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前,很多菜农开始在越夏茬蔬菜上下足功夫,目的是利用高温季节的高菜价换来一茬高收入。但进入七月份,越夏蔬菜生长期处于高温季节,受高温、强光、干燥等不良条件影响较大,不仅产量受影响很大,品质也会受到极大影响,而在这个恶劣环境下,病毒、旺长、皴皮等几个痛点问题更是难以让越夏蔬菜长出“俊俏脸蛋”。本期,针对这三大痛点问题,咱们来看看有何解决之道。
痛点一:病毒
管理建议:防虫是关键
随着气温升高,高温下大棚内蔬菜病毒病开始进入高发期,而走访了几个大棚的黄瓜,丝瓜,番茄,辣椒棚均都发现不同程度的病毒病。而纵观几个棚室的环境情况,虫害多、植株弱是几个棚室的共因。因此,当前将防虫促壮作为综合防治病毒病的首要任务是非常关键的。
首先,清洁田园。将棚室内残株落叶及时清除,避免隐藏在上茬蔬菜中的虫卵再次繁殖危害。同时将棚室周围的杂草清除干净,减少虫源,因为这是白粉虱生存的重要场所。
其次,注重物理防控。防虫网很多菜农都用过,但在采访中很多拱棚都没有设置防虫网,而现在菜农为降低棚温会将放风口一直敞开,而有的大棚前部的放风口有防虫网,顶部却没有安装,这为粉虱潜入棚室敞开了大门,所以菜农要重视防虫网的使用,防虫网规格至少要在100目以上,在保证通风的情况下可选择目数更大的产品。同时,可利用白粉虱喜欢黄色的特性,在棚室中安装黄色粘虫板对其进行诱杀,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控效果。
再次,合理喷施药物及促壮产品。现在棚室内白粉虱虫口密度还不是很大,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应及时喷施药剂,做到虫、卵兼杀,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等,对白粉虱成虫、幼虫都有良好触杀效果,同时还要注重杀卵,可选用对白粉虱卵有杀灭效果的药剂如噻虫嗪(阿克泰)、螺虫乙酯(亩旺特)等,连续使用2-3次,间隔6-10天,最好在接近黄昏时喷药,这时白粉虱活动能力下降,能够有效将其杀灭。同时,用20%的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菇类蛋白多糖250倍液,或嘧呔霉素250倍液喷雾连喷4至5次,同时,再配上利于增强作物抗逆性的鱼蛋白和生根剂,可有效防止病毒感染。
痛点二:旺长
管理建议:控旺强根是核心
根据以往的经验,越夏黄瓜价格都不糙,而不少菜农也选在此时栽上茬黄瓜图个高收益。但近期阴雨天多、夜温高等恶劣环境导致不少黄瓜苗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当前应该如何促进黄瓜苗期发育,达到越夏黄瓜壮棵高产的目的呢?答案是控旺强根。
首先,以瓜控旺。夏季外界气温高,拱棚内夜晚难降,这造成黄瓜夜间呼吸消耗强烈,积累养分少,抑制了生殖生长,所以雌花少,结瓜能力差,而这茬黄瓜销售期短,能否提前上市对于效益影响很大。为了促进黄瓜雌花分化,菜农一般都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降低雌花开放节位。建议在在4片真叶出现时喷施,可用40%的乙烯利2000-2500倍喷洒叶面,根据植株长势来判断是否再次使用,若植株出现明显旺长迹象,可喷第二次。
其次,促根抗逆。在当前阴晴变化剧烈的情况下,黄瓜经常出现“烧叶”的情况,这是由于根系发育不良,在阴天后骤然转晴时叶片脱水出现的症状,根系发育不良的植株表现特别严重。所以苗期养根非常重要。建议在浇第二水时使用含有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的肥料(如老棚新根、海王鲸等),促进根系的发育。
另外,虽然现在气温很高,但浇水过勤不利于根系深扎,易形成“头重脚轻根底浅”的现象。为培育壮棵,打下后期高产的基础,建议在浇完第二水(缓苗水)后,适当控水,土壤见干进行划锄,减少土壤蒸发量,确保土壤墒情,这样有利于促进根系下扎,避免旺长。
痛点三:皴皮
管理建议:补营养早放风
近年来无刺小黄瓜非常容易发生“皴皮”现象,而皴皮使得小黄瓜失去了商品性,市场拒收,让菜农朋友犯了难。而仔细分析小黄瓜“皴皮”发生的情况,主要是三大根源引起,因此生产中要分而治之。
首先,是硼钙缺乏出现皴皮现象。硼钙缺乏,小黄瓜幼瓜瓜条容易形成细小裂纹,而这些裂纹随着环境的变化,容易滋生皴皮。
针对这种情况,及时给作物补充营养,将硼钙肥补充足。另外多施富含有机营养的肥料,如海藻酸、鱼蛋白类肥料,冲的时候可先用中量元素钙每个月冲一次,有效地防止脐腐、裂果、叶片黄化快的出现。再冲的时候用鱼蛋白和生根剂能有效减少畸形果的数量和坐不住果的情况,这是因为海洋鱼类产品中含有能直接被蔬菜吸收的鱼蛋白和小分子氨基酸,能最大限度的被作物吸收利用。
其次,干湿度变化剧烈及放风不当。不少菜农在种植小黄瓜时,为了促进小黄瓜的快速生长,习惯在棚内温度较高时才开始放风,结果导致棚内温度变化大,干湿度变化剧烈,使得小黄瓜瓜皮生长速度低于瓜肉的生长速度,瓜皮被瓜肉涨破,从而形成一些细小的裂口,由放风不当导致的皴皮往往是大风天气,风口下直吹小黄瓜产生的,因此,在靠近放风口的地方发生严重,而远离放风口的地方则发生要轻。
对此,建议通过早放风,放小风,逐渐加大放风口的措施,从棚内温度达到30℃时即开始放风,避免在棚温达到35℃以上时再放风造成温湿度变化大,从而有效地降低小黄瓜皴皮现象的发生。
另外,是用药不当,瓜皮出现药害,生长慢,而果肉正常生长,导致瓜身发白流胶,进而成皴皮。特别是在连阴天骤晴后过量用药发生特别严重。
针对这种情况,则提倡合理用药防病,杜绝乱用乱配和过量用药,防止药害发生。在连阴天过后晴天的天气时,喷药前应先给瓜条一段适应的缓冲时间,后再喷药防病。可在晴天的下午喷药防病。
本报记者 王延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