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A11

萎蔫死棵:病因由根部而生(上) 核心提示:蔬菜上高发的根部病害多属于土传病害 2025年05月02日

□记者姜文丽报道

近日,种植户王师傅反映,他种植的番茄萎蔫几天后开始死棵,而且果实膨大速度慢。“番茄正是生长好时候,眼看着植株萎蔫死棵,真是让人心疼。”有着多年种棚经验的王师傅说。虽说种棚多年,但出现的番茄萎蔫问题把王师傅难住了。“去年,棚内番茄也出现过这种症状,刚开始没太在意,后来萎蔫死棵的植株占了全棚的1/3。没想到这茬番茄又出了这个问题,我发现一个规律,随着天气转热,蔬菜萎蔫死棵发生更厉害。”

为了弄清番茄萎蔫的原因,王师傅拔出了一棵问题植株,剖开根茎部发现,根部已经变褐,这是典型的根腐病。

根腐病,影响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养分吸收不足就影响了果实的膨大。每逢蔬菜盛果期,植株需求养分量增加,若根系生长不良,很容易从根部侵染病害,导致蔬菜萎蔫死棵。据了解,蔬菜上高发的根部病害多属于土传病害,主要包括疫霉根腐病、腐皮镰孢根腐病、枯萎病、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病等。

正确认识根部病害种类

蔬菜萎蔫死棵症状的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若不仔细查看,很容易混淆症状。因此,死棵发生后,想要将其彻底防住,认清死棵症状是前提,否则药不对症,不但徒增成本,还延误了最佳防治时期。

根腐病典型症状

根腐病分为疫霉根腐病和腐霉根腐病两种。

疫霉根腐病,发病初期于茎基或根部产生褐斑,逐渐扩大后凹陷,严重时病斑绕茎基部或根部一周,致地上部逐渐枯萎;纵剖茎基或根部,导管变为深褐色,后根茎腐烂,不长新根,植株枯萎而死。

腐霉根腐病,主要症状是植株茎基部在土表上下2厘米-3厘米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病斑,根系的须根和次生根出现水渍状淡褐色腐烂,不长新根,随后发展到主根和根茎处,出现淡褐色表皮,纵剖根茎维管束为浅褐色至褐色病变,表皮腐烂后容易脱落。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根部表皮是否脱落。

枯萎病典型症状

枯萎病,主要表现在成株期的根茎部。发病初始,叶片在中午萎蔫下垂,并由下而上变黄,而后变褐萎垂,早晚又恢复正常,叶色变淡,似缺水状。反复数天后,逐渐遍及整株叶片萎蔫下垂,叶片不再复原,最后全株枯死。横剖病茎,病部维管束呈褐色。湿度高时,死株的茎基部常有粉红色霉层。

茎基腐病典型症状

茎基腐病俗称“烂脖根”。多在幼苗定植后发生,病初在茎基部出现暗褐色不规则病斑,而后逐渐向左右及上下扩展,使茎基部皮层坏死,缢缩变细,地上部叶片萎蔫变黄,最终整

株枯死。

细菌性髓部坏死典型症状

发病初期嫩叶褪绿,严重的植株上部褪绿和萎蔫,伴随着下部茎坏死,病茎表面初生褐色至黑褐色斑,外部变硬,纵剖病茎可见髓部变成黑色或出现坏死,维管束褐变,这些病变多发生在植株外部无病变的地方,髓部发生病变的地方则长出很多不定根。当下部茎被感染时,常造成全株死亡。湿度大时,菌脓从茎伤口和不定根溢出。

青枯病典型症状

发病初期地上部分未见任何异常现象的植株,白天突然失去生机,整个地上部均枯萎。类似枯萎病,阴天和早晚有所恢复,如同健株,不久之后便枯萎,呈青枯症状。植株的须根首先褐变,不久开始腐烂并消失。切开接近地面部位的病茎,可以发现维管束微有褐变,并从该部位分泌出白色菌脓。

