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银行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跟进,科研、生产、加工、服务、金融等主体共同参与,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农业全产业链经营联盟,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载体。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银行为贯彻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金融支持,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其目标是建设一支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水平高、带动农户发展能力强的国家、省、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重点联合体梯队,探索出一套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有效模式和路径,推出一系列针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金融服务方案和新型信贷产品。到2025年底,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业银行”)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员主体的贷款余额增长至500亿元。聚焦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拓宽多元农业信贷担保渠道、强化信贷支持力度、建立“政银担”协同机制等方面。
在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方面,要求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队伍,通过项目支持、试点示范、典型推介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国家、省、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重点联合体;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载体,围绕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决策制度建设;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链主”企业开发或采购应用上中下游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系统。
在拓宽多元农业信贷担保渠道方面,支持信用记录好、经济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在农业全产业链中的“链主”作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引导各类担保机构,将担保规模、期限、项目类型等风控因素融入产品设计,要探索风险评价、保后服务等方面的有效措施;根据本地产业发展实际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经营特点,创新担保方式。
在强化信贷支持力度方面,优先对重点联合体提供信贷支持;探索扩大联合体信用贷款规模。
在建立“政银担”协同机制方面,建立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及时发现并解决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建立“投融结合”引导机制,各级农业银行要发挥好风险补偿基金的乘数效应,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员提供贷款服务;建立“试点探索”推进机制,及时总结试点做法成效和典型经验,积极推广宣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来源:农业农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