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2年05月27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04版:好品山东

化龙胡萝卜

走向产业化、品牌化 实现高质量发展

五月,正是寿光化龙镇第一茬胡萝卜上市的季节。

走在化龙镇的田间地头,远远望去,一条条橘红色的“丝带”十分亮眼,辛勤的农户和工人在田间地头穿梭,将从泥地里拔出的新鲜胡萝卜,去缨、装袋,再打包装袋运至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正徐徐展开。近年来,在胡萝卜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化龙镇以区域优势资源为基础、以企业品牌发展为核心、以单品品牌打造为动力,始终坚持特色、健康发展,以大视野谋划大发展,绘就出现代农业发展新画卷。

工厂在化龙 销售在全球

在化龙镇欣欣食品加工车间胡萝卜加工厂的流水线上,又是另一番繁忙景象。数百名工人正在清洗、分拣、包装……胡萝卜被褪去了表层泥土,露出本身娇艳欲滴的红色,煞是好看。化龙镇产出的胡萝卜具有良好的外形和口感,有红皮、红肉、红心“三红”及肉厚、芯小等特点,入口鲜嫩多汁,质细味甜,脆而无渣,适合生吃,市场认可度很高。这批胡萝卜产自欣欣食品的内蒙古基地,计划销往韩国、泰国……

近年来,化龙镇下大力气推进胡萝卜产业健康、全面、高质量发展,依托欣欣食品、中隆食品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胡萝卜种植和精加工产业,从上下游两端共同发力,延长产业发展链条,提高胡萝卜产品附加值。从本地种植到全国各地,从简易的路边市场到广阔的国际市场,再发展到“种全国、卖全球”的格局,化龙镇“中国胡萝卜第一镇”的品牌之路不断延伸,一步步迈向远方。同时,为保障胡萝卜企业正常加工、稳定出口,化龙镇还专门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胡萝卜企业防疫工作专班,带领班子成员分工包靠帮助胡萝卜企业顺利复工复产。目前化龙镇有40家胡萝卜加工企业,主要出口到韩国、日本、泰国、阿联酋、越南等20多个国家。

2021年5月份,化龙镇举办了化龙胡萝卜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进一步叫响了化龙胡萝卜特色品牌,提高了化龙胡萝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化龙胡萝卜产业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产业升级 品牌打造 化龙胡萝卜有了新形象

在化龙镇务本村的文忠家庭农场,今年的胡萝卜长势非常好。“我这个家庭农场种了80亩胡萝卜,价格在8500元每亩左右,毛收入在60万-70万元,今天能出20亩,4天就能结束。”种植户脸上难掩丰收的喜悦。务本村党支部书记孙永志说:“胡萝卜收购都是加工企业与收购商直接签订订单,一口价‘包地’,直接雇人到农户的地里收购胡萝卜,农民省心、省力、不愁卖,收入稳定,在咱化龙,胡萝卜早已成为不少村民口中的‘本地小金条’。”同时,胡萝卜采收、装运到加工、出售等创造了大量的工作机会,不仅吸引了大量外地务工人员的涌入,不少本地村民也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用村民的话说,这才是真正的“挣钱顾家两不误”。

据了解,化龙镇农户起初也只是在秋季种植胡萝卜,在10月到12月间收获。为了巧打时间差,化龙本地种植胡萝卜又采用了拱棚和露天种植相结合的方式,错开上市时间,赶上高价期销售。同时,为了抢占市场,化龙胡萝卜经营企业利用两茬收获季之间的空闲时间,纷纷到外地承包土地,规模化、科技化、机械化种植胡萝卜,每年种植的胡萝卜达8万亩以上,胡萝卜在外地收获后再全部运回化龙进行加工,随后销往日本、韩国、阿联酋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实现胡萝卜交易50万吨,交易额达20亿元,年出口量超过20万吨,创汇1.5亿美元左右,逐步形成了“工厂在化龙、种植在全国、销售在全球”的产业格局。

春节过后,种植户就开始从南向北播种,南至福建、海南,北至河北、内蒙古,都遍布着化龙人的足迹,真正实现了全年的胡萝卜持续供应,补齐了气候影响的缺口,和以前一年两茬的种植模式相比,现在种植户一年就能赚下两年的收益。

化龙镇裴家岭村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近年来,村党支部带领党员群众大力发展胡萝卜产业,积极培育特色品牌,加快推进生产基地和园区市场建设,“胡萝卜”已成为裴家岭村的代名词。村党支部发动群众进行连片开发、规模种植,并注册“参源牌”和“化龙牌”商标,让裴家岭村胡萝卜有了自己的品牌。随着裴家岭胡萝卜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仅带动了全镇及周边县市区发展胡萝卜生产基地,还在福建、内蒙古、河北等地发展了种植基地。为做大做强胡萝卜产业,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裴岭隆鑫蔬菜交易市场。通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配套物资供应站、劳务服务站、蔬菜检测站等设施,为广大农户与客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形成了源源不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裴家岭村党支部不满足于此,如何延长产业链条成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他们以市场为依托,规划和形成了加工园区,带领党员群众走向国内、国际市场,形成了生产、加工、出口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和“种全国、卖世界”的营销网络。研究制订优惠政策,不断吸引胡萝卜加工和深加工企业落户园区。胡萝卜基地及园区先后被农业部等权威机构评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农业部绿色食品基地、山东省无公害农业产品基地。

本报记者 王凯旋

2022-05-27 王凯旋 化龙胡萝卜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91990.html 1 走向产业化、品牌化 实现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