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尖椒的整体行情不错,无论是绿尖椒还是红尖椒都维持在7.0元/公斤左右。近日,记者在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南徐村和北纸坊村采访时了解到,当地多采取春节前留绿椒,春节后留红椒的种植模式,虽然尖椒的行情不错,但是问题也比较多,不少棚室存在植株长势弱、生长点茎秆细、空棵不坐椒、脐腐果多等问题,导致尖椒不出产量,精品椒少。提醒菜农,根据植株的长势及时调整管理措施,趁着行情好,多产精品椒。
棵弱头细改控长为促长
春季,多数蔬菜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旺长,因此菜农常把控长作为春季蔬菜管理的重点,然而记者发现很多棚室的尖椒不但没有出现旺长,反而出现了棵子弱,生长点茎秆细的问题。有的棚室的植株上,好几节都没有一个果,空棵较多。棵子本来就弱,再一味控旺,只能使植株越长越弱。当前,植株上的第2茬椒刚开始转红,第3茬椒已经开始膨大,一棵植株上挂着大大小小十几个椒,植株负担重,导致棵子越长越弱。
在此情况下,建议菜农不要再一味控长,而是想方设法增强植株的长势。浇水时合理搭配功能型产品,冲施生物菌剂+腐植酸+海藻酸等产品,既能改良土壤,又能促进根系再生,提高植株的健壮程度。同时,可叶面喷施氨基酸型、全营养型叶面肥避免植株因缺素而黄叶。
红椒挂果期长肥水要充足
留取红果的尖椒挂果期更长,消耗的养分更多,必须要有健壮的植株做支撑,避免出现坠住棵子、生长停滞的情况。留取红椒后,植株经常出现黄头增多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坐果较多,植株负担过重,根系吸收的养分供应不上,从而出现黄头问题,进一步影响尖椒的转色速度和色泽。
当前,气温逐渐升高,土壤蒸发量加大,千万别让尖椒缺了水,菜农可10天-15天浇一次水。浇水时,切忌只使用高钾型水溶肥,建议高氮高钾型水溶肥与高磷型水溶肥复配冲施,一方面促进下部尖椒的快速转红,另一方面健壮植株,促进上部果实的快速膨大。
生长量大早补钙防脐腐
采访中菜农反映,近几天尖椒上开始出现脐腐果,表现为果实顶部(脐部)呈水浸状,病部暗绿色或深灰色,随病情发展很快变为暗褐色,果肉失水,顶部凹陷,有时可扩展至近半个果实。后期腐生菌或弱寄生菌寄生后常变黑色。
脐腐病是钙元素吸收不足引起的一种生理缺素症,果实分批次出现该病。诱发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水分供应失常。当植株在前期土壤水分充足,进入生长旺期水分骤然减少的情况下,原来供给果实的水分被叶片夺取,致使果实大量失水,引起组织坏死而形成脐腐。二是因土壤板结、土壤盐渍化、根系生长发育不良等因素,植株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钙元素,致使脐部细胞生理紊乱,失去控制水分的能力而发病。脐腐病是不可逆的,出现的脐腐果要尽快摘掉,以减少营养消耗。
预防脐腐病,见效最快的办法就是补钙。菜农可冲施+叶喷一起进行。幼嫩部位易缺钙,因此在进行叶面补钙时,菜农要重点喷洒植株的幼嫩部位,如生长点部位和幼果。同时,要注意合理浇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利于根系对钙元素的吸收。
减少弯果打造精品果
虽然近期尖椒的整体行情不错,但是精品果和次品果的价格差距仍然较大。不少棚室中的弯果比较多,严重降低了品质,卖不上高价。天气、营养供应不足、棚温不适宜等因素都能导致弯果的出现。生产中,菜农要调控好尖椒开花坐果时的温度,避免高温和低温影响花芽分化。合理浇水施肥,尤其是植株进入结果期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步,肥料供应一定要充足,避免植株生长失衡。开花坐果期,菜农还可叶面喷施含锌、铁、硼的叶面肥促进花芽、果实发育。
另外,幼果在生长过程中被叶片或枝条阻挡,也会出现弯果。建议菜农及时疏枝,让尖椒生长没有阻碍。疏枝时要将尖椒的内膛枝及结果主枝下部不结果的侧枝疏除,以防阻挡果实的生长。发现果实被叶片及枝条阻挡时,及时将果实移开,让其垂直向下生长。
本报记者 吴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