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2年04月22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13版:专家指教

春季管蔬菜温度需调好

高温灼伤叶片

黄瓜徒长

春季是大棚蔬菜生产的关键时期,通常情况下一年当中春季蔬菜价格较高,同时随着温度的回升蔬菜产量比冬季高。由此来看,菜农一年的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春季蔬菜的生长情况。在当前的蔬菜生产中,温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那么,春季大棚蔬菜的温度管理应该如何呢?笔者认为,菜农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保平衡提抗性防冷害

倒春寒突袭、温度变化快是春季温度的最主要特点,相应的棚室温度也会伴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剧烈变化,进而影响大棚蔬菜的正常生长,导致番茄转色不良、瓜类蔬菜“瓦瓦叶”、椒类果实上的紫色斑等问题的发生。那么,如何有效应对温度的突变呢?

根据外界温度情况和棚体的保温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方案,通过放风和拉放保温被时间、二膜和覆膜的使用等,保持棚内温度的相对稳定。遇不良天气大风降温等,适当晚拉棚早放棚、上二膜等避免温度过低,同时尽量避免昼夜温差超过20℃。

培养健壮植株,提高植株抵抗力,可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L-游离氨基酸、海藻酸等。

控夜温拉温差防徒长

徒长是春季蔬菜生产中的一类常见问题,蔬菜徒长时茎秆拔节长、变细,叶片大而薄,植株整体营养失衡,膨果慢、果实小。引发这种情况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夜温高,昼夜温差小。对此,菜农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在晴好天气温度高时,特别是对于保温性比较好的新棚,注意早拉晚放,勤通风,保持棚内白天最高温和夜间最低温的温差在15℃-20℃。根据不同作物调整适当的夜间最低温度,如:番茄、椒类夜间最低温可控制在13℃-15℃;丝瓜、苦瓜夜间最低温可控制在15℃-18℃。

对于出现徒长和营养失衡的蔬菜,及时喷施营养转移素、控旺药剂等促进营养往果实转移。

防高温缓通风防日灼

春季晴好天气下,棚室内白天温度会比较高,有时中午时段棚内温度会在35℃以上,往往会引起棚内蔬菜的高温灼伤,如:辣椒日灼果、瓜类叶片干枯等。

晴好天气时根据温度情况及时通风,降低棚温,同时注意通风不要太急,多次少量通风,确保棚内温度缓慢变化。

在椒类的管理中整枝别太重,侧枝可以留两个叶打头,这对果实可以起到遮挡作用,能降低日灼果的发生几率。

叶面喷施海藻酸、钙肥等提高果实和叶片的抵抗力。

本报特聘专家贾令鹏

2022-04-22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90759.html 1 春季管蔬菜温度需调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