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4年12月13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08版:棚事

“龙头”高昂:植株结瓜有实力

核心提示:冬季管理应严防生长点消失、瓜打顶、烂头顶等问题发生

未来一周,西北地区及黄淮以南气温偏低。

13-15日,较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华北、黄淮等地有4-5级风,阵风6-8级;15日至16日,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至长江中下游一带。

18-20日,受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下降4℃-6℃,内蒙古中东部部分地区下降8℃-10℃,并伴有4-6级风;中东部还将出现较大范围降水,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华北西部、东北地区、川西高原等地还将有降雪或雨夹雪。  

  中国天气网提供

未来一周,天气以晴间多云为主,最高气温7℃,最低气温-5℃。

山东省寿光市气象局提供

□北方蔬菜报记者姜文丽报道

近段时间,不少菜农反映黄瓜“龙头”出现了问题,生长点消失、瓜打顶、烂头等时有发生。大家知道,黄瓜连续坐果能力强、分生侧枝能力弱,如果黄瓜“龙头”出问题,就不能再继续结瓜。

黄瓜“瓜打顶”

黄瓜“瓜打顶”也称花打顶,黄瓜植株生长停滞,龙头紧聚,生长点附近的节间明显变短,形成雌雄杂合的花簇状,生长点不能生成新叶,呈现花抱头,即花打顶;顶端出现小瓜纽,形成瓜纽抢头,俗称瓜打顶。

原因分析:

一是前期黄瓜植株留瓜较多、负担重,导致瓜打顶。植株挂果多,叶片光合作用合成营养过多地供应植株生殖生长,而营养生长获得较少。

二是根少或伤根导致营养不足或植株吸收营养受阻。如浇水量大,积水时间长,产生沤根现象,导致根系吸收能力差;土壤板结、透气性不良,直接影响根系活力。

三是激素中毒或药害也能引起瓜打顶。一次施肥过多或喷洒农药不当对黄瓜产生较重的药害,造成叶片老化或抑制了瓜秧的正常生长。菜农使用类似于植物内源激素如乙烯利、增瓜灵等一次用量过大或连续使用,使黄瓜体内内源激素过高,使营养物质主要运向雌蕊形成雌花,甚至连续出现多个雌花,雄花则退化,成为只有老叶而无新叶的自封顶植株。

应对措施:

已经发生瓜打顶的植株,建议菜农及时抹掉龙头附近的雌雄花,疏去顶部的所有幼瓜,并适当摘除植株中下部的大瓜,每棵植株只留1支瓜即可,减轻植株负担,调节营养流向。黄瓜大量结瓜期,对氮肥和钾肥的需求量较大,菜农应注意及时冲施高氮、高钾型水溶肥配合养根肥料,壮棵膨果。大雪节气后,夜间温度低,向龙头处输送的营养量少,植株营养生长受抑制,建议晚上早关风口并及时拉放保温被保温。

黄瓜“生长点消失”

黄瓜“无头”,也就是生长点消失现象,影响黄瓜的正常生长,降低前期产量,该现象多发生于黄瓜吊蔓后到结瓜初期。

原因分析:

如果黄瓜苗期出现“无头”现象,多与苗期管理不当有关。例如连续喷施氟硅唑、氟菌唑、苯醚甲环唑等三唑类药剂或土壤中存在抑制植株生长的有害物质;喷药浓度过大或喷药时间不对造成药害;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过量,抑制了生长点的发育;强光灼伤生长点导致生长点坏死;苗期温度长时间低于5℃,导致生理性缺硼,生长点生长受到抑制。

如果是黄瓜长到1.5米左右生长点消失,多与钙元素缺乏有关,建议通过冲施+喷施的方法提前补钙。

病虫害导致黄瓜“无头”现象。常见病害有黑星病、灰色疫病和细菌性缘枯病,建议针对性用药防治。另外,螨虫、蓟马等小型害虫,常为害植株生长点,导致无头苗的出现。因此,一定要做好消毒灭虫工作,避免虫害发生。

应对措施:

一是叶面补充硼、钙等元素。缺硼会导致生长点部位组织坏死,在黄瓜上的表现症状是生长点停止发育、萎缩,叶缘一部分变褐,而且生长点附近的节间显著缩短,心叶萎缩、枯死等。根尖也是生长点组织,缺硼时毛细根分生组织的细胞分化和伸长得不到正常进行,严重时植株发生枯萎。当然,也可在定植前,底施含硼、钙的肥料做底肥。

二是合理调整环境条件。首先是尽可能地增加光照。黄瓜进入结果期后,适宜的光照强度为40000-50000勒克斯,2000勒克斯以下停止生长。其次是确保合理的昼夜温差及夜温,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13℃-15℃,昼夜温差保持在15℃左右。

三是注重养根、施肥。冬季地温低,黄瓜根系发育差,吸收能力较弱,叶片制造的光合作用产物少,植株整体长势偏弱。所以,进入结瓜期后,对于根系偏弱的植株,可以水水带养根产品,如甲壳素类、海藻类等;施肥时,建议平衡型和高钾型交替使用,确保植株、瓜条营养均衡。

四是合理留瓜。植株留瓜不能统一标准,对于长势弱的植株,可以适当减少留瓜量,如加大留瓜间隔,有间隔两片叶留瓜改为间隔三片叶,给植株留下恢复正常长势的时间。

黄瓜“烂头顶”

一般来说,当黄瓜长到1米半左右时,很多会出现烂头顶情况,主要表现为黄瓜生长点叶片边缘干枯、叶片不舒展、叶脉皱缩等情况。

原因分析:

造成黄瓜烂头顶的原因较多,其中钙缺乏是导致生理性黄瓜烂头的主要原因。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钙缺乏。有菜农在管理过程中,多注重大量元素补充,而忽略了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导致硼钙缺乏。二是阻碍钙吸收。秋冬茬黄瓜长至1米半左右,一般不留根瓜,再加上昼夜温差小,黄瓜很容易发生旺长,因此菜农多在此时下意识地采取控水措施来预防,上部心叶卷曲,边缘形成裂口,这是缺水引起的钙元素吸收障碍,而缺钙首先表现在生长点心叶。

应对措施:

一是钙属于中量元素,植株需求量相对较大,建议主要通过底施或冲施提前补充。

二是钙在植株体内不容易移动,缺钙时会体现在茎和叶及根尖部位。补钙时应靠近缺乏部位,如叶面补充时,应距离生长点和幼瓜30厘米的高度进行喷施。

三是选择易吸收、移动性强的钙产品。如属于螯合态钙,易于根系吸收,且分子量小,移动性强。四是冲施+喷施结合。钙主要通过根系吸收,所以要冲、喷结合,以冲施为主。

此外,钙主要参与细胞壁的合成,同时对细胞膜的稳定、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有重要作用。缺钙后,植物对病菌入侵的抵抗能力降低。所以,在预防或改善因缺钙造成的坏死症状时,还应结合喷施噻唑锌或喹啉铜、百菌清等,预防真细菌病害。

2024-12-13 □北方蔬菜报记者姜文丽报道 核心提示:冬季管理应严防生长点消失、瓜打顶、烂头顶等问题发生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122308.html 1 “龙头”高昂:植株结瓜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