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4年12月27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06版:关注

瓜类蔬菜普遍发现病毒病

已知主要表现:黄化型、皱缩型、花叶型等症状

近年来,病毒病在西葫芦、丝瓜、苦瓜等瓜类蔬菜上普遍发生,而且发病呈上升趋势,很多菜农不得不重新换茬定植。本期我们梳理了西葫芦、丝瓜、苦瓜上常发病毒病的主要症状。

题记:

病毒病,已被称为蔬菜“癌症”。

记忆回到2009年秋,一场未知的不幸,降临到一些种植大棚西红柿的菜农头上:正处于生长旺期的西红柿得了“怪病”,无人知晓是什么病害。无奈之下,菜农采取了笨办法“拔园”,可没想到最厉害的结果竟是全棚拔园。

据了解,近年来,病毒病来势有增无减,到处肆虐,给广大种植户造成了严重损失。

业内人士、种植户都开始密切关注病毒病,除西红柿TY病毒、褪绿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外,隔段时间会出现新型病毒,如西红柿褐色皱纹果、黄瓜瓦瓦叶、苦瓜硬头顶等等。根据观察,病毒病不再只是夏秋高温季节高发,而是随着病毒抗性的不断增强,以及棚室保温性的不断提高,病毒病已成为全年发生的病害。

往年病毒病发生较少的西葫芦、南瓜、丝瓜等,近几年也出现严重暴发,如山东省聊城市、德州市等西葫芦集中产区,部分大棚甚至因病毒病连续拔园三四次。

如今,病毒病已经演变为作物常发的一种病害,常见植物病毒病多发生在经济作物,以蔬菜、果树为主。作物一旦被病毒侵染,正常细胞的养分被病毒掠夺,导致作物生长出现异常,严重情况下导致作物死亡。

针对病毒病,由于目前没有找到根治的方法与药剂,广大种植户与专家学者都感到头痛。为摸清病毒病发生的根源,了解病毒病在生产中发生的习性,正确地帮助种植户进行防控,助力专家学者尽快找到解决办法,《北方蔬菜报》作为全国唯一的蔬菜专业类媒体,肩负责任,向全国独家发起《病毒病问卷大调查》行动,希望全国广大蔬菜种植户及一直关注病毒病的专家学者、企业单位等,积极参与进来,携手合力寻找祛除病毒病的方法。

为助力配合《病毒病问卷大调查》行动,让大家对病毒病有更充分的认识与了解,让更多专家学者通过《北方蔬菜报》发声,从即日起,《北方蔬菜报》开启“共同关注病毒病”专栏,陆续刊发一系列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案例调查

西葫芦病毒病

2014年9月,山东省潍坊市青州何官镇菜农反映定植不久的西葫芦生长异常,怀疑是病毒病。

记者看了几个西葫芦棚,西葫芦幼苗大约高10厘米,也就是植株刚刚缓苗,西葫芦上边只有两片真叶,两片真叶均发黄,斑驳失绿,上部生长点发黄,而且即将要展开的叶片也有黄斑。从表现症状来看,的确是西葫芦病毒病,发病较早,不排除与种子带毒和定植后棚室的高温有关系。

2015年,何官镇张师傅棚内西葫芦出现叶片皱缩、不舒展现象,有的瓜还出现深绿斑块。仔细观察棚内受害植株,发现叶面极不平展、多向背面卷曲,或叶片皱缩,新叶先呈浓绿、淡绿相间的斑驳,随后整个叶片变成花叶型,叶脉凸起不明显,受害的幼瓜呈螺旋状或大头状畸形,或细小扭曲,瓜条成熟的则出现黄绿相间、稍微凹陷的斑点,商品性差。上述表现,符合西葫芦病毒病的特征。

苦瓜硬头顶

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孙家集街道周边村庄菜农的种植模式多是黄瓜套种苦瓜。2022年11月,该区域不少棚内苦瓜出现了异常。记者调查发现,苦瓜大多是9月份中下旬定植,定植后一直生长正常,但到了11月份,棚内不少苦瓜头顶异常、叶片黄化、嫩叶变硬,生长变慢,慢慢地株叶片发黄,停止生长,菜农俗称“苦瓜硬头顶”。

记者拔出几棵苦瓜,发现凡是出现硬头顶的苦瓜,根系大多是弹簧根。

从苦瓜表现症状上来看,符合苦瓜病毒病的症状。

究其根源在于土壤盐离子浓度过高。记者了解到,当地菜农底肥大量使用稻壳粪、鸡粪,一亩地用量在20方左右,有些棚一用就是十几年、二十几年,在苦瓜生长前期一般浇水过勤,大水压盐效果明显,植株生长还比较正常。但随着天气转冷,浇水次数变少,加之冲施全水溶性肥料后,盐害现象越来越突出,根系越来越弱,整体植株变弱,遭病毒病侵染。

