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未来一周,川黔鄂鲁苏皖等地有较强降水,南方地区有大范围持续性高温。
22日-23日,青藏高原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四川盆地、黄淮、华北南部、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陕西南部、四川盆地东部、山东中南部、河南北部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
26日-28日,华北东部、黄淮、东北地区将有一次中雨过程,部分地区有大雨、局部暴雨。
信息来源:中国天气网
上周寿光地区以阴雨天气为主,7月16日、19日-20日有小到中雨。
预计未来一周,仍然以阴雨天气为主。26日-29日预报有小雨。
信息来源:山东省潍坊市寿光气象局
近几天,尖椒的市场行情很不错,精品果的价格直奔8元/公斤。然而,伴随着收购价的提高,菜商对尖椒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精品果才能卖上更高的价格。受近段时间高温阴雨天气的影响,尖椒上问题很多,例如脐腐果、弯果、黄头黄叶等,导致尖椒拿不出产量,产不出精品,严重降低经济效益。提醒菜农,在想方设法提高产量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尖椒的品质。
提高种植效益 高产是基础
无论种植哪种蔬菜,高产是第一位的,没有产量,其它都是空谈。尖椒坐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产量的高低。近段时间,高温阴雨天气多,管理不当会严重影响开花坐果。
补营养避高温,提高坐果率。
营养不良会影响花芽分化的质量,导致落花落果。营养不良一方面是指植株自身长势过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衡,花芽分化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应,导致花朵瘦小,变黄,不易授粉;另一方面是指营养供应不足,尤其是缺乏中微量元素。一般来说,钙、镁、硼、铁、锌等都对花芽分化有很大影响,菜农可及时喷洒硫酸锌、磷酸二氢钾、硼钙肥或复合中微量元素促花肥,提早补充营养,减少畸形花、花小、花少等问题。若遇连阴雨天气,菜农可提前冲施单硅酸,促进花芽分化,改善坐果情况。
高温也是造成尖椒落花落果的重要原因。椒类作物花芽分化适宜温度一般为白天27℃—28℃,当温度高于35℃时,花器发育不正常,易落花。因此,遇到高温强光天气时,菜农一定要做好遮阳降温工作。
用好膨果肥,膨果也要壮棵。
要想提高尖椒的产量,膨果期的管理很关键。尖椒产量高,消耗的养分多,必须要有健壮的植株做支撑,避免出现坠住棵子、生长停滞的情况。膨果期浇水冲肥时,切忌只使用高钾型水溶肥。建议使用高氮高钾水溶肥与高磷型水溶肥复配冲施,同时用量要合理,一方面促进下部果实的快速成熟;另一方面健壮植株、促进植株上部花芽分化和坐果。
养根复壮,持续结果不早衰。
夏季温度高,植株蒸腾作用强,根系负担重,若养护不好,根系容易衰老,导致植株早衰,缩短结果期。因此,菜农要注意养根复壮,可施用甲壳素、腐植酸或生物菌剂类的生根剂,结合叶面喷施氨基酸类叶面肥,养护根叶,协调好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关系,改善黄头黄叶现象。
品质提上去 才能卖高价
虽然近期精品尖椒的价格直奔8元/公斤,而普通果只能卖到4元/公斤左右,价格相差较大。可见,果实的品质对价格的影响很大。因此,菜农在提高尖椒产量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多生产精品果。
及时疏枝打叶,让尖椒顺直不弯。
尖椒幼果在生长过程中被叶片或枝条阻挡,会出现弯果,这样的弯果卖不上高价。建议菜农及时疏枝,尤其是将尖椒的内膛枝及结果主枝下部不结果的侧枝疏除,以防阻挡果实的生长。发现果实被叶片及枝条阻挡时,及时将果实移开,让其垂直向下生长。
防住果部病害,果实不受伤。
夏季尖椒常发生的果部病害主要有脐腐病和日灼病。
脐腐病发病症状为:果实顶部(脐部)呈水浸状,病部暗绿色或深灰色,随病情发展很快变为暗褐色,果肉失水,顶部凹陷,一般不腐烂,湿度大时病果常被某些真菌腐生。脐腐病是钙元素吸收不足引起的一种生理缺素症,果实分批次出现该病。为了预防脐腐病的发生,菜农可冲施+叶喷钙肥,同时要注意合理浇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日灼病发病症状为:果实向阳面被太阳照射灼伤,初期褪绿,以后病部果肉失水变薄,形成有光泽近似透明的革质状,继而病部扩大,稍凹陷,组织坏死变硬,易破裂。强光直接照射是造成日灼的主要原因。另外,若膨果期长期不浇水,土壤干旱,造成中微量元素吸收不足,果实缺水,果面的耐光性会下降,出现日灼的概率就会变大。预防日灼病,菜农要注意采取遮阳降温措施,并合理摘叶,避免果实被阳光直射。
本报记者 吴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