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2年09月09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02版:新闻资讯

寿光菜博会23年历程辉煌

从2000年开始到今年,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三届。23年来,寿光菜博会内涵不断丰富,展示不断创新。它不仅仅是一个大型农业展会,而且承载着全国农业人对于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期望。翻开历届菜博会的“历史画册”,我们从中能感受到20余年来蔬菜产业的巨大变化。

2000年,新世纪的第一年,寿光蔬菜产业刚刚走过第一个十年。为了展示蔬菜产业发展,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寿光在当时的九巷蔬菜批发市场举办了中国寿光蔬菜博览会,也就是首届菜博会。这次展会设置了6个展区,150个国际标准展位,共展出5大类130多种实物瓜果蔬菜、200多个蔬菜良种及化肥等农用产品。首届菜博会一炮打响,参观者络绎不绝,人们抢技术、抢信息、抢品种,红红火火,欲罢不能,甚至原定5天的会期因此而延长至16天。首届菜博会上现场交易各类瓜菜40万吨,交易额达3500万元;交易各类花卉6250盆,种子8000公斤,苗木18万株;签订协议合同项目230个,协议合同金额11.9亿元。从那一年开始,寿光菜博会正式开启了它辉煌而不平凡的历程。之后的每一届菜博会上,都会有新的元素层出不穷,展示着蔬

菜产业的日新月异。第二届菜博会举办于蔬菜高科技示范园,不仅吸引了国内参会者,还有73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外宾参会参展,一举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蔬菜专业盛会;第三届菜博会明确提出“绿色与科技”的主题,是中国加人WTO后的首届农业专业盛会,吸引了众多的国际参展商;从第五届菜博会开始,菜博会正式获批为年度例会,同年,首届蔬菜文化艺术节也拉开帷幕……

今年的第二十三届菜博会以“绿色·科技·未来”为主题,采用了线下布展、线上办会的网上办会形式,实现了展会的全方位、多层次展示。展会举办期间,全面利用电气化、5G、云计算、大数据、图形识别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整合地展实景、技术模式、展商信息和科普服务等内容,打造了涵盖VR预览、互动体验、交易交流等于一体的网上办会模式。优化了“云逛会”模式,观众足不出户可以随时随地“云逛会”,实现展商“展示-交流-采购”等商务活动的信息化、便利化、常态化。第二十三届菜博会共展示优良蔬菜品种2000多个,其中莲花葫芦、北瓜、红孔雀西瓜、紫羊角椒、航天绿茄等新品种498个;展示各类栽培模式80多种,其中转动式栽培、槽式栽培、

吊挂栽培、空间电场高效栽培等新模式27种;前沿技术100多项,其中蚯蚓菌肥技术、灵芝组培技术、量子农宝能量水种植技术等亮点新技术21项。充分发挥电气化助力现代农业升级转型优势,持续完善升级智慧农业系统等智能化设施,开发智慧能源服务平台,全面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增设区块链智慧农业农产品溯源追溯平台,实现农产品质量保证和全程可追溯。此外,单株结果6000多斤的西红柿树、一年循环结果1200多斤的空中红薯、400多斤的巨人南瓜、茄子一株多果、绿色隧道……充分展示农业科技的神奇魅力,让人流连忘返。

每年一届的寿光菜博会,已经是声名在外的农业盛会。年年更新的农业科技,壮丽奇特的农业景观,目不暇接的好产品,前景广阔的新市场,都能在寿光菜博会中找到。23年来,寿光菜博会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为农服务的真心实意。它积极做好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的推广,让农民看得见,学得会,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传播现代实用农业科技和种植模式,进一步扩大展会的影响力,为乡村振兴贡献着寿光力量。

本报记者王凯旋

2022-09-09 王凯旋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95780.html 1 寿光菜博会23年历程辉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