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4年03月08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15版:天气与棚室

天气阴晴多变蔬菜问题早发现早防治

今年早春,天气变化多端,温度起伏较大,棚室日常管理难度增加。近日,记者走访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多个乡镇大棚,发现蔬菜异常频发,尤以萎蔫、早衰、气害、药害等生理性病害严重。

问题一:植株早衰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孙家集街道王师傅家的黄瓜是12月8日定植的,到现在刚卖瓜1个月的时间,出现了满棚黄瓜茎秆细弱、黄叶、瓜打顶、早衰现象。如何延缓植株衰老,提高蔬菜产量呢?记者认为应该从造成蔬菜早衰的原因入手,加强田间管理。

一是合理浇水施肥,避免根系受伤引发早衰。

春季气温回暖,不少菜农加大了肥水供应量,结果“肥多烧根、水大伤根”造成毛细根受伤,使得植株所需的内源生长素和营养供应不足,发生黄叶,导致叶功能降低,光合产物供应不足而造成了植株的早衰。

二是过量使用生长调节剂,造成激素中毒引发早衰。

蘸花、蘸瓜是菜农朋友常用的保花保果的措施,且在低温时间,使用调节剂的量大,长期、连续使用容易造成激素积累中毒而引发植株早衰。另外,也有的菜农为防止蔬菜旺长,习惯于喷洒高浓度的多效唑、矮壮素、助壮素等进行控制。然而用药浓度过大,极易形成老化苗,导致植株生长缓慢。

对此,记者建议,菜农应树立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重的管理理念,合理调节蔬菜的长势,切勿图一时之利而误了蔬菜整个生育期的高产高效。对于发生激素中毒的植株,可叶面喷施细胞分裂素600倍混加爱多收6000倍进行缓解。

问题二:蔬菜萎蔫

持续阴天,长时间闭棚保温,棚内湿度大,叶片蒸腾量小,植株根系活动减弱,吸收功能降低。突遇晴天后,叶片蒸腾量加大,根系吸收的水分难以满足叶片的蒸腾需求,从而出现萎蔫。同时,晴天后拉起保温被过急,放风量大,地上部和地下部营养运输功能不协调。根系吸收的养分不能及时地供给叶片,导致叶片出现萎蔫现象。

对此,记者建议,阴转晴后,棚室管理最关键的就是合理通风;第二加强促根。当前地温低,根系活性差,蔬菜受害后,会造成吸收功能下降。此时,应注意做好促根,保证养分供应。

问题三:药害、气害

近段时间,不论是一大茬蔬菜,还是春茬蔬菜,棚内药害、气害的不在少数。不少菜农都是种菜的老把式,对于一些常规药剂的特性都非常熟悉,为什么还会因用药不当而出现药害呢?记者分析,主要由于以下因素造成菜农加大了用药量,从而致使蔬菜药害频频发生。

一是棚内湿度大、病害易发且不易治愈,菜农在屡治不止的情况下加大了用药量。

目前,大棚为保温而通风受限,因此棚内湿度较大,尤其在连阴天时棚内呈高湿状态。在这种环境下,病害易发且很难治愈,于是菜农往往加大了用药量,在晴天中午高温下,这些高浓度的药液很容易对蔬菜造成伤害,以致病没治好,反而喷坏了蔬菜。因此,低温季节用药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标明的浓度配比,不要盲目加大药量。用一种药喷2遍—3遍后,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加大药量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菜农应交替用药,效果较好。

二是蔬菜在棚内低温、寡照、高湿的情况下,常生长不良、坐果困难,菜农为提高坐果率而加大了蘸花药浓度,致使蔬菜激素中毒。

大棚蔬菜在低温、高湿、寡照的环境下常发生生长不良、开花坐果困难,落花落果的现象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菜农往往会加大点花药或蘸花药的浓度,以致造成蔬菜激素中毒。经调查,激素中毒占药害发生的30%以上,应引起菜农的高度警惕。在蔬菜坐果困难时,菜农应多在管理上下功夫,切忌为促进坐果,而盲目地提高点花药或蘸花药的浓度,以致适得其反。

三是菜农在熏棚后遇到恶劣天气,不能及时进行通风,以致有害气体在棚内积聚后熏坏蔬菜。

从药害发生的案例来看,熏棚造成的气害也不在少数。因此,菜农在熏棚后一定要注意放风,把棚内有害气体排除干净,以防熏坏蔬菜。另外,在熏棚前一定要注意收看天气预报,以免熏棚后第二天遇到恶劣天气而拉不开棚。

四是菜农为防蔬菜缺素而在喷药防病时常混加叶面肥,两者相互反应也是药害频发原因之一。

目前,棚内地温低,肥水不当很容易造成根系受伤,从而致使植株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减弱而出现缺素症。因此,菜农在喷药时往往向药液中混加各种叶面肥,由于叶面肥中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与农药混用时易发生化学反应,轻则降低药效,重则引起药害。为避免这种类型的药害发生,喷叶面肥时要注意配伍禁忌,切忌无原则地混配。

最后,需要提醒菜农注意的是:不论是哪种原因造成的药害,发生后要及时补救。如蔬菜出现叶片灼伤,植株萎蔫等药害症状时,菜农应及时喷洒爱多收或细胞分裂素调节长势,也可喷洒全营养叶肥,缓解症状,促进蔬菜生长。

本报记者 姜文丽

2024-03-08 姜文丽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113646.html 1 天气阴晴多变蔬菜问题早发现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