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3年10月13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11版:天气与棚事

天气转凉 小心害虫“趁虚而入”

斑潜蝇为害番茄叶片

粉虱为害茄子叶片

近年来,棚室内的虫害发生重,害虫不仅咬食作物,而且能传播病毒病,有些害虫的分泌物还会污染果实及叶片,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及玉米的收获,具有迁飞能力的粉虱、蓟马和蝶蛾类害虫开始往温暖的棚内转移,一旦发现放风口处设置不严密,害虫就会伺机迁飞进棚。

查看蔬菜的生长情况了解棚内害虫的发生程度

当前,棚内发生严重的害虫主要有粉虱、蓟马、螨虫、斑潜蝇及甜菜夜蛾、瓜绢螟等蝶蛾类害虫,不同害虫具有不同的为害症状,菜农应勤查看作物的生长情况,根据受害特点准确判断害虫的种类,再针对性防治。

粉虱

菜农口中所说的小白蛾就是粉虱。粉虱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导致产量降低。粉虱分泌的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发生严重时,随意翻看几片叶片,都能看见叶背面有密密麻麻的虫体。

蓟马

蓟马锉吸蔬菜嫩梢、嫩叶和幼嫩瓜果的汁液,被害嫩叶、嫩梢变硬缩小,茸毛变灰褐色,节间缩短,生长缓慢。幼果受害后硬化,表皮褐变或木栓化。蓟马为害严重时,常使蔬菜生长慢或造成落花落果。蓟马具有昼伏夜出的特性,在光照不强的时候,能够出来活动觅食,因此,菜农应在早晨或傍晚重点查看蔬菜的嫩梢或嫩叶部位是否有虫体。

螨虫

螨虫为害严重时,叶片上会出现白色小点状坏死,但不扩展。螨虫为害后的叶片背面多较油亮,叶片僵厚细长,叶缘下卷。螨虫多聚集成群为害,初发时多呈点状分布,尤其是通风口下发生较多,因此,菜农应重点查看通风口下的蔬菜。

斑潜蝇

成虫、幼虫均可为害。雌成虫飞翔把植物叶片刺伤,进行取食和产卵,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为害,产生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叶绿素被破坏,影响光合作用。为害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色虫道。

蝶蛾类害虫

蝶蛾类害虫的幼虫喜咬食蔬菜的中上部叶片及幼果,菜农应重点查看这些部位。初孵幼虫多在叶片背面取食叶肉,而后留下一层透明的上表皮。幼虫长大后转至叶面为害,将叶片咬出大小不等的缺刻或孔洞,为害特别严重时,可将上部嫩叶咬成秃秆。咬食幼果时,果实会被咬出一个个的孔洞,失去商品性。蛾蝶类害虫的幼虫虫体颜色多样,有的与土壤相近,有的与叶色相近,观察不仔细容易被忽略。

严密安装防虫网 阻断害虫进棚通道

棚内害虫屡治不止与进棚通道畅通无阻有关。很多棚室前脸外杂草丛生,有的还种植着玉米、白菜、大葱等作物,而采访中记者看到,很多棚室的通风口处没有安装防虫网,害虫飞进飞出不受阻碍。这也是为啥三天一遍药,杀了一批害虫又来一批的重要原因。提醒菜农,一定要在大棚前脸及顶部放风口处安装防虫网。防虫网一定要设置严密,不留缝隙,期间也要尽量少揭网,以免成虫飞入。已经安装防虫网的棚室,要注意及时查看防虫网的破损情况,及时修补,不给害虫可乘之机。

虫卵兼杀 避免害虫卷土重来

只杀成虫不杀卵是杀死一批又来一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菜农一定要选择虫卵兼杀的药剂。防治蓟马,菜农可使用乙基多杀菌素+吡虫啉+有机硅,多杀菌素+溴氰菊酯+有机硅或红糖;防治螨虫,可以使用哒螨灵+螺螨酯或乙螨唑;防治粉虱,可以使用烯啶虫胺+噻虫嗪或螺虫乙酯+氟啶虫胺腈;防治斑潜蝇,可以使用灭蝇胺或阿维菌素;防治蝶蛾类害虫,可以使用氯虫苯甲酰胺、氯氰菊酯、甲维盐等药剂。

喷药时注意交替轮换使用不同的配方药剂,防止抗药性的产生。很多药剂杀虫谱广,兼杀多种害虫,当棚室中同时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害虫时,要选择杀虫谱广的药剂。

利用趋性诱杀 害虫无处可逃

害虫对光线、颜色或气味具有很强的趋性,菜农可以利用这一点对害虫进行诱杀。

粘虫板是许多趋色害虫的克星,棚内使用最多的是黄、蓝两类粘虫板。黄色粘虫板主要诱杀粉虱、蚜虫、斑潜蝇,蓝色粘虫板主要诱杀蓟马。一般来说,每亩设置30片-40片粘虫板即可,并注意及时更换。通过粘虫板粘杀的害虫数量,菜农可监测棚内害虫的发生程度。

蝶蛾类害虫成虫期迁飞能力强,诱杀成虫的手段主要有灯光诱杀、饵料诱杀和性信息素诱杀。利用蛾类害虫的趋光性,在田间装置黑光灯,在灯光下放大水盆,每天晚上定时开关灯,可以引诱夜间活动为主的蛾类害虫。蝶蛾类害虫的成虫对糖醋液有较强的趋性,菜农可将糖醋液或其他发酵有甜酸味的食物配成诱杀剂。当前,市场上有专门针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高发害虫的性诱剂,菜农可在成虫高发期喷洒或者定点诱杀。

本报记者 吴荣美

2023-10-13 吴荣美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109138.html 1 天气转凉 小心害虫“趁虚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