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种植的是粉果番茄,今年番茄价格一直很好,但是我棚内的番茄果实发软,硬度差,根本卖不上价,真是愁人”!山东省青州市何官镇孙师傅告诉记者,它们村及附近一带的番茄主要销往东北三省,还有的走边贸,由于是远距离运输,货架期长,收货商对番茄果实的硬度要求很高。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他的番茄个个都是“软柿子”,番茄果实发软,容易裂果,不利于远距离运输,菜商不愿收,只能贱卖,降低了种植效益。对于远距离运输的番茄,果实硬度是影响其价格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番茄果实发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其实,番茄果实软硬,与品种有很大关系。但孙师傅种植的品种性状稳定,周边很多菜农也在种植,并没有出现果软的现象。那么,在优选品种的基础上,果实发软,多与栽培管理有关。
缺钙导致的软果
钙是构成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重要元素,起到骨架的作用,缺钙往往造成细胞分裂、膨大等受影响,细胞壁和细胞膜功能受损,从而影响果实硬度。
在茄果类蔬菜上,钙肥与氮肥、磷肥的需求量不相上下。特别是番茄,其整个生育期对氮磷钾及钙的需求比例约为1:0.26:1.8:0.74,需钙量是需磷量的近3倍,与需氮量相当,位序安排在第三位。因此,番茄生长中钙肥不可或缺。虽然北方地区的土壤含钙量丰富,但对于常年重茬种植或者种植品类单一的棚室,很容易诱发植株缺钙症状。
孙师傅介绍,他在番茄生长过程中也补充了钙肥,然而效果不好。这就要从钙肥的特性说起,进行合理补充。
一是合理搭配,冲施、喷施并重。钙元素很“懒”,施用后易被土壤胶体固定,使其有效性降低。钙肥使用效果差,还在于钙肥转运困难,根系吸收后,从导管随水进入叶片和果实,但果实需求量大,供给却少,容易出现果
软、脐腐病等问题。
二是注意提早使用。
对于钙肥的补充,应该提前进行。若等到缺钙症状表现出来后再补充,往往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记者建议
选择钙肥时,建议菜农选择含钙量高、吸收利用率高的产品,如悬浮钙、螯合钙等,不易被土壤固定,在坐果前后及膨果期间冲施,补钙效果好。同时配合钙肥增效剂一起使用,如表面活性剂,可促进钙肥从叶片运出,增加果实含钙量,从而降低果软、裂果等问题发生几率。
补钙从底肥开始。底肥应增加钙镁磷肥、硝酸钙等,膨果期营养需求最多,在坐果后就提早补充,可平衡型、高钾型、钙肥轮换使用,或者选择钙含量高、易于吸收且产品稳定性好的钙肥,搭配钙肥增效剂一起使用,提高根系活性,协调养分吸收,减少缺钙等生理性问题。
管理不当导致的软果
除了缺钙,番茄生产中一些不当管理也会导致果实发软。常见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植株长势弱
植株长势旺盛,茎叶多,根系功能强大,水分和营养供应充足,果实获得的营养也充足,这样番茄硬度就有保证。而当环境不良,例如,遇到连续高温、低温或阴雨天气时,植株出现茎秆细弱、黄叶、卷叶等弱棵现象,导致果实有机营养不足,就容易诱发果实变软。
植株病害多发
当植株病害发生重,尤其是发生
叶部病害时,功能叶片少,且叶片制造养分的能力不足,根系等生长受限,营养供应不足,也容易出现果实变软现象。
记者建议
番茄生长过程中要加强管理,调控好棚室环境,保证养分供应,培育出壮棵,降低软果的发生几率。此外,平时还应注意病害的防治,膨果期要保护好叶片,养护根叶,提前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以便让叶片制造更多的有机营养供应果实生长。
本报记者果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