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1年08月27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XWC14版:农膜专刊

管理不变通 小心蔬菜遭大殃

当前,又到了大棚换膜的时候了,每年换膜后,总有些棚室中的蔬菜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更换新棚膜后,新膜透光率都在90%以上,棚内温度至少比换膜前提高3℃-5℃。棚室环境改变后,菜农若不及时调整管理措施,蔬菜就会表现生长异常。

换膜后避免蔬菜徒长

换膜后大棚里光照明显增强,同样的通风条件下,现在中午棚内的温度都在35℃左右,换膜后的一段时间容易导致昼夜温差过小。这么高的温度,再加上底肥充足,蔬菜前期生长旺盛,若棚内通风降温不力,蔬菜极易出现徒长的迹象,最终导致坐果率降低。因此,对于当前蔬菜来说,首先要考虑温度的调节,一般白天应将温度控制在30℃,夜间应控制在15℃,温差控制在10℃左右,避免温度过高、温差过小。同时,应适度

控水控肥,并结合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止植株徒长。另外,换膜后植株长势加快,菜农应及早整枝吊蔓,避免田间郁闭。

换膜后早防病虫害

环境条件的变化,必然导致病虫害发生也会有很大变化,菜农应注意加强管理,减少问题出现几率。

换膜后易高发的病虫害

防病毒病

棚膜更换后,棚内温度升高,光照变强,湿度变小,正是适合病毒病发生的条件。而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玉米等作物收获,棚外的蚜虫、粉虱等害虫也开始大量向棚内迁飞,导致病毒病传播进入最后一个高峰期。因此,换膜后,一定要加强病毒病的预防。

防卷叶、裂果等生理性病害

随着光照变强,温度升高,叶片的蒸腾作用必然迅速增加,这就需要根系提供更多的水分供应。一旦土壤盐渍化、板结等影响,根系功能不够强大,叶片等就容易出现缺水问题,从而加重卷叶问题。更换棚膜后,棚内温度变化更快,温差更大,也更易加重裂果等生理性问题。

防虫害

棚膜更换一般选择晴朗天气,此时外界害虫多处于活跃期,尤其是很多蝶蛾类害虫,常常趁更换棚膜时进入棚内。很多棚室周围种植着韭菜、丝瓜、白菜、玉米等作物,常常诱集大量的害虫,会加重害虫的传入情况。

预防措施

不管是病毒病还是卷叶、裂果等生理性病害,其发生大都是由于环境条件剧烈变化引起的,想要减轻其为害,首要的措施就是减轻环境变化的程度,换膜前要注意提前浇水,确保棚内湿度,并随水冲施生物菌肥、甲壳素等,促进根系再生,提高根系抗性,确保植株养分充足,抗性更强。换膜后,还要注意提早通风,光照过强时适当遮荫降温,避免环境条件剧烈变化。

其次要注意喷药预防。可以选择悬浮钙1500倍、海藻酸750倍、苦参碱1000倍、嘧肽霉素750倍等喷雾。钙肥、海藻酸等可以快速补充叶片营养,提高细胞活性,增强抗逆性,减少病毒病、卷叶等问题发生。苦参碱既可以杀虫,又可以减少病毒病发生。嘧肽霉素主要预防病毒病。

本报记者 吴荣美

2021-08-27 吴荣美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80849.html 1 管理不变通 小心蔬菜遭大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