根结线虫典型症状

根结线虫是一种高度专化型的杂食性病原线虫,寄主范围广泛,瓜类、茄果类、豆类及萝卜、葫萝卜、莴苣、白菜等30多种蔬菜是主要侵害对象,还传播一些真菌和细菌性病害。线虫主要侵害各种蔬菜的根部,主根、侧根及须根均可被侵染,形成大小和形状不同的瘤状根结,刺激线虫寄主部位的皮层和中柱细胞反常分裂,从而导致根组织膨大形成根结。被根结线虫侵染后,根系吸收、输送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下降,合成内源激素的能力也下降,从而地上部表现出叶片变小,叶色变浅、变黄,似缺素症。之后出现植株生长缓慢、矮小瘦弱,中午萎蔫,早晚恢复,直至全株枯死等多种症状。

走出防治死棵的误区

死棵直接导致蔬菜拔园,但有人发现棚内蔬菜出现死棵后,一些细节没有做到位,死棵不仅得不到控制,而且发展速度较快。通过与种植户交流,发现大家在防治死棵时存在着一些误区。

用药不科学死棵“卷土重来”

若棚内有死棵现象,建议首选药剂灌根,这是因为药剂灌根用药集中,药液直达病处,大大减少根系周围病原菌数量,从而起到防治死棵的作用。但是有人用药剂灌根时不重视细节,灌根后就立即浇水,使土壤中的药液浓度降低,导致防治效果减弱;或者用药后不注重补充有益菌,不管是冲施药剂还是药剂灌根,虽然将病原菌杀灭掉,但也将土壤中的有益菌杀灭,导致土壤有益菌数量大减,若不及时补菌,随着有害菌不断增殖,死棵依然会“卷土重来”。

建议在药剂灌根时,注意以下细节:

一是药剂灌根后不要立即浇水,以保证用药效果。

二是选择针对性强且防效好的药剂,健株上的预防用药可用精甲霜灵·咯菌腈+氟啶胺,安全高效,持效期长;若棚内青枯病、细菌性髓部坏死等细菌性病害发生较为严重,可再添加中生菌素、噻霉酮等药剂,防止死棵进一步扩展。为避免伤根,药剂灌根时可在药液中添加生根剂,起到养护根系、提高根系抗性的作用。

三是灌根后及时补菌。药剂灌根后,要及时补充微生物菌剂,增加土壤有益菌数量,抑制病原菌增殖,促进根系生长。

四是做好化学药剂与微生物药剂的搭配。防治死棵,化学药剂具有杀菌快速、起效快、效果稳定的特点,但是频繁用药很容易产生抗药性,而微生物药剂持效期长,使用安全。因此,建议药剂交替使用,可起到互补作用、防治死棵效果。

拔除死棵后定植穴不处理

当植株出现萎蔫死棵现象,大部分人习惯将死棵植株拔掉,然后带离棚室,但是对空出的定植穴并不进行任何处理。由于诱发死棵的病害多为土传病害,病株拔除后,病原菌仍然存活在定植穴及其周边土壤中,一旦浇水,特别是没有安装滴灌或微喷的棚室,这些病原菌就会随水传播到其他健株上发病,这也是菜农反映用药后还是死棵不断的主要原因。

拔除死棵带出棚外后,一定要马上处理定植穴,可用生石灰将定植穴及周围10米以内的土壤进行消毒,或者使用乙磷铝+琥胶肥酸铜与干土混合后,撒于定植穴及周边土壤上,也可用乙磷铝、恶霉灵等药剂喷灌定植穴,每穴灌药半斤以上,保证穴内土壤浸湿,达到杀菌效果。清理死棵后的定植穴,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病原菌传播,降低死棵传播几率。此外,还可用精甲霜灵·锰锌、恶霉灵、噻唑锌、嘧菌酯等全面喷洒地面,减少表层病原菌数量,降低病原菌随水传播的可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