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冬季,设施食用菌的栽培管理,大多菇农们想的是如何保温升温,但在实际生产中,却往往因为过于强调对菇棚的保温、升温,而发生了异常情况,如滋生细菌、真菌性病害、栽培的平菇却长出了类似于真姬菇模样的子实体、接种的深色菌株产出了浅色甚至近白色的蘑菇等。那么,如何破解食用菌生产障碍来保证食用菌的正常生产呢?
冬季出菇将出菇场所的保温、升温列为第一要素,这是至关重要的,但需要把握好一个度。当菇农调整的菇棚温度与食用菌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不相符时,这就产生了矛盾,也便成了生产障碍。那么,菇农就应首先解决这一管理矛盾。食用菌出菇阶段的要素有五个,依次是营养、温度、水分、空气、pH值。在实际生产中,冬季温度是主要问题,所以该季节的生产,菇农自然会在保温、升温方面下功夫。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因为过度保温、升温,忽视了通风,引发了一系列不该发生的情况,进而影响食用菌的正常生产。
合理通风可以有效调节菇农的温度。所以,冬季的食用菌生产应将强化通风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
冬季菇棚通风能降低温度,确实与保温是有严重冲突的,如菇棚温度控制在20℃左右,很适合低温型平菇子实体的生长。一旦通风,棚温会很快下降至10℃甚至更低,如该阶段恰有幼蕾,轻则生长缓慢或停滞,发生畸形菇,如瘤盖菇等,严重者冻死,这也是很现实的问题。
对此,笔者建议,首先要确立一个原则:宁可因通风降低产量,也不可因保温发生病害。孰轻孰重,菇农应该仔细考量。
其次应根据天气情况,寻找最佳通风时段。晴好天气时,笔者建议在上午8时—9时卷起保温被;10时以后开始进行通风,并注意渐次通风,先打开一条小缝,使湿气自然排出,待棚膜上不再有水滴后,及时关严棚膜;再将南面的接地棚膜打开10厘米左右,一是排出二氧化碳,二是排出湿气;14时—15时重新封好接地棚膜,并盖好保温层。
最后,阴雨雪天气时,建议采取内循环措施,如打开补光灯的同时,在菇棚的一端使用风扇朝向北墙壁吹风,即可使棚内空气进行小幅度的流动,在不影响棚温的基础上,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菌性病害的发生。
本报特聘专家曹德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