丝瓜病毒病

2023年冬季,寿光洛城街道张师傅反映自己种植的丝瓜,刚刚采摘到第二支瓜,但丝瓜出现了顶部叶片发白、叶脉附近的叶肉发白、皱缩的情况,从张师傅反映的情况,判断是病毒病侵染所致。

记者发现,植株上有明显的病毒病症状,叶片自下而上皱缩、花叶,少数植株的生长点叶片正常;瓜条症状不一,正常瓜条顺直、表面光滑,发病瓜条粗细不均、表面凹凸不平。

病毒病多在夏季发生,进入冬季后,张师傅认为病毒病不再高发,在丝瓜的种植过程中忽略了对病毒病的防控,而发病后没有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导致病毒病快速蔓延。此外,病毒病有时会“间断性暴发”,即隐症状态时症状不明显,菜农未用药,当环境适宜或植株长势弱时,就会大面积暴发,增加了防治难度。也有的菜农发现丝瓜出现白头现象时,认为是肥害或药害,延误了防治时机,使病毒病大发生。

病毒病症状

西葫芦病毒病

西葫芦病毒病主要是由黄瓜花叶病毒、甜瓜花叶病毒、西葫芦花叶病毒、南瓜花叶病毒、烟草环斑病毒等单独或复合侵染所引起的病害。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病状有黄化皱缩型、花叶型两种。有时同一病株上两种类型同时出现,表现为两者兼有的混合型。

黄化皱缩型从幼苗到成株均可发病,上部叶处先沿叶脉失绿,继而出现黄绿斑点,后整叶黄化,皱缩下卷,节间缩短,植株矮化;瓜条受害后,瓜皮布满肉瘤或密集隆起皱褶,商品性全无。花叶型是新叶出现明脉及退绿斑点后变成花叶,有深绿色疱斑,严重时植株矮化,不能正常结瓜或瓜条畸形。混合型是黄化皱缩症状和花叶症状均有表现。

丝瓜病毒病

丝瓜病毒病是由黄瓜花叶病毒、甜瓜花叶病毒、烟草环斑病毒等引起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常见的有花叶型、皱缩型、黄化型三种。

花叶型,病叶呈浓绿与淡绿相间的斑驳,叶片皱缩,节间短,植株矮化,果实呈浓、淡绿色相间斑驳,浓绿部分常突起,病瓜变形;皱缩型,新叶沿叶脉发生浓绿色隆起皱纹,或出现蕨叶、裂片或叶片变小,有时沿叶脉坏死,病果大小不等、瘤突、畸形;有的植株发病,叶片初生黄色斑点,继而形成黄色斑驳,绿色部分呈瘤状隆起,病瓜生浓绿色花斑、畸形;还有的叶片色泽黄绿至黄色,叶脉绿色。

实际生产中,病毒病发病时首先顶部叶片叶脉发白出现明脉,随后叶脉附近的叶肉开始发白,逐渐茎秆、新生生长点和瓜条全部变为白色,并伴随出现茎秆拔节短、叶片皱缩畸形等情况。有的幼叶感染病毒病后,叶片会出现不平整的泡状物,成熟叶片感病候出现黄绿相间的花叶或不规则的黄色或褐色斑块。植株生长迟缓,所结瓜条较小或扭曲。特别是丝瓜采摘到第二、三支瓜的时候,更容易出现顶部叶片发白、皱缩的病毒病症状。

苦瓜病毒病

苦瓜病毒病由黄瓜花叶病毒、西瓜花叶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主要为害植株叶片和生长点,以顶部幼嫩茎蔓症状明显。发病后叶片变小,皱缩,节间缩短,全株明显矮化,不结瓜或少结瓜。除黄化皱缩型病毒病外,还有一种花叶病毒病,表现为上部叶片先发病,叶色淡浓不均,叶子上有黄绿相间的花斑,叶面凹凸不平,新叶畸形、硬化,蔓顶端节间缩短,花器不育,难以坐果,或果实发育不良,瓜条表现为尾尖或瓜小,形成畸形瓜。

□执笔:北方蔬菜报记者姜文丽、果志华

2024-12-27 北方蔬菜报记者姜文丽、果志华 已知主要表现:黄化型、皱缩型、花叶型等症状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122789.html 1 瓜类蔬菜普遍发现病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