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一起种的南瓜,别人家的1.7元一斤早都卖完了,俺家的到现在还长在棚里没人收,目前成熟期已过,外面温度又这么高,再这样下去,俺这1950棵南瓜就要烂在棚里了……”近日北方蔬菜报维权热线接到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南瓜种植户王师傅打来的投诉电话,她在电话中表示,她种植的名为“大麻籽”南瓜苗不对版,果实畸形无人收,怀疑买到了问题种苗,期间多次联系业务员和种苗公司未果。
种植户:种下“李逵”变“李鬼”
2024年6月7日,记者来到王师傅的拱棚内了解情况。乍一进棚记者看到,满棚的南瓜长势旺盛,叶片油绿,但仔细观察后发现,南瓜不仅坐果率低,瓜把细长,瓜蒂突出,果实较小,而且南瓜表皮上的竖条和花纹也不明显。
“这个‘大麻籽’南瓜俺去年也种过,但表现与今年的完全不同,去年这个品种的南瓜个头大,瓜柄短粗,双蔓留瓜,一根蔓上能结五六个瓜,今年的南瓜不仅个头比去年小了一大圈,而且坐果率低,一根蔓上只结三四个瓜。此外,因为瓜柄细长易水烂,进入成熟期后,不少南瓜直接从瓜柄处断裂,散落在地上。”王师傅介绍,除了果实上的异常外,植株叶片也出现了叶柄过长的情况,该品种正常的南瓜叶柄长度在40厘米左右,而她棚内的南瓜却长到了70厘米-80厘米。
对比同村同品种邻棚品种表现相形见绌
“‘大麻籽’南瓜是有一定杂株的,正常的杂株应该是结黑色瓜,而俺棚内的杂株却是红色的瓜。此外,若是管理有问题,只会影响南瓜的产量和品相,并不会影响果实形状和瓜柄的长短。”王师傅说着带着记者来到了同村同样种植“大麻籽”南瓜的邻居棚内了解情况。
一进棚记者看到,王师傅邻居棚内的南瓜叶片长势虽然没有王师傅的南瓜旺盛,但果实数量及果实大小明显优于王师傅的南瓜,且果实形状规整,南瓜瓜柄处凹陷,叶柄长度仅有成年人小臂长,果实表面纹理清晰、有规则,各种表现符合正常“大麻籽”南瓜的品种特性。
对比邻居棚内的南瓜表现,作为一个种南瓜10多年的“老把式”,王师傅不禁怀疑是苗子出了问题。
苗子从熟悉业务员购买从未签过合同
当记者问到,是否签订过购苗合同时,王师傅说:“种棚多年,我们一直从同村的业务员闫某处定苗,至于她定哪家种子公司的种子,从哪家苗场育的苗,我们也从来不过问,更不会签什么合同,都是口头定苗。”
回忆起苗场来送苗时的场景,王师傅说:“苗场是2024年3月1日来送的苗,苗子送来时就表现出了异常,正常的南瓜苗老叶矮,芯叶突出,而苗场送来的苗子却正好相反,三片老叶将芯叶包裹起来,当时我还问对
方是否是控旺的缘故,但对方表示育苗盘是50穴的,穴孔相对较密,定植后长开就好了。”见对方这样解释,王师傅也没有放在心上,当天就将1950棵南瓜定植到了棚内。
“4月18日,南瓜开始坐果,俺发现坐住的幼瓜不仅果实呈高圆形(正常为扁圆形),而且坐果率较去年明显偏低不少。”又观察了一段时间后,王师傅发现棚内的南瓜表现越来越异常,于是找来了当时定苗的业务员闫某。王师傅说,业务员闫某5月底来到棚里后,第一反应就是品种出错
了,表示这不是“大麻籽”南瓜。
次日闫某又连同种子公司孟老板一起来棚内了解情况。“孟老板不仅卖种子,而且还收购南瓜,她来看过俺棚里的南瓜后,让俺不要担心,再等几天长长看看,要是没人要她就收。”王师傅说:“等了几天后,南瓜已经成熟,俺又多次催促业务员和种子公司老板,让他们来看瓜收瓜,但这时候对方却变卦了,他们说品种没问题,是俺管理导致了南瓜异常,后来俺再联系对方,对方就不接电话了。”
经农业部门及本报积极协调农户获赔18000元
双方多次沟通无果后,当地相关农业执法部门介入调查。在部门介入及本报工作人员的积极调解下,种子公司同意以1.5元/斤(当天的市价)的价格收购王师傅棚内的南瓜,至此
双发达成和解。据悉,王师傅的拱棚实种面积2.6亩,按照12000斤的产量回购南瓜,王师傅“获赔”18000元。
“按照去年的产量,俺这个棚收入了26000元左右,今年费尽周折却
只卖了18000元,损失点就损失点吧,这也比烂在地里没人要好。”王师傅说,有了这次的真实教训,以后一定去正规苗场合同定苗。
本报记者隋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