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4年10月11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12版:新闻

从人人喊打到人人追捧

农田害虫的“华丽转身”

陈海磊养殖的蚂蚱。

纪东方正在查看豆田内豆虫的生长情况。

□北方蔬菜报综合报道

在农村,蚂蚱、豆虫和蝉是很常见的害虫,一直都是农民消灭的对象。然而,近年来,这几种小害虫不再人见人厌,恰恰相反,在一些地区,这几种害虫却成了人们眼中的宝贝。一些思路超前的农民通过养殖这些害虫,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着实让人羡慕。

芦笋地里种金蝉大有“钱景”

“一天挖两次,早晨五六点钟和下午四五点钟各挖一次,一天可以挖100多斤。”近日,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侯营镇尚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棚里,工人正挎着小筐挖芦笋。

“芦笋是一种多年生植物,种上之后能采收十四五年。”王学磊说,大棚芦笋一年中采摘期可持续七八个月,春笋、夏笋和秋笋加起来,每亩产量5000斤左右,每亩地效益能达到3.5万元以上。

“不仅如此,明年大棚里的金蝉进入盛产期,除了芦笋收益,预计每亩地还能有1万元的金蝉收入,加起来至少能到4万元。”说起自己的“种养经”,王学磊滔滔不绝。这几年,他采取“芦笋+金蝉”模式经营大棚,取得了成功。

一开始,他是在露天芦笋地里养殖金蝉。“芦笋根系发达,鲜嫩多汁,可以更好地为金蝉提供水分和营养,芦笋受到的影响还不大,基本和林下养殖出土年份一致。”王学磊解释,金蝉和芦笋都需要通风透光,保持湿润的环境,在温度和湿度上它们有一定的共生性。

“露天‘芦笋+金蝉’模式成熟后,我就想着能不能搬到大棚里来。”王学磊说,2021年,他开始小规模试验,没想到一举成功。“大棚里温度高,金蝉新陈代谢快,生长速度也快。就拿今年来说,金蝉四五月就出土,因为早上市,价格比普通的还高30%。”

附近村民看到王学磊“芦笋+金蝉”模式效益很好,也纷纷跟着发展起来。“村民目前大多是采取露天模式,我来提供苗种和技术,卖不出去还能找我回收,现在带动了周边三四十户,加起来有100多亩。”王学磊介绍。

何庄村村民何林同是受益者之一,今年他实实在在尝到了芦笋地里种金蝉的好处。“将蝉蚁埋在露天芦笋地里,第二年就开始少量出金蝉。今年,我一亩地光金蝉就卖了1万元,加上芦笋每亩地2万元的收入,3亩地收入将近10万元。”何林同笑着说。

“下一步,我想建立芦笋加工工厂,回收更多的农民种的芦笋,针对市场需求进行加工,拉长芦笋产业链条。”王学磊说。

大棚内不种果蔬养蚂蚱效益可观

“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馀枯茎。”在古诗的描绘中,蝗虫曾是带来灾害的象征,所到之处寸草难存。然而,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龙门街道军仓社区陈庄村,一位名叫陈海磊的年轻人却专门建大棚养起了蝗虫,也就是蚂蚱。

陈海磊的蚂蚱大棚,拇指粗的蚂蚱四处蹦跶,密密麻麻。“它们生长周期极短,一茬蚂蚱平均40天至50天便可出棚售卖。从5月到10月间能收获四茬,每茬每平方米可出成虫1.5斤至2斤,市场售价在每斤18元至25元之间。”陈海磊介绍。如今,他已经拥有了7个蚂蚱大棚,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陈海磊与蚂蚱的结缘,始于一次偶然。几年前,他在网上浏览时无意间看到蚂蚱养殖的信息。起初,他只觉得新奇。经深入了解后,他发现蚂蚱不仅生长周期短、繁殖能力强、不愁销路,而且养殖不占用大量耕地。他决定回家乡养蚂蚱。

