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对于棚室蔬菜来说,正值快速生长期,植株自身新陈代谢快,组织幼嫩。而近期外界气温变化大,乍暖还寒,一旦菜农管理不能随天气变化而变,就会导致蔬菜出现异常情况。如旺长、落花落果、日灼果等,严重影响了菜农收益。对此,记者建议菜农及时关注天气预报,调整管理策略。
放风不当重防皴皮果和裂果
今年春季,五彩椒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近期,不少五彩椒种植户反映彩椒皴皮情况突出,好好的五彩椒只能当次品果销售,非常疼人。像小黄瓜、五彩椒等,表皮薄、嫩,容易发生皴皮现象。导致果实皴皮的原因很多,主要有通风不当、蘸花药、水肥、药害、蓟马为害等。春季昼夜温差大,温度变化频繁,棚内湿度大,而不同温度下,通风方式、蘸花药浓度、肥水管理等都存在差异,菜农往往在短时间内无法及时改变,使得植株难以适应,从而导致果实发生皴皮现象。
除此之外,裂果情况也不少。对于瓜类蔬菜,裂瓜的发生多集中在某个生长阶段,以西瓜为例,裂瓜多数发生在授粉后、拳头大小和成熟时这三个时期。近期,西瓜、甜瓜上发生裂瓜的较多。当果肉生长速度快,果皮生长速度慢时,两者生长速度不一致,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裂瓜现象。西、甜瓜作物喜高温,白天温度高,夜间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尤其是拱棚种植的,棚内多膜覆盖,湿度也较大,天气转晴后,温湿度变化剧烈,是裂瓜严重的首要因素。其次,水肥不均、药害、缺素等,也可能会造成裂瓜的情况发生。
记者建议
不降温的情况下,建议菜农早放风、放小风,至中午高温时段可以分三次放风,可以起到缓慢升温、降低湿度的作用,有利于减少皴皮、裂果、萎蔫等情况的发生。晴好天气晚放保温被,降低夜间温度,避免植株出现徒长,利于花芽分化、果实膨大。
夜温过高重防“旺了棵子不坐果”
夜温高,植株呼吸作用旺盛,有机营养消耗得多,植株易发生徒长;同时,由于有机营养大量消耗,花芽和果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应,进而表现为落花落果、畸形果增多,也就是菜农常说的“旺了棵子不坐果”。
目前,大部分菜农在白天棚温的调控上做得很好,能根据蔬菜生长所需的温度及时做出调整。然而在夜温的控制上却不注意,关上风口,放下保温被就不管了。对此,菜农应根据棚内蔬菜种类,调整关闭风口及放棚时间,拉大昼夜温差。如果放棚后温度还是降不下来,可把顶部风口留5厘米宽的缝,以降低后半夜的温度。当棚内最低气温保持在13℃左右时,可不再放保温被保温。
记者建议
要想控制植株旺长,最常用的就是“三控法”,即控温、控水、控肥。因此,对于发生旺长现象的植株,除了降低棚内夜温外,菜农还应减少浇水次数,并控制氮肥的用量;若植株徒长严重时,也可采用药剂控旺,如助壮素750倍-1000倍或矮壮素1500倍-2000倍喷雾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控徒长要把握住分寸。一些菜农在进行植株控长时没把握好分寸,控过了头,结果造成蔬菜迟迟不发棵。因此,尤其是春季天气多变时,蔬菜长势不均衡,控旺过度会适得其反。
光照渐强重防日灼果和脐腐果
进入春季,天气明显转暖,晴天时若不及时放风,棚内温度很快达到30℃以上,茄果类蔬菜极易发生脐腐病或日灼果,如番茄脐腐病、辣椒日灼果等,严重影响果实商品性,降低了经济效益。对此,菜农一定要重视,及早采取措施预防脐腐果、日灼果。
记者建议
1.合理留果。避免留果过多造成的养分争夺加剧,造成脐腐果或者果实膨大缓慢等。
2.适当疏枝打叶。天气转暖后,光照强度增加,强光易灼伤暴
露的果实,因此,菜农不要过度疏枝打叶,要多留几片叶。
3.适时冲施生根类肥料。不少蔬菜出现黄头,归根到底与根系生长不良有关,毛细根吸收养分不足。因此,解决的办法就是养护根系,适时冲施生根类产品。
4.叶面喷施含钙的氨基酸类或海藻酸类叶面肥。钙元素在植株体内移动性差,叶面喷施含钙叶面肥可被植株快速吸收,缓解缺素症状。氨基酸类或海藻酸类的叶面肥可补充营养,增强植株抗逆性,有效预防脐腐果、日灼果。
高温干旱重防害虫和病毒病
随着温度的日渐升高,适合蚜虫、粉虱等害虫滋生繁衍的场所越来越多,若不及时进行防治,不仅直接威胁蔬菜生长,还会造成棚内病毒病的蔓延。
记者建议
从许多菜农采取的办法来看,重防病毒病主要是在放风口设置防虫网和在棚室内悬挂黄板。随着气温的升高,棚室放风口逐渐拉大,并且开始逐步拉起前脸放风,这两处是粉虱进出的主要通道,所以要设置60目以上的防虫网阻挡其迁飞入棚。
粉虱和蚜虫都具有趋黄性,因此棚室内应尽量多设置黄色或橙黄色粘虫板。
高温干旱的环境及害虫的高发都利于病毒病的发生。对于零星发生病毒病的棚室,菜农应及早拔除发病植株,同时使用宁南霉素、病毒A等药剂,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本报首席记者 姜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