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4年05月03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13版:人文故事

“农业女主播”在数字化农资市场开店

三四月份,卖肥料农药的刘妍进入了一年当中最繁忙的时期。

平均1天3场抖音直播,拉近了手机屏幕前种植户与肥料农药生产环节、工厂仓储库房、发货现场的距离,为的就是更直观更真实地为用户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平均每3天录制一条短视频,不是在自家工厂仓库里,就是在田间地头录制。在最近一期视频里,她推介了果蔬增产套餐,保花保果、杀菌杀虫。

“抖音电商以‘全域兴趣电商’优势,让我们商家充分展现产业带商品的特性、价值和精神内涵。”刘妍亲自出镜,以直播、短视频和商城等为载体,让源头好货以实惠价格直接触及消费者。

山东是农业大省,农资园艺用品厂家比比皆是。这几年,和刘妍一样,商家纷纷在数字化农资市场开起了抖音小店,形成了一条无形的农资产业带。

2014—2019年,刘妍经营着传统的农资实体店。那时候,开着车到周边省份一家一户、一个村一个村去做宣传;远一些的地方由省市县乡逐级代理,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经销环节层层加价,造成了种植户喊贵、商家说赚得少的现象。“受制于销售范围,我们的工厂只能产销三四十种肥料农药产品。”刘妍说,“传播效率低,生产多了也没人知道咱的产品。”

从2019年入驻抖音小店至今,同样是5年时间,刘妍几乎不用再四处奔波了。她每天只需要在抖音平台开直播、发一些短视频,就把产品宣传并销售出去了。“短视频代替了原来的实体店,随时随地可以听讲解,还能看源头工厂。”山东省潍坊寿光前疃村种植大户张佐民是老用户,闲下来就会掏出手机“逛一逛”。

直播和短视频拉近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哪怕是远在2800公里以外的云南大理,罗老板也能轻松实现一站式采购。“云南太远了,我们的产品种类以前很难满足那边的需求。”刘妍说。自从通过抖音电商实现了“卖全国”,她厂生产的产品已经多达上百个。如今,刘妍的店铺粉丝达50.2万,累计售出商品约17万件,而她的产品生产运营全链条的数字化转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消费品工业研究所曾以抖音电商为例,研究出一系列电商新模式促进产业带生产经营模式转型升级机制。研究报告指出,抖音电商通过产业成长计划等措施,利用短视频、直播的内容形式和智能推荐机制,打造出以区域品牌大店、工厂(档口)自有品牌达人带货的产销直接对接模式。同时,通过品牌扶持、数字技术培训等直接助力、大数据等技术服务对接的间接助力,帮助企业补齐“数字化短板”,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价格我们是不担心的。”刘妍在直播时经常搞促销,“因为我们是源头厂家,电商销售最大利好就是去掉了中间商环节。”

去掉中间商的层层加价,能给种植户让利多少?刘妍举例,一款原来买要六七十元的产品,现在从工厂直接发货只要三四十元。

刘妍说她拒绝了和网红合作,原因是网红动辄要几万元的“坑位费”,还要一定比例的佣金。“我卖上几万瓶肥料农药也赚不回来这个钱。”刘妍说,他们的产品从厂里到种植户手里,中间没有网红、中间商赚差价。正好印证了抖音电商相关负责人所说的:“产业带的生产技术和成本优势,与‘全域兴趣电商’有机结合,为消费者带来真正意义上的优价好物。”

看着店铺粉丝数量从0到如今的50.2万,看到留言区“产品好到没话说”的评论,刘妍受到鼓舞,也下决心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拍抖音不是为了当网红,是想让更多农户买到便宜又好用的农药肥料。”“农业主播”是刘妍给自己的定位。过去,她时常在思考,电商的发展对实体经济有何影响?是推动了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还是给传统实体经济带来冲击和挑战?

刘妍从自己的抖音小店可以看出,电商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使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消费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心仪的商品;电商打破了地域限制,拓宽了市场边界,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电商依托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能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精准推送产品,提高销售效率。不仅如此,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还带动了快递、物流、仓储等相关产业的崛起。

“农村电商作为信息技术与农村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为乡村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最近,刘妍有了答案。相信,刘妍的感受也是大多数平台商家的共识。   

 来源:农民日报

2024-05-03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115304.html 1 “农业女主播”在数字化农资市场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