然而,创业之路从来都不平坦。首先面临的便是技术难题,毫无蚂蚱养殖经验的他,只能通过网络、书籍以及向有经验的养殖户请教,逐步积累经验。为掌握蚂蚱的生活习性和养殖技巧,他先搭建几个实验小棚,仔细观察蚂蚱的进食、生长、成活率等过程,认真记录每一个细节。从第一批养的蚂蚱全部死亡,到后来成活率不断提高,陈海磊最终踏上了大棚养殖之路。

“别看现在这些蚂蚱个头小,它们可是名副其实的‘大胃王’。”陈海磊介绍。他专门种植了35亩墨西哥草,作为蚂蚱们的专用口粮。5亩草供一个棚的蚂蚱食用,草料需不间断投喂。“蚂蚱对环境和食物的干净程度要求极高,任何污染和农残都会导致其死亡。之前周边土地进行飞防,不小心给草喷了点药,当时死了不少蚂蚱。”陈海磊回忆说。为防止喂养时踩死蚂蚱,同时也为节省人力、提高效率,陈海磊在大棚里安装了一条轨道。轨道贯穿大棚两端,他还设计了电动斗车,通过遥控器遥控,每天坐在轨道车上穿梭于大棚,精心喂养蚂蚱。

为进一步提升蚂蚱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陈海磊还搞起了蚂蚱半成品加工。大棚旁的铁皮房便是炸蚂蚱生产线,油炸蚂蚱的香味弥漫整个车间。“半成品每天出货量在1.5万斤左右,产品销往安徽、江西等南方地区。加工后的蚂蚱一斤能卖到30元左右。”陈海磊介绍。现如今,陈海磊手握大量稳定的销路,仅靠自己养殖已无法满足客户需求。为此,他经常前往省内其他城市和唐山等地区收购蚂蚱,再加工成半成品销售。

展望未来,陈海磊计划在搞好蚂蚱养殖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蚂蚱酱等产品,拓展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别人种豆得豆他却种豆得虫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山东省郯城县泉源镇东纪庄村45岁的村民纪东方种了8亩大豆,不但要豆,还要豆虫。

豆虫,以吃大豆叶子为生,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比肉、鱼、植物类的蛋白质更适合人体需要,而且绿色环保,生长期内无任何药物污染,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随着人们对豆虫的了解逐步加深,其市场需求逐年上升。

“我在外打工时,发现养豆虫效益很好。于是去年我在山地上种了4亩大豆,养豆虫,光豆虫这块儿就赚了6000多元。今年我又种了8亩大豆,在地里养豆虫,预计能收入1.5万元。”纪东方告诉记者,他在江苏打工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豆虫养殖,发现豆虫比较好管理,而且不愁销路,效益非常可观,于是回乡试着养起了豆虫。

据介绍,养豆虫省工、省时、省力,基本属于自然放养。豆虫的生长期在25天左右,每亩地可放养豆虫卵2万粒,成活率在75%以上,平均亩产量可达100斤,每斤售价20元左右。豆虫收获后,还可以收获一定的豆子,就连被豆虫啃食光滑的大豆秸秆也有养殖场收购,用来加工饲料。

“养殖豆虫虽然简单,但想获得高产,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纪东方介绍,麦子收割后,在播种大豆的时候,最好选择种植大青豆,大青豆叶片多。在放养虫卵前,地里要撒药,防止蚂蚁偷食虫卵。虫卵放养后还要搭防鸟网,防止小鸟吃掉豆虫。

这几天,纪东方已陆续开始收获豆虫。这批豆虫收完后,他准备在旁边的20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田内再放养一批豆虫。

“豆虫不吃玉米和豆夹,只吃大豆植株的叶子。这个季节,大豆也长得差不多了,对产量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养一批豆虫算是额外收入。”纪东方说。

2024-10-11 从人人喊打到人人追捧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120252.html 1 农田害虫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