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寿光稻田镇崔岭西村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依托已建成的现代智慧农业园区,积极开展“寿光高品质蔬菜”项目工程。园区内种植的番茄、彩椒、甜瓜等品种更加优质、健康、安全,市场竞争力优势明显,远销俄罗斯莫斯科、伊尔库茨克等地,年出口蔬菜近2万吨,年交易额1亿多元。为更好地打造蔬菜品牌,提升蔬菜品质,崔岭西村除了引进优良品种外,还注册了“崔西一品”商标。随着“崔西一品”的品牌知名度越来越响,菜农的收入更是翻了番。借助蔬菜品牌的影响力,崔岭西村利用党委政府的好政策,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关键支撑,抓住土地增减挂钩试点的机遇,建设楼房村和现代智慧农业园区,完成了瓜菜大棚的升级换代,实现了村强民富。
打造品牌 标准化种植 品质蔬菜助农增收
“‘崔西一品’是寿光自主培育的优质品种,酸甜可口,超市里每斤能卖到20元。”菜农崔江元说,借助于“崔西一品”这个蔬菜品牌,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2014年,村里成立合作社,不仅解决了村民们卖菜难题,而且现钱交易,省时省力又保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崔岭西村党支部书记崔玉禄说。为更好地提升蔬菜品质,崔岭西村建设了占地200亩的标准化生产基地,率先开展寿光高品质蔬菜种植试点。合作社组织社员在蔬菜种植过程中,严格使用大豆、稻壳等天然谷物及生物菌肥,采用熊蜂授粉,定期为蔬菜大棚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建立健康档案,实现了蔬菜生产的管理组织化、品质化、机械设施化、智能化,并重点加强标准化生产,以大力推广有机肥、微生物肥的使用以及物理方法、农业方法、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为切入点,完全淘汰化肥和化学农药。2021年,合作社投资500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品质蔬菜分拣中心,让崔岭西村蔬菜走得更远。同时,借助国内电商和边贸蔬菜销售渠道进行品牌营销,打通国内外及线上、线下市场渠道,将产品销往上海、哈尔滨、俄罗斯等区域。崔岭西村合作社被评为“国字号”,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名单,下设的智慧农业园区被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崔洪雨是村里种棚的高手。去年,他在村里的引导下尝试种植新品种草莓番茄。这种番茄口感好价格高,深受市场欢迎。草莓番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皮薄,口感酸甜,既可当蔬菜,又可当水果,价格比普通番茄高出几倍。“草莓番茄价格高,对种植要求也非常严格。”崔洪雨介绍,棚里用的肥料是大豆、稻壳以及微生物肥和自制酵素,水质和土壤都按照种植要求进行了改良,采用熊蜂授粉的方式,采用有机无公害种植,“品质有保障”。崔岭西村先后引进羊角蜜甜瓜、草莓番茄等特色果蔬,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由合作社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技术指导,并统一检测、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特色果蔬价格高、销路好,村民种植积极性非常高。
智慧农业 出口创汇 崔西菜农种棚更轻松
在崔江元的大棚里,安装着自动卷帘机、智能放风机、智能雾化、智能植物生长灯、水肥一体机等智能装备。菜农只需用一部手机,就能实现对大棚的操控。这样的“智慧”大棚在崔岭西村还有不少。2016年初,崔岭西村将复垦的210亩土地和流转周边村的200亩土地规划建设高标准“智慧”农业园区。村民足不出户就可通过手机APP终端远程遥控放风、补光、控温施肥、浇水施肥,节省了60%的劳动力。将智能化设备应用于蔬菜大棚,实现“云上”种植管理,让农业生产从“汗水农业”迈向“智慧农业”。
对于崔岭西村的菜农来说,用手机“种菜”,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在崔江元的棚里,他展示了自家番茄大棚智能种植的情况。在他这个占地四亩多的大棚里,通过智能系统,控温、通风、洒水、卷帘在手机上就能搞定。
“智慧农民”与“智慧农业”紧密相连,背后是科技力量在支撑。近年来,寿光市坚持以智慧化思维、科技化手段对农业产业链全方位重塑,量身定制“寿光蔬菜产业互联网平台”,研制推广了立体栽培、无土栽培、椰糠栽培等30多种新模式和大棚滴灌、臭氧抑菌、熊蜂授粉等300多项国内外新技术。此外,寿光还与中国农大、北京农林科学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成功引入华为农业、海尔卡奥斯等数字龙头企业,建成投用了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等智能化园区,全部应用大型水肥一体机、智能温控、自动补光等新技术,让蔬菜大棚变身成为“绿色车间”,蔬菜园区变身成为“绿色工厂”。
在崔岭西村众旺果蔬合作社内,工作人员将刚刚采摘的番茄、彩椒等蔬菜进行包装、装车,这批蔬菜将走出国门,运往俄罗斯。出口俄罗斯的蔬菜中,每个包装箱上都贴有标签,上面注明了备案号、批次号和蔬菜名称,每棵菜上都贴有标牌,接缝处贴有封条。贴上标牌,是保证每棵蔬菜都有出处,出现质量问题可快速追查。包装箱上贴封条,是确保中途不被调换。合作社在管理上,全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采取定期送审和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蔬菜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2020年,众旺果蔬合作社2800亩土地获批为出口食品原料备案种植场,主要栽种茄果类蔬菜。认证之后,标准提高,每个大棚能多收入2万至3万元。除了出售本村的蔬菜,众旺果蔬合作社还联合洛城街道、上口镇等有关合作社,集中收取蔬菜,根据俄罗斯客商的订单和本地蔬菜产量集中装箱发货。
近年来,稻田镇党委政府带领群众不断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拓宽致富增收渠道,大力发展综合性生态农业,提升区域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走出了一条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本报记者 王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