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人民法院王春红报道
对簿公堂
近日,寿光市人民法院蔬菜法庭审理了一起大棚租赁合同纠纷:租赁期间大棚墙体受损,维修费该由谁负担?
王某与陈某签订《大棚租赁协议》,陈某租用王某自建大棚用于蔬菜种植,租期3年,年租金32000元,每年5月底前支付,同时约定陈某要采取适当方法使用租赁物和保管租赁物。第二年雨季,因连续大雨,陈某经营的大棚墙体受损,王某要求陈某修葺大棚墙体,陈某以自己无过错为由拒绝维修,并拒绝支付剩余租赁费。后王某自行修复,花费8000元。双方多次协商无果,王某以陈某未支付租赁费及维修费为由,诉至寿光法院,要求解除与陈某之间的租赁合同,并要求陈某支付合同解除前租赁费21300元及维修费8000元,合计29300元。陈某抗辩称:王某的大棚不仅采光位置差,墙体本身也存在质量问题,且排水设施不完善,维修期间也耽误自己使用,不同意支付这么高的租赁费及维修费。
法院审理
该案属于典型的蔬菜温室大棚租赁纠纷,在菜农之间时有发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经与双方当事人的深入沟通,承办法官发现,陈某对于租赁费及维修费金额无异议,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维修费负担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一十二条、第七百一十三条第二款、第七百一十四条中关于维修、保管义务之规定,本案原则应由出租方承担维修义务,但要评判承租人是否存在过错。承办法官经现场勘验发现,案涉大棚排水管道的位置高于排水沟,容易导致积水倒灌、反渗大棚,且大雨时,大棚未采取覆盖薄膜等相关保护措施,结合寿光市近三年降水情况和附近大棚情况,经分析研判,承办法官认为,排水是否通畅、排水工作是否积极、墙体保护措施是否健全均是墙体受损的重要因素。王某建棚时,排水设施存在瑕疵、棚体未覆盖薄膜,自身存在过错;陈某作为种植户,对于棚内排水设施不正规的情况,防范意识不强,且大雨时未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棚体,对墙体受损也存在过错。
为达到审理一个案子、教育一方群众、规范一块市场的效果,承办法官将庭审现场搬到矛盾纠纷发生地,邀请镇党委及村委相关人员及部分村民参与旁听,经当庭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双方同意陈某支付王某租金及维修费23000元,双方互不追究其他责任。
法官提示
农业生产事关民生大事。蔬菜法庭在审判实践中发现,多数种植户在租赁大棚时未与出租方签署书面租赁协议,导致纠纷发生时争议较大,温室大棚在遇到自然灾害后损失如何确定也存在诸多问题。
①种植户要与出租方及时签署合法有效的书面租赁协议,明确租金、支付期限、违约责任、维修责任等合同主要条款。
②种植户应事先了解租赁大棚的属性、质量、用途,提前摸排好排水管道、排水沟、大棚地面高度,是否配备抽水泵等设施,充分评估排水设施是否健全。
③在遇到雨水倒灌导致农作物损失时,及时采取证据保全措施,可申请公证处现场拍照、录像等进行证据保全,诉讼过程中通过法院进行损失评估,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④在评估平时风险后,提前投保农业大棚保险或农作物保险,以规避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导致的损失。
⑤大棚建造时,相邻大棚之间要留出一定距离,规划好防洪沟或其他沟渠,大棚后墙要覆盖薄膜防雨,夏季将草帘和浮膜收存以后要及时检查两侧山墙附的棚膜,发现孔洞要及时修补,避免进水。
同时提醒大家,大棚出现雨水倒灌时,租赁双方应通力配合,抽水疏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否则无权要求对方支付扩大的损失。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九十一条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请求赔偿。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负担。
第七百零八条出租人应当按照约定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并在租赁期限内保持租赁物符合约定的用途。
