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市纪台镇种植拱棚茄子的很多,当前,茄子正处于结果盛期,也逐渐迎来了高价期。然而,由于前段时间茄子的价格一直很不理想,有些菜农管理不上心,导致茄子上的问题较多,影响了后期果实的产量及品质。
近日,记者在王牟村采访时,冯师傅反映,由于前段时间疏忽管理,他棚中的茄子出现烂果、果实转红、僵果多等问题。眼看着茄子行情利好,却没有精品果可卖,王师傅很是懊悔。记者走访多个茄子棚后发现,跟王师傅面临同样情况的菜农并不少,在此,记者对茄子上出现的典型问题及引发原因进行了梳理,希望对菜农有所帮助。
病害发生加重茄子烂果多
走进冯师傅的茄子棚内,记者看到地面上扔着很多腐烂的茄子,植株上也挂着很多烂果,有的果面长满灰褐色的霉层。冯师傅称,这茬茄子自从种上后很少上病,平时也没有喷药预防,没想到近期烂果比较多。记者认为,近期烂果比较多,与菜农的植保理念和天气变化有关。
这茬茄子定植后,一直处于高温干旱的夏季,病害的发生相对较轻,菜农喷药的重点是防虫,而忽略了病害的预防。而进入秋季后,昼夜温差开始加大,早上茄子叶片上会出现露水,有的棚膜上也有结露现象,这就为一些喜湿病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有些菜农还没有意
识到季节变化对病害发生的影响,疏忽了管理,没做好预防,导致病害的发生。
当前及接下来一段时间发生的病害主要是细菌性病害、灰霉病及果腐病等,早上进棚后,一旦发现叶片上有水浸状小点、霉毛等发生,就可以确定病害开始侵染,要注意做好提前防治。此时用药,病原菌数量少,防治效果好,只需要喷洒1次-2次保护性药剂就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菜农还要注意提早喷洒生物菌剂,如荧光假单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这些生物菌剂,对几乎所有的细菌、真菌、卵菌病害都有
良好的预防效果。
在冯师傅的棚内,记者看到地上散落着很多枝叶和烂果。殊不知这些病叶、烂果等也是病害难治的原因之一。植物发病必须具备三要素,即寄主植物、病原、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病叶、病果上都不同程度带有一种或多种病菌,被扔到地上后,菌丝、孢子等也随之掉落到地表,随气流或流水等传播到棚室的各个角落。如果遇到适宜病害发生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病菌就会侵染为害,而及时处理好这些蔬菜废弃物,可以大大减少病害的发生。因此,提醒菜农一定要做好残枝烂叶烂果的清理工作。
茄子多僵果果实品质差
记者走访发现,很多拱棚都存在茄子长成僵果的问题,果实长到10厘米左右就不长了,捏起来发硬,严重影响茄子的产量和品质。其实,很多僵果在开花时就能看出来,形成僵果的花小,花瓣上常有变白或变紫的小点,花柱短,不能完成正常的授粉、受精,茄子发育过程中不能产生生长素、赤霉素等,茄子虽然坐住了,但生长受限,进而成为僵果。
近几年茄子僵果发生较为普遍,从开花坐果开始,一直到拔园,所有时期都可能发生。茄子生长过程中,
高温强光、营养供应不足、点花时间过早、点花药浓度大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僵果的出现。记者认为,处于结果盛期的茄子出现僵果,多是点花上出了问题。
俗话说“早僵晚裂”,点花时机把握不好容易造成果实发育不良,花蕾期其耐药能力较差,若点花过早,药剂都集中到花朵里,容易对组织造成损伤,抑制果实发育,出现僵果。有些菜农的点花药浓度高,还有些菜农担心点花后坐不住果,点花时来回涂抹,用药量大,时间长了,就容易造成植株体内激素不断积累,茄
子自身的生长调控紊乱,影响后期的茎叶生长和花芽分化,导致僵果发生多。
提醒菜农,要根据品种不同、季节变化,及时调整点花药配方和点花时机。高温季节,花朵发育迅速,可以在花朵半开时点花,而低温季节植株生长缓慢,在花朵刚开放时点花最佳。另外,要注意合理留果,不要贪多,根据植株长势适当疏除部分小果、畸形果,尽量留精品果。日常管理中,在保证养分供应的基础上,还应加大功能型肥料的使用,注重根叶的养护。
强光直射果面红茄多
正常情况下,长茄颜色为紫黑色,表皮油亮,而记者发现,很多茄子长成了红茄,这样的茄子主要集中在植株的中下部。发红的茄子多数直接暴露在强光下,缺少叶片的遮挡。高
温强光影响了茄子的转色,导致茄子提早转红,这样的茄子商品性大大降低。另外,茄子价格低时,为了节省成本,有些菜农冲施了含氮量高的复合肥,也影响了果实的转色。
入秋后,虽然光照强度有所减弱,但是晴好天气的中午,光照依然强烈,建议菜农在整枝时,不要将果实周围的枝杈和叶片全部摘除,留叶遮阳,避免光照直射果面。
害虫为害茄子叶片多孔洞
很多茄子叶片上出现大大小小的孔洞,这主要是蝶蛾类害虫的幼虫为害导致。这茬茄子生长前期一直处于高温季节,拱棚两侧及顶部的放风口都开得很大,拱棚两侧长满杂草,而很少有安装防虫网的。随着天气转凉,蝶蛾类害虫的成虫开始大量向温暖的棚内迁飞,菜农要抓紧安装防虫网,阻止害虫进棚。
对于蝶蛾类害虫的防治,菜农要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从成虫阶段开始预防,减少产卵数量,从而减轻幼虫的为害程度。不要等到茄
子叶片布满孔洞时才想起来防治害虫,否则用药多,成本高,防治效果也难以保证。蝶蛾类害虫的繁殖速度快、食性杂、取食量大、抗药性强,所以在防治时,菜农应注意在害虫低龄期用药,并注意轮换用药,切忌一种农药常年连续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另外,可对成虫进行诱杀。当前,常用的诱杀成虫的手段主要有灯光诱杀、饵料诱杀和性诱杀等。做好了成虫防治,减少了产卵量,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幼虫数量,避免其为害。
本报记者吴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