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的主根不下扎,像弹簧一样盘着生长,俗称“弹簧根”。黄瓜的主根成为“弹簧根”后,由于主根不发达,严重影响侧根的生长发育,进而毛细根总量减少很多。这样的根系会影响黄瓜的连续坐果能力,特别是到了中后期,营养吸收受限,从而引起“花打顶”“瓜打顶”、叶片黄化等现象,大大降低黄瓜的整体产量。
黄瓜生长过程中,导致根系形成“弹簧根”的原因很多,但最常见的原因有以下三个:
一是育苗影响。
育苗盘空间有限,每株苗的基质体积小,尤其是苗龄较大时,会引起早期萌发的根系卷曲生长,当苗定植后土壤状况不好,就很容易形成“弹簧根”。建议育黄瓜苗选用穴孔大的育苗盘,并且苗龄适宜时要及时定植。
二是土壤板结。
当棚室土壤黏重、透气性差时,会影响根系下扎,容易形成“弹簧根”。建议这样的棚室适当多施有机肥和稻壳肥,增加土壤透气性,改善土壤性状。对于有机肥,当前很多菜农还是习惯于选用鸡粪做底肥,若鸡粪没有彻底腐熟或购买了掺有消毒剂的鸡粪,会严重影响黄瓜根系的生长发育。那么,底施有机肥时,推荐选用优质生物有机肥代替鸡粪等动物粪肥。
土壤旋耕是温室土壤常用的耕地方法,旋耕有两个缺点,一是深度浅,一般为15厘米-20厘米,而黄瓜生长需要耕作层厚度在20厘米-30厘米。二是旋耕后表层土非常细,浇水后土壤易板结不透气,表层土底部有坚硬的犁底层,并且逐年增厚,使根系难以下扎,甚至浇大水时渗水都有困难,土壤中的水溶性养分,特别是盐分淋洗能力大打折扣,加剧了盐分的积累,水分以及盐分的积累也造成了土传病害的频繁发生。建议温室土壤用大犁深耕或隔年用铁锨深翻一次,彻底打破犁底层,活化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三是土壤盐渍化。
有些温室浇水后,土壤呈现绿苔、红苔现象,还有的土壤表层泛白碱,这些都是土壤盐渍化的表现。发生盐渍化后,土壤溶液浓度增加,严重影响黄瓜根系的生长和吸收能力,造成黄瓜根系生长不良,从而出现“弹簧根”。
造成土壤盐渍化的原因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有的菜农为了追求高产,肥料的投入量大,超出了黄瓜对肥料的需求量,致使肥料在土壤中累积,形成盐渍化。二是有的菜农为了节省成本,选用劣质肥料,导致肥料利用率偏低,大量流失到土壤中。例如,有的劣质水溶肥中的钾以氯化钾为原料,如果长期施用,就会造成大量的氯离子等盐分在土壤中积累,致使土壤物理性状恶化,形成盐渍化。建议菜农选用优质水溶肥,并且施肥时注意平衡施肥、配方施肥。
本报特聘专家 文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