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4年05月03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15版:天气与棚事

气温升高椒类脐部异常多

温度升高,不论是尖椒还是五彩椒种植户,反映近期棚内的椒类出现异常情况比较多。首当其冲就是好好的辣椒,脐部出现了发白变软腐烂的情况,有的棵子上所有的辣椒都出现了这种情况。

发病急脐腐病危害大

土壤中某元素超标抑制植物对钙吸收

近日,记者在椒类种植区发现,随着外界温度的不断升高,很多椒类脐部普遍腐烂,这是典型的脐腐病所致。

脐腐顾名思义是脐部腐烂,发病后果实脐部呈水浸状,病部暗绿色或深灰色,随病情发展很快变为暗褐色,果肉失水,顶部凹陷,一般不腐烂,空气潮湿时病果常被某些真菌所腐生。脐腐病发生根源是由于缺钙引起的,但是很多人反映即使补钙效果也不好,到底什么因素引起植株缺钙呢?采取哪些措施有效呢?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郑师傅常年种植辣椒,随着气温升高,棚内的辣椒会接二连三出现脐腐病,有的棵子上所有的果实都会发生脐腐病,发生非常严重。去年,郑师傅到测土中心测土后显示,土壤中水解氮为689mg/kg,有效磷为420.16mg/kg,速效钾为1248mg/kg,由于土壤中铵离子、钾离子、磷酸根离子含量过高,即使土壤中钙含量丰富,作物根系也难以吸收利用(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导致植株缺钙,最终造成脐腐病发生严重。

日常生产中,很多菜农认为,辣椒坐果后需钾量最大,习惯上只冲施高钾肥料,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偏施高钾肥料,往往会导致下面的情况发生:一是植株长势变弱。如果仅仅偏重钾肥的使用,而氮肥供应不足,就会导致植株营养生长不良,植株茎秆变细,叶片发黄等。二是影响钙、镁等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导致蔬菜缺素症状明显。过量的钾肥易与土壤中的钙、镁、铁等产生拮抗作用。所以,在盛果期也要合理施肥,及时补充中微量元素,如硼、镁、钙肥等,保证植株整体健壮。

根系弱吸收钙离子能力降低

近几年,有些菜农施肥不科学,导致土壤盐渍化、板结。蔬菜定植后,根转色期控水高温干旱所致

系生长困难,生长变弱,导致根系吸收营养元素受阻。到了盛果期,植株对肥料需求量增多,而根系较弱,无法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营养供应植株生长,导致植株出现缺素症状。尤其是钙元素在植株体内移动慢,温度升高使植株生长速度加快,缺钙就表现得更加明显。

五彩椒处于转色期,不少菜农根据经验,认为浇水过多会影响转色,所以在彩椒转色期都会适度控水。每年从4月中旬往后,都会有脐腐病的发生,且一年比一年严重。土壤水分不足,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就不能被根系吸收利用,特别是钙元素,导致脐腐病发病在重。

辣椒脐腐病关键在早期预防

要想保证钙肥的充分吸收和利用,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基肥注重有机肥与钙肥的施用。钙肥应在前期使用,而且要与有机肥一起使用。现在很多钙肥都适宜基施,如过磷酸钙等,应主要做基肥。菜农在使用时可将有机肥与钙肥混合,每亩施用50kg左右。

二是不要过度追施大量元素。菜农在追肥时往往只使用含氮、磷、钾的三元肥料,钾元素含量过高,会与其他离子产生拮抗作用,导致钙、镁等中微量元素不宜被蔬菜吸收,出现生理性问题就不足为奇了。

三是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不少菜农为了促进彩椒转色,采取控水的措施。棚内干旱,虽然促进了彩椒转色成熟,但害处很多,土壤水分不足,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就不能被根系吸收利用,特别是钙元素。若植株长期处于高温干旱的环境中,就会出现缺钙的症状,脐腐病就发生严重。注意以上几点之后,棚室内缺钙的问题就可逐渐解决。

管理细节不到位日灼果增多

除了脐腐病之外,近期椒类上日灼果也比较度,严重影响果实商品性,降低经济效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部分菜农还像冬季一样整枝打杈,彩椒果实上面没有遮挡光照的叶片,而且棚膜擦得干干净净,导致阳光直射果面,引起日灼。那么针对温度的升高,棚室内的管理也应该发生改变,避免这种伤害的发生。

整枝打杈需为果实留出“遮阳伞”

日灼是因为阳光直射造成的,当前有条件的使用遮阳网为棚室遮阴。除此之外,菜农们在整枝打杈时就应留出叶片用来遮阴,在果实上面留下2-3片叶子,避免阳光直射,留叶时,菜农可以看到留出的叶片就像为这个果实按个“遮阳伞”一样。

合理留果叶面补肥

当前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花芽分化也增多,坐果多也是菜农们头疼的问题,不及时疏果,造成的养分争夺加剧,蔬菜长势弱。所以应及早进行疏果,避免营养供应不足。另外应叶面喷施含钙的氨基酸类或海藻酸类叶面肥,补充营养,增强植株抗逆性,有效预防脐腐果、日灼果。

本报首席记者 姜文丽

2024-05-03 姜文丽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115308.html 1 气温升高椒类脐部异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