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2年07月01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14版:果树

露天大樱桃采收后 管理措施要跟上

眼下,设施栽培的樱桃已采摘完毕,露天栽培樱桃的采摘工作也进入尾声。对于现阶段的樱桃树管理,在一般种植户中,大部分果农比较注重春、秋两季的肥水使用,对于采收后的肥水药物的综合管理却认识不足。根据大樱桃的生长发育特点和生物学特性,笔者认为大樱桃的花芽分化形态初始期在落花后20天—25天,落花后的80天—90天形态分化基本完成,但花器的发育一直延续到下一年,下一年度的芽萌动时,花芽生理分化基本结束。因此,加强这个时期的综合管理至关重要。

及时追肥

樱桃采收结束后抓紧追肥,老百姓称之为“月子肥”,通过追肥浇水,调控树体营养,促进营养转化和花芽分化。此时追肥,应当补充以含氮为主的磷、钾复合肥,既满足树体营养生长对氮元素的依赖,也能满足花芽分化对磷钾元素的需求。对于个别表现生理病害的植株,也可有的放矢地补充一些锌、铁微量元素,至于用量多少可根据备肥情况或参考园区品种、树势和产量自行决定。

合理夏剪

夏剪方法主要有摘心、疏枝、扭梢、拉枝等。通过摘心,控制枝条旺长,增加枝量和分枝,扩大树冠。当各主枝延长枝的副梢在6月底以前生长到60厘米左右时,进行中度摘心或二次摘心,7月份以后不再建议摘心。其次,疏枝是在采果后及时将过高、过密的背上枝进行疏除,打开“上部”光路;对临时结果枝、下垂枝、细弱枝以及外围过密枝疏除,打开“散射”光路,使得枝条均匀分布,通风透光;拉枝建议八月份进行,避免拉枝过早,引发枝干日灼病;扭梢问题,近几年争议很多,尤其雨水偏多的年份,容易引发伤口流胶或感染其他病害,故生产上要慎重。

喷药保叶防病虫

大樱桃采收后气温升高,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大,往往是病虫害的高发时期,生产上通常见到的褐斑病、穿孔病、流胶病、红蜘蛛以及叶蝉等,如忽略防治或防治不到位,容易造成树体大量落叶,甚至导致二次开花现象。在正常果园管理中,根据情况采取措施,保护叶片,及时防治病虫害,对于植株中后期的生长发育尤为关键。因此,建议大樱桃采收结束后,全园喷洒具有内吸、广谱作用的杀菌剂,为提高杀菌效果,建议混合增效剂,以提高药效。例如,结合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建议喷洒1200倍甲基托布津加2000倍联苯菊酯,混加有机硅增效剂;为巩固预防效果,雨季来临之前,建议喷洒一次2000倍“秀库”混合1200倍噻嗪酮混加有机硅增效剂,对预防褐斑病、穿孔病、疮痂病及蚜、螨、叶蝉、卷叶蛾类害虫均有优异效果。

叶面追肥

叶面追肥是对地下施肥或调节不足的补充,通过叶面追肥,选择使用不同性质与用途的产品,可弥补或替代地下施肥造成的先天性不足,并可与部分杀虫、杀菌药物、微量元素混

合使用,已经成为大樱桃常规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目前,树势偏弱的可以单喷250倍尿素或800倍“盛之丰”;树势偏旺、营养生长偏强的可以喷洒200倍“PBO”或“芸苔素”,可以起到控旺抑长、促进转化的功效;树势中庸的片区,可考虑喷洒300倍食用醋,混合350倍磷酸二氢钾,为中后期花芽分化奠定良好基础。若在此期发现蚜虫、二斑叶螨或其他叶部病害,可借助叶片追肥,一并混入相应的杀虫、杀螨、杀菌药物,同样起到追肥、植保双重效应。

合理浇灌及时排水

大樱桃根系多呈水平分布,对水分较为敏感,既不抗旱也不耐涝。建园时,首先考虑地形地势,做好长远规划;安装水肥一体化或喷灌、滴灌及排灌系统整体配套,做到旱能浇,涝能排,不能因水患对樱桃的生长结果构成威胁;在夏秋多雨季节来临之前,果园周围挖通排水沟,确保雨水流通顺畅及时排出园外,避免造成内涝。

本报特聘专家 刘世杰

2022-07-01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93274.html 1 露天大樱桃采收后 管理措施要跟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