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1年12月03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15版:大姜

挖姜看管理查漏补缺备明年(四)

提供一方“净土” 跟大姜死棵说拜拜

大姜死棵

不管是种姜的老手还是新手,不管是老地块还是生茬地块,死棵一直是制约大姜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预防大姜死棵,姜农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使用化学药剂,虽然见效快,但是容易复发,治标不治本。导致大姜死棵的直接原因是根部病害,但是诱发根部病害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而土壤环境恶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想从根本上避免死棵的发生,还得给大姜生长提供健康的土壤生态条件。

导致大姜死棵的高发病害

导致大姜死棵的病害主要是根腐病、姜瘟病和根结线虫病。

根腐病为近年来姜田最重要的病害,也是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该病在阴雨天气下发病重,尤其是地势不平,存水的地方发生的较严重。另外,复合肥用量大且距离根系近、使用粪肥没有腐熟发酵彻底、重茬地块种植等也加重了根腐病的发生。

姜瘟病为细菌性病害,一般从每年6月份开始发病,8月-9月高温多雨季节为发病高峰期。该病在姜块或土壤中越冬,带菌姜种和重茬姜田是病害发生的根源,病菌靠地面流水和地下害虫传播,借助伤口侵入。

根结线虫病在大姜的苗期至成株期均能发病。由于根部受害,吸收机能受到影响,植株生长缓慢、叶小、叶色黄化、分枝小,自7月上、中旬即可显现出来,8月中下旬前后可比正常植株矮一半左右,严重的植株死亡。

合理轮作减少死棵

大姜是特别怕重茬连作的作物,连续种植三年以上就容易造成土传病害的发生,引起死棵。因此,有条件的姜农最好选择新茬地种植大姜。如果找不到新茬地,应该与其它作物进行轮作,可选择与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轮作,不要与茄果类、瓜类、花生、土豆等作物轮作。

入冬前熏地消灭初侵染源

建议姜农将熏地时间由春季大姜播种前提前到大姜收获后入冬前。大姜收获后,立即进行清园熏地,地温有保障,土壤湿度较适宜,可以保证较好的熏蒸效果,更好地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大姜收获后,将姜田内的残株、落叶等一并清出地块。用旋耕机翻耕一遍地块,耙平,做成50厘米-70厘米的畦面。选用透光率较高、结实耐老化的白色地膜,覆盖在畦面上,四周压严,用于提高地温,并防止药液蒸发。熏地药剂可以选择威百亩、石灰氮等土壤消毒剂,随水冲施入土或者随翻地施入土壤,严密覆盖地膜,做好消毒工作。消毒前,可以将有机肥等提前施入土壤,促进腐熟,减轻定植后伤根。待土壤封冻后,应注意及时将地膜揭开,降低地温,利用低地温杀灭土壤中的部分病虫。

补充生物菌改善土壤生态

药剂预防治标不治本,要想杜绝死棵的发生,还要从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着手。土壤生态好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占据优势,有害微生物才不会“兴风作浪”。尤其是进行过土壤熏蒸处理的地块,更要注意多补充生物菌。经过了土壤消毒,病原菌大量减少,但有益菌同样消失。很多姜农觉得消毒效果不好,病害甚至更加严重,其原因就在这里,在土壤中微生物大量消失时,没有及时补充有益菌,一旦病原菌先行传入,缺少了有益菌的抑制作用,病原菌会更快更猛烈的繁殖起来,导致消毒后病害发生更重。因此,消毒结束后,姜农应该在播种前普施生物菌剂,尤其是以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防病为主的有益菌种,提前占据土壤空间,抑制病原菌增殖。微生物的使用一定要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数量,并且建议连续使用,可底施、沟施,也可冲施。

除了向土壤中增施微生物菌肥外,发挥土壤中土著有益微生物的作用也是改良土壤的一个措施。土著有益微生物本身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且在与有害微生物长期的斗争中形成了独特的、有效的反应机制,留存下来的都是功能性较强的菌株。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会迅速萌发、快速繁殖,增加种类和数量,通过空间占位、营养竞争、分泌杀菌物质等减少有害菌种类和数量,形成种群优势,从而实现改良土壤的目的。想要发挥土著有益微生物的作用,姜农可以多施用能提高土著有益微生物活性的产品,如田美乐,从而达到改良土壤、减轻重茬病害、提升大姜抗逆能力、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本报记者 吴荣美

防治菌核病为啥要用菌核净?

菌核净是防治菌核病的特效药,既可喷雾,也可冲施,还可烟熏。

江西禾益(北京颖泰子公司)可以生产菌核净原药,利民农化是江西禾益在潍坊地区的特约经销商。

利民农化农技服务热线:1345568659615953698988

2021-12-03 吴荣美 挖姜看管理查漏补缺备明年(四)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85612.html 1 提供一方“净土” 跟大姜死棵说拜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