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4年05月10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02版:新闻关注

《北方蔬菜报》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西北行”报道之二

戈壁蔬香

认知宁夏农业,是享誉中外的两种“宁夏红”:枸杞、葡萄酒。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宁夏,今天,被创造着奇迹的勤劳农民再为这块神奇大地,补添上一块新色彩——蔬菜绿。暮春4月,我们带着好奇心走近了宁夏。

从吴忠市火车站一出来,我们就急跑着找上接站的朋友,无暇顾及身旁景色,坐上汽车后马不停蹄赶往这次的目的地——吴忠市红寺堡区。

一路上透过车窗远望,天空黄朦朦的,道路两旁树木成荫,花草丛丛,没有那种“戈壁茫茫”的感觉,但所看到的成片农田里却鲜见农作物生长,证明着这里“地广人稀、土地贫瘠”。也发现,住着平房的人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门口都挂着一个棉门帘。

“今天有点刮沙尘,不算大。这里平均海拔1200米,常年干旱少雨,空气干燥,光照时间长,蒸发强烈,你看看路边杨树的树冠都呈锥形生长,树干也不粗,就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延长存活期。受天气和灌溉条件等影响,现在很多田地还没有播种。”接站的王师傅边开车边介绍,他是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上口镇人,来接我们前,他正在工地上忙活,为吴忠市红寺堡大河乡建设温室蔬菜大棚。“这几年,学着寿光模式,这里不少乡镇纷纷建起了蔬菜大棚园区,而且建的多是钢架结构式大棚。蔬菜大棚的发展生产,真是带动这里的很多农民提高了收入。”王师傅得知我们是《北方蔬菜报》记者后,主动拉起了他的感受。

走近宁夏,寻觅蔬香。西北大地上的温室蔬菜大棚到底是什么样子?蔬菜大棚为当地百姓带来了什么?让我们走进红寺堡区一探究竟。

蔬菜大棚让百姓的好日子更有奔头

走进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大河乡乌沙塘蔬菜园区,一排排温室大棚整齐列阵,像一个个受阅的士兵军姿挺拔,每个大棚外后面的一排钢架上都安装了光伏板,每日接受太阳光照创造着另一份收益。进入大棚,新栽植的五彩椒已长到60多厘米高,棵棵可劲儿爬蔓,人们正专心忙碌着绑吊绳,生怕耽误了它们的生长。

棚外农田尚未播种,棚内却早已是绿意浓浓。“在这里干一天能挣到120元,活不算太累,离家也近,收入还稳定,比外出打工好多了,这样的工作对我们妇女特别合适,平均一年能挣两三万元。”正在蔬菜大棚里务工的沙草礅村民石彩霞很是满足现在的工作方式。据了解,像石彩霞这样能够就近在家门口务工挣钱的当地农民逐渐多起来。

“乌沙塘蔬菜园区有119个大

棚,每个棚占地1亩多,是经过重新修整改造的,今年主要种植五彩椒,长势不错。来这里务工的多是周边村庄的农民,这些人不仅来做工,而且积极学习种植管理技术,不少人想着回家自己种蔬菜大棚。”园区种植管理技术员蒋在恩是寿光孙家集街道人,见到老乡很亲切,立马打了话匣子。

告别蒋在恩师傅,一行人驱车来到红寺堡玉池设施农业园区。据介绍,该园区2007年开始建设,占地2000亩,温室大棚472座,目前主要以种植辣椒为主。资料显示,该园区年可创收1400万元,每年解决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700多人。

“我今年42岁,家里6口人,现在种着5个蔬菜大棚,每个棚占地一亩,每年平均增收五六万元,这可比我四处打零工强多了,还能很好地

照顾家庭。”玉池村回族村民李彦春与记者交谈时脸上挂着满意地笑容,他的妻子也在一旁搭腔:“今年大棚里全部种的螺丝椒,价格每斤2块左右,行情不算太好,好的时候每斤能卖上四五块钱。”记者在玉池设施农业园区遇到了李彦春一家,一家人正在忙着采摘成熟的辣椒,现场筛选装袋,还雇着3个妇女帮忙采摘。“看着村里有人种大棚发了财,我就从银行贷款31.5万,又凑了些钱,买下了这5个棚来种,收入还行呢!”临别时,李彦春又补充了一句。

