灰霉病发生。

记者建议

对于病害防治,在病菌孢子萌发期,即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效果最好,如果病害已蔓延成灾,用再好的药剂也难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且还加大了成本投入。因此,建议菜农在灰霉病发生前或发生初期就开始用药,例如,使用空气消毒片,在灰霉病发病前,不管是晴天还是阴天,坚持使用空气消毒片,对预防灰霉发生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安全有效,不易产生气害。相比烟剂熏棚、喷雾等常规用药方法,空气消毒片不是直接作用在蔬菜上,对蔬菜更加安全,正常使用不会产生气害,第二天也无需单独通风。而且空气消毒片发挥作用的是气体,不会附着到蔬菜上,使用后无残留,对蔬菜安全。

连阴天不方便喷施药剂时,建议采用烟熏控制灰霉病的蔓延,可选用腐霉利或嘧霉胺烟剂,需要注意的是,烟熏时间时间不要过长,最好控制在8小时-10小时,且第二天早上要及时通风,以防产生药害。山东省寿光市文家街道桑家庄的付师傅,为了防住灰霉病,将玉米芯煅烧后,洒菌核净,50米的小棚用了两袋菌核净,当连续熏了两次后,灰霉病被控制住了。也可以点燃预防水烂花的烟剂,然后再往上撒菌核净,自从使用了这个方法进行烟熏后,灰霉病再也没有“光顾”过她家的大棚。

药剂使用要合理

喷施药剂防治灰霉病时,化学药剂要轮换使用,且根据发病程度选用不同的复配药剂,这样才能有效防治灰霉病。

记者建议

在日常管理中,晴天时可喷洒保护性药剂,如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或者喷洒腐霉利等防治灰霉病的药剂。若发生灰霉病后,可喷洒以下配方:例如,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此配方建议在发病初期使用,也可与喹啉铜等细菌药剂混配。或者选用氟啶胺+丙森锌,嘧霉胺+甲基托布津,啶酰菌胺+百菌清,或者克菌丹+嘧环·咯菌腈等等。此外,喷药时还要注意喷施全面,除了叶面,还要喷施叶背、茎秆等部位,最好将地面、立柱也一并喷施,全方位清除灰霉孢子,提高用药效果。

本报记者 果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