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3年10月13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04版:新闻资讯

靠山靠水好兴旺 黄崖川村“文化+”开新局

“你们村里风景好美!”“风景美,村景美,每年都有画家们来画画。”来到山东五莲县户部乡黄崖川村,映入眼帘的是山水相连,垂柳拂面,清澈河流潺潺流淌,一条飘桥穿河而过的美丽景色。当记者问起村里如今的发展时,村民们就指着一排排青瓦白墙的房屋,热情地为记者介绍起了村里的美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美景,让黄崖川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引得游客纷至沓来。黄崖川村在村党支部带领下,从一个只有颜值的“如画”村庄,变成一个写生产业不断壮大的“画家村”,打响了“诗画黄崖川”的乡村文旅品牌,造就出了产业发展、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三方受益的良好局面。

有山有水有风光什么产业才能致富?

黄崖川村位于五莲山、九仙山脚下,龙潭沟水库下游,潮白河流经村前。村南山体植被丰厚,山中沟谷纵横;村北山体虽然植被较少,但是山坡曲折迂回,自然梯田景观风貌好,这里空气清新,随处可见青山绿水、芳草佳卉。正如村歌里写的“九仙就是我家院,谁不羡俺黄崖川。”

2018年,黄崖川村借助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村民全部搬进了新建小楼。实现安居梦后,村里一直没有更好的产业发展思路。黄崖川村靠山靠水,虽然风景秀丽,但未流转的土地人均不足半亩,想发展文旅,但又找不到方向。周边不少村子都试着做起了农家乐,为过往的游客服务。黄崖川村也参与了进来,一时间村里办起了不少旅馆、饭店、超市。但同质化的经营,并没有让村民们赚到多少钱。村党支部书记许加祥说:“自然条件虽然好,但是留不住游客。他们经常来看一看风景就走了,因为吃、住等方面的服务,村里农户都提供不了。”

不久,一个宝贵的机会来到了黄崖川村面前。虽然旅游产业起步晚,但依山傍水、一步一景的黄崖川村,在画家圈里却早已小有名气。许加祥在村里时常见到一些画家来水边、山前写生。在与画家们的交流中,他了解到原来黄崖川村还有这样的资源可以开发。一位写生画家在30多年前就到过黄崖川村写生,那时候还是住在村民家里。许加祥通过这件事,感觉到了新产业的发展潜力。

在多次调研和外出考察后,村干部们普遍认识到,最适合本村的定位就是“画家村”。画家写生时长至少一周,属于深度体验,如果能成为高校等单位的写生基地,那更能为村民带来不小收益,特别是当地的公路旅游通道“山海风情绿道”开通后,位于终点站的黄崖川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气和发展机遇。

把人引过来、留得住让人还想来

日照市文旅局派驻黄崖川村第一书记于国良也与村干部们一道想起了办法。“关键是走好三步路,第一步是怎么把人引过来,第二是怎么留得住,最后就是让他们来了以后还想来。”他说。为进一步放大黄崖川村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带动村民共同致富,2022年4月,村党支部领办成立了九仙画谷专业合作社,探索打造“文化+”模式,主推以写生采风、学术交流、研学团建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旅产业活动。

通过合作社,黄崖川村充分利用村集体闲置资源,对老村委办公楼进行升级改造,设立黄崖川游客服务中心、教学授课区、作品展示区、研学交流区、餐饮区等功能区作为承接活动主要场所。同时针对村内民宿、农家乐流量少、空房率高、知名度低等问题,通过村民入股的方式对村内有意向加入合作社的民宿、农家乐统一流转,统一标准进行经营。许加祥说:“建立合作社就是整合村里的资源,让老百姓做饭店做民宿,引导他们、指导他们。来到的客人,由我们统一安排食宿、统一管理、统一标准。”在合作社引导下,当年即流转民宿28家、床位74个,农家乐5家,民宿每周入住率达50%,农家乐就餐率达到80%,直接带动了村民致富。

许加祥说,合作社成立之初就确定了“看见山水、遇见乡愁”的主题发展思路,让游客来到黄崖川不仅可以用画笔勾勒出山水的秀美,还可以从一食一味、清溪奔快、果实累累中寻找到乡愁的记忆。接待水平提起来了,一批又一批写生团队到此创作采访,李可染画院、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相继在这成立写生基地,黄崖川村“画家村”的美名传了出去。

有了产业,村民也有了奔头,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也回到了村里。臧慧从去年就回到家乡,把自家的闲置房屋打造成了民宿。“因为写生的人特别多,所以房间就能充分利用起来了。想让更多的人能够知道我们这个村,来到这儿画出我们的山水。”臧慧说。

现在来到黄崖川村,大家可以吃到用山泉水和石磨做出的豆腐宴、可以在溪流边听蛙声阵阵、可以三五好友在星空下露营畅谈人生。九仙画谷合作社结合当地龙潭湖景区、黄崖川飘桥、“两山论”五莲实践基地展馆等特色资源,融入观光游览、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一体化的乡村旅游产业,全力打造有记忆、有故事的乡村旅游打卡地。

“九仙就是我家院,谁不羡俺黄崖川”

2022年9月22日,正是中国农民丰收节,黄崖川村村歌《诗画黄崖川》正式发布。“我家住在黄崖川,九仙就是我家院。走过春夏和秋冬,奇秀早已天下传。潮白从此连山海,龙潭照我美丽颜。一桥飞架彩虹路,谁不羡俺黄崖川。春来樱花红满谷,秋到瓜果香两岸……”村歌亮相后,黄崖川村民纷纷学唱。“这首村歌的创作过程很有意义,我们一起对村庄文化进行了一次回顾,特别是龙潭湖与九仙山,让村民们突然发现原来家乡那么美,历史那么悠久!”于国良说。

2022年5月,共建基层美术展室暨创作写生基地揭牌仪式在黄崖川村举办。黄崖川画家村写生基地项目也于2023年二季度启动,九仙画谷合作社作为日照美术馆创作写生基地,吸引了众多艺术家来此采风、写生,绘就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目前九仙画谷合作社已成功承接多场写生采风活动,随着业务的开展,不断拓宽营收渠道,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让“诗画黄崖川”的品牌不断得到提升和推广。自九仙画谷合作社成立以来,按照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接待、统一分配、统一宣传、统一培训,“六个统一”原则进行管理,累计接待研学团队、自驾游客5000余人次,实现村集体增收6万余元,带动餐饮、民宿30余家,成功打响了诗画黄崖川的亮丽名片,带动了龙潭湖社区乡村旅游的纵深发展。黄崖川村以整村搬迁为契机,联合周边村庄共同发展,依托“一湖一山一河一园一谷一村”,加快发展以民俗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度假村,已打造成为山中揽胜、水上游乐、园中摘果、湖畔垂钓、两岸休闲度假的全方位、综合性民俗旅游综合体。

本报记者 王凯旋

2023-10-13 王凯旋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109121.html 1 靠山靠水好兴旺 黄崖川村“文化+”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