第七百一十二条出租人应当履行租赁物的维修义务,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七百一十三条 承租人在租赁物需要维修时可以请求出租人在合理期限内维修。出租人未履行维修义务的,承租人可以自行维修,维修费用由出租人负担。因维修租赁物影响承租人使用的,应当相应减少租金或延长租期。因承租人的过错致使租赁物需要维修的,出租人不承担前款规定的维修义务。第七百一十四条承租人应当妥善保管租赁物,因保管不善造成租赁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百二十一条 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租金。
第七百二十二条 承租人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者迟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请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新闻助读
大棚墙体需精心呵护
□北方蔬菜报报道
入汛后,雨水增多,每年都有蔬菜大棚墙体因防护不当,雨水浸渍,造成大棚受损现象。建议做好棚室防雨与排水工作,避免影响蔬菜生产。
增设覆盖物防雨水浸湿墙体
北方地区建造的冬暖式蔬菜大棚,多数都是土墙体,虽然保温性较好,但结构强度较低,维护不当容易出现坍塌情况,影响大棚使用寿命。对于新建的棚室,建造好墙体后要及时覆盖,尤其在夏季多雨时,如果墙体保护不当,墙体上的土很容易被雨水冲刷,使墙体变薄,严重的甚至因为雨水将棚体全部弄湿,导致墙体坍塌。目前,为了预防墙体被雨水冲刷,有人常采用覆盖薄膜、无纺布或使用水泥或砖瓦护墙的措施。为节约成本,有的使用大幅旧薄膜将墙体覆盖,这样雨水会顺流而下,不会浸湿墙体。但是薄膜老化速度快,也很容易被划破。即使多层覆盖,薄膜也有可能有破洞,雨水一旦进入,墙体不易恢复干燥。建议选择耐老化膜,并在塑料薄膜之上,加盖一层防晒材料,可以减少日光的照射。
对比之下,大棚墙体使用无纺布覆盖,在阴雨天气,虽然雨水可以浸湿无纺布,但在晴好天气,墙体及无纺布均可被晒干,与薄膜等覆盖材料相比,无纺布使用年数比较长。对于老旧棚室,要经常检查后坡部位是否漏水。
加固墙体防坍塌
对于新建棚室,建议开槽深度超过30厘米要回填土两次,并且要压实两次,这样大棚地基才会稳固。大棚墙体分次上土压实后,用最后一层土进行封顶,封顶时上土厚度一般为40厘米即可,然后用机器来回碾压两遍,保证墙体上部被压实。同时墙体两侧也要用工具压实,提高棚室承重能力。棚体内侧,墙体下部、水沟等部位最好进行硬化。一般来说,后棚墙最好硬化半米以上,即使棚内进水,也可以确保积水不影响后墙结构,避免泡塌基部,造成墙体坍塌。
排水设施应完善
当前,不少地区水利设施建设落后,农田水利设施严重老化,很多灌区工程年久失修、损坏严重,防洪抗旱能力大大降低。疏导原有沟渠,新建棚室预留排水设施配套,可很好地解决“涝能排”的问题。由于不少蔬菜主产区土地紧缺,为了充分利用土地,有的人在棚室周围根本没有留排水沟。很多地区的大棚为下挖式大棚,棚内地面低于原地面1-2米,而且棚室之间间距小,前脸空间有限,排水能力极差。一旦有强降雨,雨水不能及时排出,势必发生雨水倒灌。
建造棚室时,建议要修建完善的排水明渠,并尽量将其建造得宽、深一些,加大排水沟内的存水容量。尤其是一些大棚蔬菜种植区,可以在大棚的东西两头和后墙处设置排水渠,且排水渠的挖深要低于棚内的种植面,或者能搭配水泵及时排水。
修建排水明渠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在大棚建造设计时,就要考虑加大棚间距,避免棚内以及棚前地面过低,注意将棚前地块宽度加大到6-8米,并在棚前脸处建筑一道1米宽、30-40厘米高的“土坝”,这样棚前就有了一个比较大的“蓄水池”;二是在大棚建造过程中,堆砌墙体所需的土,最好从棚前空闲地块、棚东西两侧的道路等处取土,降低这两处的高度,避免棚内外相差过大;三是在道路两侧、大棚东西两墙外沿,挖设一道宽50厘米、深50厘米左右的排水沟,将棚前“蓄水池”与此沟相连,避免棚前“蓄水池”被孤立。这样,遇到强降雨棚前“蓄水池”的水比较多时,便可流入大棚东西两墙外侧的排水沟内。若将所有棚室的排水沟连接在一起,可将积水引流到棚区周边的河流或深坑内,从而起到排涝的作用。
在新建大棚时,也要考虑当地的地下水、排水条件及年降雨状况,从而确定建棚时的挖深程度,避免雨大灌棚。同时,排水沟内的地势一定要整平,最好进行硬化,以减少杂草等生长,影响水流,并减少雨水。
除了固定的排水沟渠,建议建设各种临时沟渠,起到排水作用。比如,利用沙袋、薄膜等,临时搭建排水沟渠,让棚室顺畅排水。也可利用硬化路面,两侧垒高,中间排水,将积水尽快排入河沟。在棚前脸与所种植蔬菜间隔处挖储水沟,所挖的沟不用太深,能够阻挡或存储从棚膜上留下来的雨水即可,并培高靠近蔬菜的沟壁防止沟内雨水积满后溢出到种植行内。临时的沟渠只能作为应急,重要的还是做好规划,形成固定排水沟渠,并做好养护,确保排水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