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青州市辣椒种植面积较大,温室及拱棚均有种植。何官镇赵师傅主要种植越冬一大茬辣椒,近年来,赵师傅棚内的辣椒总是长不好,主要表现为植株长势整体比较矮小,生长缓慢,叶片颜色深绿,叶背多带紫红色,茎秆细长,分枝少,开花坐果偏晚。而且在冬春低温季节,有的辣椒果面还有紫色斑块,斑块大小不一,有的仅有一小块;有的连成一片,布满果实表面。掰开有斑的果实,发现内部果肉并无异常,斑块仅存在表皮,并不向果肉上扩展,于是排除了侵染性病害。由于他棚内的辣椒长势慢,坐果少,产量低,再加上长了斑块的辣椒,菜商不愿收,只能贱卖,因此,辣椒的种植效益大大降低。无奈之下,赵师傅给大棚土壤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测,希望通过土壤检测找出问题原因。然而土壤检测结果显示,土壤有效磷含量不足,这也说明辣椒出现的上述问题是缺磷的表现。赵师傅很不解,辣椒定植前底肥中施用了50公斤三元复合肥,平时追肥时冲施的水溶肥也都是高钾型、平衡型交替使用,并且还经常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明明磷肥没少用,怎么可能缺磷呢?
检测结果
土壤有机质含量20.5g/kg(适宜范围≥20.0g/kg),土壤水解氮含量223.0mg/kg(适宜范围150-200mg/kg),土壤有效磷含量71.0mg/kg(适宜范围80-120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544.5mg/kg(适宜范围250-400mg/kg),土壤盐分含量2.1g/kg(适宜范围≤2.0g/kg),土壤氯离子含量148.0mg/kg(适宜范围≤200mg/kg),土壤钠离子含量86.0mg/kg(适宜范围≤100mg/kg),土壤交换钙含量2.6g/kg(适宜范围3.0-4.0g/kg),土壤交换镁含量79.0mg/kg(适宜范围100-200mg/kg),土壤有效硫含量46.0mg/kg(适宜范围30-60mg/kg),土壤pH值7.8。
检测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适宜,刚刚达到适宜范围边缘,土壤水解氮含量超标,土壤有效磷含量不足,土壤速效钾含量超标,土壤盐分含量超标,土壤氯离子含量适宜,土壤钠离子含量适宜,土壤交换钙含量不足,土壤交换镁含量不足,土壤有效硫含量适宜,土壤呈碱性。
专家分析
本报特聘专家丁光国分析,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该菜农肥料施用不平衡,氮钾肥料施用多,有机肥施用量少,导致土壤盐分超标,有效磷含量不足。其实,按照当前大部分菜农的用肥习惯,辣椒不应该出现缺磷现象,那么,这就要从磷元素的有效性说起。土壤中有效磷也称为速效磷,是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磷,包括全部水溶性磷、部分吸附态磷及有机态磷,有的土壤中还包括某些沉淀态磷。土壤有效磷是土壤磷素养分供应水平高低的指标,土壤磷元素含量高低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土壤中磷元素的贮量和供应能力。通常情况下,施入土壤的磷肥利用率较低,一般在10%左右,其余的基本都被土壤固定或与其他元素拮抗了。虽然菜农在辣椒定植前及辣椒生长期间施用的磷肥并不少,但磷元素在土壤中移动性差,加之土壤水解氮、速效钾含量超标,抑制了根系对磷元素的吸收,因此导致土壤有效磷含量不足。此外,研究证明,pH值在6—7.5之间的中性土壤,磷肥的利用率最高。而赵师傅棚内的土壤PH值达到了7.8,土壤呈碱性,在偏碱性的土壤中,磷易与土壤中的钙结合形成难溶性磷酸钙,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磷元素缺乏,从而使辣椒表现出植株矮小、叶背偏紫红色、果实表面有紫斑等一系列典型的缺磷症状,不利于辣椒正常生长。
专家建议
增施有机肥
虽然土壤有机质含量在适宜范围,但仅仅达到适宜范围边缘,因此,生产中仍需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换茬后,底肥中可多施用腐熟好的粪肥有机肥,或有机含量高的商品有机肥,进一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同时加强腐殖酸、微生物菌剂施用,利用有机酸及微生物的解磷作用,将土壤中被固定的磷逐渐转化为有效磷,以提高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满足植株对磷元素的需求。
基肥配比要合理
下茬蔬菜定植前,底肥除了有机肥,还可施用磷酸一铵20千克,或选用18-20-7类似比例的复合肥料30千克-50千克,也可选用钙镁磷肥30千克,同时全棚均匀施用单质钙肥、镁肥、硼肥等中微量元素肥料。
合理追肥
辣椒生长期间追肥,建议根据辣椒的需肥规律进行,降低元素间的拮抗作用,并选用吸收利用率高的水溶肥,减少肥料流失。为降低赵师傅棚内的辣椒果实出现紫斑的几率,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可随水冲施含磷量高的水溶肥料。除了冲施,叶面喷施磷肥是最为直接和快速的补充措施,如定期喷洒磷酸二氢钾等,可以有效补充磷元素,调节植株养分比例,减少辣椒紫斑症状。有条件的菜农,也可选用磷肥增效剂,提高辣椒植株对磷元素的吸收。
冲喷结合补充钙镁
钙、镁是蔬菜生长必需的中量营养元素。例如,钙是植株细胞壁、果胶质的的结构成分,一旦缺钙,新细胞形成受阻,细胞分裂因此受影响,植株会出现生长点萎缩、幼叶卷曲等症状。镁是形成叶绿素的主要成分,又是多种酶的活化剂。缺镁时主要表现在中下部叶片,如不及时补充会使整个叶片萎化,并有褐色坏死斑出现。由于土壤交换钙、土壤交换镁含量均较低,因此,在辣椒生长期间要及时补充钙镁。可随水冲施钙肥、镁肥,并结合叶面喷施中量元素叶面肥,最好选择有机螯合产品,例如糖醇镁、氨基酸钙等,叶面吸收的效果更佳。通过冲施和喷施相结合的方式补充钙镁,可快速提高土壤交换钙、交换镁含量,促进辣椒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