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2年06月24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13版:专题

夏季蔬菜生产误区多——管理误区

管理要变通 别让好心办“坏事”

强光照射导致甜椒日灼病

棚内安装雾化降温设备

编者按 夏季,蔬菜处在高温强光的环境中,生长环境恶劣,管理难度增大。一旦管理、施肥或用药不当,蔬菜极易出现畸形果多发、病虫害发生重、植株早衰等问题,严重影响种植效益。本期,我们总结菜农在管理、施肥及用药三个方面的不当做法,给菜农提个醒。

蔬菜能否优质高产,管理至关重要。管理得当,植株长势健壮、坐果多、抗病性强;管理不当,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夏季蔬菜生产中,很多菜农没有根据夏季的天气特点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也有的菜农依然采用其它茬口的管理办法,导致蔬菜因管理不当而品质差、产量低。那么,夏季菜农在管理中有哪些不当之处,又该如何改进呢?

遮阳过度 植株徒长、长势弱

夏季如何降温是一大难题,降温首先要做的就是遮阳。常见的遮阳方法有覆盖遮阳网、喷洒泥浆或喷涂降温剂等,起到了较好的遮阳降温效果。遮阳是为了给蔬菜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然而,有的菜农反映遮阳后蔬菜生长表现出了异常,这就是遮阳不当导致的。不管是遮阳网还是降温剂、泥浆,一旦遮阳时间过长,或者遇到连续阴雨天时依然遮阳,就会造成高温弱光环境,光合产物甚至不足以满足呼吸消耗,造成植株生长细弱、叶片黄、花芽分化差和畸形果多,产量和品质受到很大影响。很多菜农为省事,直接将遮阳网覆盖在棚膜上,导致棚内热量散失慢,这也是不提倡的。

改进措施:

提醒菜农,根据天气情况合理使用遮阳措施。当外界温度升高到32℃以上时,及时为棚室喷洒降温剂、设置遮阳网等,减弱棚内光照强度,避免蔬菜出现高温障碍。使用遮阳网降温时,应选择遮阳率在50%左右的,不要选择70%以上高遮阳率的,否则会造成棚内光照过弱,进而造成植株长势变弱等问题。揭盖遮阳网的时间要根据天气情况和蔬菜种类对光照强度的要求,灵活调整。一般是晴天盖、阴天揭;中午盖,早晚揭;蔬菜生长前期盖、生长后期揭。遮阳网应仅在晴天中午光照最强的阶段使用,遮阳时间每天不宜超过4小时。覆盖遮阳网时,建议菜农将遮阳网与棚面保持0.5米左右的距离,确保遮阳网与棚面之间空气能流动,可以加速棚内热量散失。

有些菜农为了节省成本采用泼泥浆的方法降温,提醒菜农不要在棚膜内面泼。棚膜内面泼泥浆时,泥浆容易洒落到棚内植株上,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当出现连阴天时,外泼的泥浆可及时被雨水冲刷掉,而内泼的泥浆不易被冲刷。

用水不当 根系弱、病害多

蔬菜生长离不开水。虽然水分是蔬菜生长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若使用不当,蔬菜同样长不好。蔬菜生产中,菜农对水的使用方式主要是浇水和喷水。夏季,菜农的用水不当主要体现在浇水过勤或过大,喷水太勤或时间长等方面。

菜农经常反映,越夏蔬菜普遍根系弱、易早衰,这与浇水不当有很大关系。越夏蔬菜处于高温强光的生长环境中,蒸腾作用强,植株易萎蔫,菜农多采用勤浇水或浇大水的方法来缓解,有时甚至两三天浇一水,过量浇水造成根系分布浅,弹簧根多,抗逆性差。一旦浇水量大,还容易沤根。

夏季棚内温度高、空气湿度小,蔬菜易上病毒病。为了缓解棚内的高温干旱,减少病毒病的发生,很多菜农在大棚顶部安装了喷灌设施,这种叶面喷水的方式对于棚室降温十分有效,但是也增加了棚内湿度。有些菜农为了降温,喷水时间太长、喷水次数太多,导致棚内湿度大大增加,病害发生加重。

改进措施:

浇水时应采取小水勤浇的方式,但2次-3次小水之间应该浇一次大水,避免水分总是停留在土壤表层,导致根系浅,浮根多。同时,还要结合植株长势勤划锄,切断水分蒸发的通道,利于保持土壤湿度。

喷水降温时要注意间隔喷水,不可一次性喷水过多。在高温天气来临后,一般从上午9时左右,棚内温度就会接近30℃甚至更高,就需要开始喷水,建议每次喷水10分钟,间隔半个小时后再喷水10分钟,每次保证蔬菜叶片上有水但不滴落,如此进行,一天最好不要超过4次,否则,容易导致棚内湿度过大,感染其他病害。当前,市场上已经出现智能控制的雾化降温设施,在棚内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自动喷雾降温,使用方便,效果良好。

放风口开关不及时 棚内温度高、湿度大

夏季突发性降雨出现多且快,就算菜农当时在棚中干活,都不一定有时间关闭放风口。因此,为了防止雨水进棚,有些菜农在雨前过早关闭放风口,导致棚温升高、湿度增大,蔬菜徒长,病害多发。雨后,菜农又没有及时拉开放风口通风排湿,导致棚内湿度大,喜湿病害高发。

改进措施:

菜农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大雨来临时及时关闭放风口,不要关闭太早。菜农可以在棚中安装智能通风设备,当遇到突发性降雨时,通过手机遥控可以快速将放风口关闭。雨后要及时敞开放风口通风降湿,并注意及时防病。

摘叶过度 地温高、日灼果多

为了改善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和促进果实转色,菜农有摘叶的习惯。例如,种植番茄时,菜农往往在第一穗果转色时,将3穗果以下的叶片全部打掉;种植黄瓜时,每次落蔓后则要摘一次叶,避免大量叶片堆叠在一起。摘叶后,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好了,也能减少病害的发生。而在夏季,光照强烈,菜农如果将植株中下部的叶片全部摘掉,没有了叶片的遮挡,阳光直射地面,会导致地温升高,不利于根系的生长。

夏季,经常有菜农反映,棚内蔬菜尤其是辣椒、茄子等果实向阳面出现黄褐色或浅白色斑块,干缩变硬,略凹陷,其实,这是日灼病。日灼主要是果实局部受热,灼伤表皮细胞引起。夏季日灼病高发也与摘叶过度有很大关系。摘叶过度,果实暴露在强光下,朝阳果面长期受到较强阳光照射,果实表面局部温度上升快而被灼伤。

改进措施:

夏季给蔬菜摘叶时,菜农可适当偷偷懒。在夏季,由于棚室通风量较大,棚内湿度相对较小,病害发生相对较轻,菜农在给中下部植株摘叶时,只摘掉病叶、黄叶即可,其它叶片最好不要摘除。植株中下部的叶片不仅可以遮挡强光照射地面,防止地温快速升高,而且还增加了光合面积,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果实上部的叶片尽量不要摘除,多留几片叶,给正在发育中的果实撑起“太阳伞”,保证果实上部有叶片遮挡,避免日灼病的发生。

本报记者 吴荣美

2022-06-24 吴荣美 夏季蔬菜生产误区多——管理误区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92959.html 1 管理要变通 别让好心办“坏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