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产业是山东省寿光市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寿光地区种植的苦瓜品种来自于国内外,品种多、种植模式多样化,苦瓜在连年种植中出现了多种问题,因此,需要更优秀的品种来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苦瓜生产中如何实现良种与良法的配套,成为目前苦瓜生产上的主要问题之一。
强强联合好品种系出“名门”
针对设施内高温、高湿、连作等问题,培育适合设施栽培的苦瓜新品种已迫在眉睫。潍坊科技学院联合寿光市潍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育种专家们从2004年始就开展了优质、高产、抗逆性抗早衰性强、适合设施栽培苦瓜良种的选育工作。利用常规杂交育种等技术手段,选育出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口感好的苦瓜系列新品种,其中“寿光苦瓜1号”的种植表现异常优异,从众多品种中脱颖而出。
优选父本与母本
要想培育出性状优良的品种,首先要有优良的父本与母本。据潍坊科技学院农学科研与实践教学管理中心副主任、潍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晓明介绍,“寿光苦瓜1号”是以K101为母本,G75-8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苦瓜杂交品种。
母本K101是利用我国南方杂种一代材料于2006年秋,选择优良单株自交获得S1,2007年春季至2008年秋连续单株自交,采用单株选择获得S2~S5代种子,2006年春秋两季种植S5代,采用集团选择法获得S6~S7种子,从而形成稳定纯合自交系,定名K101。其特性为:长势中上,抗病性较强,主蔓雌花率高,始雌花节位13节左右,早熟,瓜皮墨绿色,果形近平顶棒状,连续挂果能力特强,单果重300g~400g,瓜长18.0cm~22.0cm,横径7.9cm左右。
父本G75-8是利用从日本引进的优良杂种一代苦瓜,经多代自交分离获得的稳定的高代自交系,其特性为:长势强,中熟,抗病性好,果色绿、具光泽,棱间连续,瘤呈圆粒或粗短条状突起、光滑,果长30cm~40cm,果径7.0cm,单果重350g~400g。
严格选育过程
评价一个品种好不好,首先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连续种植能表现出稳定的品种特性。“寿光苦瓜1号”历经多年的试验示范后推向市场。“2012年以K101为母本,分别用G75-8等30多份优良的自交系进行配组,从中筛选出强优势组合K101×G75-8,该组合综合经济性状表现突出,生长势强,耐寒耐热,产量高,采收期长,较抗枯萎病、白粉病和病毒病,多数性状优于双亲。2012年~2014年在潍坊科技学院蔬菜花卉新品种繁育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及抗逆性等检验。同期在青州、寿光、苍山等多地进行生产试验。2013年~2015年进行了山东省苦瓜新品种区域试验,分别在寿光、青州、苍山三地进行区域示范试验。该品种现已在山东、河北等地大面积推广。”刘晓明介绍道。
优点众多好品种名副其实
刘晓明介绍,“寿光苦瓜1号”的综合经济性状表现突出,生长势强,耐寒耐热,产量高,采收期长,较抗枯萎病、白粉病和病毒病,耐运输。中熟,春季主蔓第一雌花节位13节,雌花着生多,瓜型为纺锤形,尾部稍尖,瓜长30cm~35cm,横径7.5cm~8.0cm,瓜皮绿色、具光泽,瘤呈粗圆粒状或短条状突起、圆滑,单瓜重400g~500g。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高,口感佳,适合鲜食。适合北方温室秋延、越冬及早春栽培。
良种配良法苦瓜质优产量高
要想种出优质高产的苦瓜,还得跟上精细的管理。刘晓明介绍,“寿光苦瓜1号”采用大小行栽培,大行距80cm,小行距70cm,株距150cm,约300株/667m。定植前每亩可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5000kg左右,沟施复合肥100kg,饼肥25kg。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温不低于15℃。从采收始期开始,采取一清一混浇水施肥法,即第一次浇清水,第二次顺水冲施肥料,每次667m冲施15-15-15复合肥10kg,过磷酸钙10kg或硫酸钾7kg~8kg,一般两周冲施一次。苦瓜以主蔓结瓜为主,苦瓜生长前期可不留侧蔓,在肥水充足条件下,为增加后期产量,可留2条~3条侧蔓。生长过程中,应及时摘除老叶、病叶,以利通风透光,并在花期摘取新开的雄花与雌花进行对花授粉,时间以上午9时前后为宜。一般开花后10天~12天即可采收,采收后及时运到仓库,分级装箱即可上市。
本报记者 吴荣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