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能否优质高产,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而环境和肥水管理影响较大。不利的环境条件将会成为番茄高产优质的“绊脚石”,而肥水管理不当,则番茄长势偏弱,容易出现早衰、产量低的现象。
环境调控
环境是影响番茄生长的重要因素,也影响着病虫害的发生。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番茄才能健壮生长。对于设施番茄来说,影响其生长的环境因素主要为温度、光照和湿度。
温度
番茄在每一个生长时期,对于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尤其是结果期,果实中营养物质的积累受到温度的影响明显,温度直接影响营养物质的代谢和运输。菜农应根据番茄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结合生长季节适当调整和控制温度。
缓苗期,白天温度保持为28℃~30℃,夜间保持为15℃~16℃;开花坐果期,白天为25℃~28℃,夜间为15℃~16℃;膨果期,三段变温管理,9:00-15:00控制在25℃以上,不超过32℃,17:00-22:00控制在15℃~18℃,22:00-7:00控制在12℃~14℃,最低不能低于10℃,清晨尽快升温。
深冬季节(12月下旬~翌年2月中旬)及阴雨天,可适当降低温度指标。
夏秋高温季节,当温室内温度过高时,启动高压微雾系统和(或)加盖遮阳网降温。
土壤温度宜控制在15℃~22℃,最低不应低于12℃。
保温被揭盖管理
揭盖保温被宜坚持以下原则和方法:
上午揭保温被的适宜时间,以揭开保温被后室内气温无明显下降为准。下午棚温降至18℃~20℃时盖保温被;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早揭晚盖;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早揭早盖;2月上旬至4月下旬,早揭晚盖。连续阴天时,仍要适当揭保温被,下午早盖;连阴天过后乍晴时可通过分次揭被的方法揭保温被见光,即第一次先揭开1/3,不出现萎蔫时再揭起1/3,第三次才将保温被全部揭起。
光照
决定蔬菜产量高低的关键因素是光照,光照不足是影响蔬菜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夏季高温季节,要做好遮阳,冬春低温季节,则要做好增光。
采用透光性好的棚膜,冬春季节保持膜面清洁。深冬季节,当温室内光照不满足番茄生长时,宜启动补光设备补光。
空气湿度
采用膜下滴灌、通风排湿、温度调控、行间铺设作物秸秆等措施调控温室空气相对湿度,白天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不大于75%,夜间不大于85%。冬春低温季节,要改变用药方式,可以选择采用全自动喷药机、弥雾机,减少用药量和用水量。
肥水管理
番茄对肥料要求较高,有机肥充足,植株生长粗壮,茎叶繁茂,开花结果多,品质好。特别是结果期,若肥水不足,则植株早衰,叶色黄绿,花果少,膨果慢、空心果多,品质下降。浇水不合理,不但影响植株长势,还容易造成裂果、坐不住果等问题。
灌水原则
依据番茄的需水规律、天气情况及土壤墒情确定灌水时期、次数和灌水量。总的原则是:缓苗期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坐果前60%~70%,结果期75%~85%。冬季灌溉,水温不宜低于12℃。
灌水次数和灌水量
缓苗水,定植后滴灌缓苗水,滴灌一次透水,667m灌水18m~22.5m。促棵水,定植后10天~13天滴灌促棵水,667m灌水6m~8m。促花水,定植后25天左右滴灌促花水,667m灌水6m~8m。坐果后每隔5天~10天滴灌一次,每次667m灌水8m~10m。拉秧前10天停止浇水。
追肥原则
根据番茄不同生长期、不同生长季节的需肥特点以及生产目标,按照平衡施肥的原则,在番茄生长期分阶段进行合理施肥。根据滴灌肥料养分含量高低,适当增减每次施肥量。
追肥方案
缓苗水667m随水冲施有机水溶肥或腐殖酸肥3kg~5kg。
促棵水667m随水冲施钙肥3kg~6kg+微量元素肥0.3kg~0.6kg。
促花水667m随水冲施氮磷钾复合肥(10-40-10)2kg~4kg+硼肥0.25kg~0.5kg。
从坐果开始,隔一次清水施一次肥,667m每次结合滴灌加肥4kg~6kg。滴灌肥料养分含量50%~60%,含有适量中微量元素,N:PO:KO比例前期约为1.2:0.7:1.1,中期约为1.1:0.4:1.4,后期约为1.0:0.2:1.8。
低温季节滴施腐殖酸、氨基酸等水溶性肥。
结果中后期用0.3%~0.4%磷酸二氢钾或0.2%~0.3%的氯化钙溶液叶面喷施2次~3次。 本报记者 吴荣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