“种温室蔬菜大棚能挣大钱”,这一认识在戈壁百姓心底悄然发芽,在替移默化地改变着农民的种植习惯,在强势引领着当地农业发展向新模式突围。这一切的发生,主要得益于宁夏推行“联农带农”机制的成功落地。

“联农带农”引领更多百姓走上了致富路

“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在乡村振兴发展的征程上,这句话已经被党政干部牢牢地记在了心中。

靠什么能够引导大家来实现共同致富增收?宁夏实施的“联农带农”机制,犹如一股春风吹遍了西北大地。

“联农带农”机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通过将农业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相互连接,让农民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收益,进而带动整个农业的发展。

为了打造“联农带农”服务新模式,让更多农民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红利,4月下旬,受宁夏百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之邀,《北方蔬菜报》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工作专班一行从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奔赴1256公里,走进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龙头农业企业与《北方蔬菜报》乡村振兴服务

中心联手共同开启了“戈壁助农之旅”,助力西北乡村振兴更好发展,促进农民共同致富增收。

据介绍,红寺堡区地处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中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身处戈壁深处,常年干旱少雨,自然环境条件恶劣。近年来,该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别重视支持各乡镇建设温室大棚蔬菜园区,示范带动农民致富增收。通过推行“联农带农”机制,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目前该区设施农业面积已发展到1.6万亩,带动群众劳务创收8000余万元,成为宁夏设施农业先行发展的典范。

走进红寺堡河水蔬菜园区,一座座新建蔬菜大棚整齐伫立在广袤田地中。大棚内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在高温湿润的空气中,棵棵蔬

菜“肆意”生长,个个青色、红色的西红柿挂在枝条上,传递着丰收的信息。“疏果很重要,关系着产量和品质。西红柿留果不要太密,你看这株,第二穗果可留4个,三四穗果留5到6个。”在农民李建建管理的大棚中,《北方蔬菜报》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技术总监王宽叮嘱着。

以红寺堡区为点,连续几天,工作专班联合百沃农业科技人员先后走进多个蔬菜园区的温室大棚,面对面向农民传授技术,认真进行情况调研,收集着各种“联农带农”的成功案例,以打造形成“园区托管运营、技术培训服务、示范推广宣传、农副产品代销、农资农机供给”的“联农带农”服务产业发展新模式,为未来更好地融入设施农业发展中打下坚实基础。

“村集体+企业+农户”托起了富民强村的希望

“富民强村”的路子有千万条,而适合自身发展的只有一条。对吴忠市红寺堡大河乡乌沙塘村来说,“村集体+企业+农户”是目前他们找到的最好的发展之路:村集体收入多了,村民收入也提高了。

2008年,乌沙塘村300多户村民从宁夏南部山区通过生态移民搬迁至此,2018年全村整体实现脱贫。2021年成立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84户入股,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引进了宁夏百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入股分红的形式合作经营。

“我们村的村民不仅可以常年在这里打工挣工资,每年还能分红。”乌沙塘村负责人告诉记者,乌沙塘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后,租赁了119座温室大棚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和提高农户收入,通过入股分红的形式与百沃农业科技公司合作经营,探索形成了“村集体+企业+农户”的联农带农运营模式,平均每年可为村里带来分红20万元以上,其中村集体分红比例占40%,284户农民分红比例占60%。同时,还解决了村民就近务工100多人。

宁夏百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为助力政府更大范围推广“联农带农”机制,该公司通过与乌沙塘村合作,找到了企业借力“联农带农”机制来服务政府、服务农户的新路径。乌沙塘村119座温室大棚经过全新改造后,种植、管理、销售等运营全部由百沃农业负责,基地实现扭亏为盈,年销售收入400万元以上。

这一成功案例真正体现出了“联农带农”模式带来的好处:一是让农民不仅能分红,而且能就近务工挣工资;二是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三是企业增加了受益,并获得了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四是让务工农民学到了蔬菜技术,示范带动更多农民参与大棚种植,从而致富增收。

行走在戈壁深处的蔬菜园区,成方连片的蔬菜大棚蔚为壮观,棚内四季常绿,瓜菜飘香。丰富的光热条件、广袤的戈壁土地,成为发展设施农业的优势。昔日的茫茫戈壁,如今已成为蔬果飘香的“农业沃土”。

本报记者 侯庆强

2024-05-10 侯庆强 《北方蔬菜报》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西北行”报道之二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115481.html 1 戈壁蔬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