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中下部叶片发黄
山东省东营市一菜农电话咨询:我棚内的西红柿中下部叶片发黄,发生面积还不少。请问这是根系不好,还是上了什么病?应该怎么防治?
刘天英答:经与菜农朋友交流得知,他棚内这种情况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慢慢发展起来的,且叶片变黄是整个叶片变薄变黄。出现这种现象,首先要考虑根系不好,七月份定植的西红柿,在高温强光条件下,光合作用就会受到抑制,且为了降低温度和减少病毒病的发生,菜农往往会浇水较多,这种管理方式下,根系会生长不良,因此,当植株坐果后,在果实膨大过程中,果实需要更多的营养,从而导致根系营养不良而造成根系早衰。建议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根系养护和营养供应,可以使用鱼蛋白有机水溶肥料和海藻酸有机水溶肥料,起到生根养根和膨大果实的作用,同时也要注意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的补充,避免缺素症发生。
泡椒脐腐病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一菜农朋友微信咨询:我的泡椒近期果实脐腐病出现比较多,如何缓解?
贾令鹏答:脐腐病主要是果实缺钙引起的,生产中植株缺钙、温湿度变化剧烈都能引起。缓解建议:1、平衡土壤湿度;2、及时补钙,可以冲施、叶喷相结合;3、注意培养健壮植株,生产中脐腐病一般和日灼病混发,可以喷施氨基酸等叶面肥培养健壮植株。
西红柿心叶发黄
山东省青州市何官镇一菜农电话咨询:我种植的西红柿最近出现心叶发黄的症状,但叶片不皱缩,请问这是不是病毒病?如何防治?
冀春光答:根据症状描述,这应该不是病毒病,而是生理性问题导致心叶变黄,如天气、肥料、浇水等因素造成植株根系受伤,对微量元素吸收不足而出现黄叶。建议菜农及时采取以下措施加以缓解,首先,调控棚室环境,及时通风降湿,并拉大昼夜温差,防止徒长;其次,合理浇水,避免大水伤根,尽量不要在阴天浇水,小水勤浇配合中耕划锄;最后,叶面追肥,可用氨基酸、甲壳素及微量元素叶面肥喷施,提高叶片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茄子“断头”
山东省寿光市纪台镇一菜农电话咨询:我的茄子近期出现顶部生长点“断头”的情况,如何缓解?
贾令鹏答:这是生理性问题。当植株茎秆嫩、脆,生长不协调时容易出现,生产中引起茄子“断头”主要是温湿度变化剧烈引起的。缓解建议:1.平衡棚内温湿度,控水不要过度,创造适宜植株生长的环境条件。2.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海藻酸等叶面肥,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培育健壮植株。
甜瓜茎秆水烂
山东省寿光市田马一菜农电话咨询:甜瓜结瓜部位的下面茎秆上出现水烂,腐烂部位无菌丝,也无流胶,请问这是什么病害?应该怎样防治?
邵树策答:根据症状描述分析,这应属于细菌性腐烂病。当果实较大时,若茎秆部位长期处于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或者棚内有滴水状态时,很容易使茎秆部位感染细菌,从而导致腐烂。建议全棚喷施一次杀菌剂,可以喷施春雷·王铜,每桶水25毫升或铜高尚50毫升,混加甲霜灵40克,最好同时用上述药剂兑成糊状,对重点病株发病部位进行涂抹,提高用药效果。
黄瓜角斑病
河北省廊坊市一菜农电话咨询:我棚内的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很严重,虽然喷了药可是效果不好,请问应该怎么办?
尹克忠答:与菜农交流后得知,他的棚室风口设置不妥当,导致棚内通风不良,湿度很大造成了细菌性角斑病的严重发生,虽然及时用药,但有适宜的环境条件,病害仍然难以控制。建议菜农改为微喷或滴灌系统,通过减少浇水量来降低棚内的湿度,同时适当少留瓜,增施叶面肥,药剂防治可选用50%氯溴异氰尿酸+33.5%喹啉铜;或30%嘧菌酯·苯醚甲环唑+75%百菌清+30%琥胶肥酸铜,5-7天一次,连续使用2-3次。
pH9以上的鲜鸡粪是否可用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一菜农电话咨询:最近想购买鲜鸡粪,用pH试纸检测鸡粪的pH9以上,请问该鸡粪是否可以施用?
丁光国答:鸡粪的pH9以上碱性较强,不要购买为宜。若还未交款购进,建议不要采购。若已经付款购进来了,未经再堆腐不宜施用。发酵腐熟方法,应保持水分含量60-70%,进行覆膜堆沤腐熟,必要时添加有机物料腐熟剂、调酸剂加快发酵腐熟。采购鸡粪、有机肥、水溶肥料等肥料时,pH试纸法测定酸碱度比较粗放,误差较大,且试纸易失效、易污染,结果可靠性较低。
黏菌的传播
山西省晋城市一菇农电话咨询:请问菇棚感染的黏菌是如何进行传播的?
孙庆温答:黏菌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孢子到我们食用菌的培养料上,繁殖出成团的营养体后,再通过自身的运动及害虫和喷水等继续传播;如果菇棚内的湿度和培养料的湿度都很大,发菌和出菇环境的温度很高,通风又很不好,那么在这样的条件下,黏菌就很容易生长,所以,在生产中,防止黏菌侵染,就要避免以上的几个不利因素。
黏菌的防治
山西省晋城市一菇农电话咨询:请问菇棚发现黏菌后,应该如何防治?
孙庆温答:根据查阅有关材料,可以用药剂防治。防治方法是笔者查阅资料而来,笔者也没有亲自治疗过黏菌,所以菇农们一定要先做小面积试验,然后才可以大面积使用。可以选用噻菌灵(又名涕必灵、特可多)500-1000倍溶液喷洒,对木霉、曲霉和黏菌的杀死作用明显;还可以用0.1%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或0.1%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