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5年01月17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16版:土壤

好肥不会用土壤反受害

核心提示:应根据蔬菜生长期,施用不同配比的肥料

□北方蔬菜报记者果志华报道

蔬菜生产中,大量元素肥料很常见,一般做底肥和追肥施用。但菜农朋友千万别认为购买了质量可靠的肥料就一劳永逸了,好肥料还需要通过合理的施用,才能充分发挥肥效,达到施肥的目的。否则用不好适得其反,还会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

大量元素复合肥的合理施用

具有肥料“三要素”之称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也叫大量元素复合肥,多以底肥的方式施入土壤。为了保证施入土壤的大量元素复合肥能够为蔬菜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肥料施用前建议菜农提前进行土壤检测。通过土壤检测可以帮助菜农确定下茬蔬菜总的施肥方向,确定哪种肥料应该多施,哪种肥料要少施,哪种肥料不能再施用了。这样有目的的施用大量元素复合肥,能够逐渐将土壤相关指标调整到适宜指标范围内,让蔬菜根系在土壤中健壮生长,从而实现蔬菜高产、优质、高效。

土壤检测的项目很多,以检测氮、磷、钾含量为例,了解了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就是了解了土壤中氮、磷、钾的库存情况,也就是上茬蔬菜氮、磷、钾肥料施用后的残留情况。当检测的土壤水解氮含量显示超标了,菜农应施用氮含量低的三元复合肥或者不含氮元素的二元复合肥;当检测的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适宜范围,菜农应施用高钾型三元复合肥,也可选用硝酸钾或氯化钾等钾肥。

由于蔬菜根系主要分布在5厘米-15厘米的表土层内。当施入土壤中的复合肥随蒸发作用到达地表,水溶性的养分和辅助成分会形成盐分颗粒聚集在土壤表面,因此表层的养分含量一般高于底层。如果菜农进行土壤检测时去掉表层,那么检测出的土壤氮、磷、钾含量会大大低于不去掉表土层的土壤养分实际含量,从而误导菜农继续多施复合肥,加大了蔬菜肥害发生几率,也容易导致土壤出现板结盐渍化现象。所以,菜农进行土壤检测时,切记不要把表层土壤去掉。

实际生产中,如果因换茬时间紧迫,没有时间给土壤进行检测,建议菜农选用吸收利用率高、配比合理的优质大量元素复合肥,这类肥料生产工艺先进,有的产品还加入了硝化抑制剂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可减少肥料淋失、提高利用率,利于蔬菜吸收,一般亩用量为25千克-40千克。

大量元素水溶肥的合理施用

根据蔬菜生长期选择不同的配方大量元素水溶肥根据肥料中氮、磷、钾的不同含量分为高氮型、高钾型、平衡型三类,养分配比不同,肥料效果会有很大差异,因此菜农在冲肥前需要根据不同的蔬菜品种,不同的生长时期及不同的土壤条件选择不同的配方。例如,彩椒进入结果期后,对钾肥的需求量高,约是氮肥的2-2.5倍,因此,要选择冲施高钾型的;而黄瓜大量结瓜期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行,对氮钾的需求比例较茄果类小,要以冲施平衡型的为主,并穿插冲施高钾型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据资料显示,番茄开花结果初期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为5︰2︰3,那么此期应及时补充高氮型大量元素水溶肥。进入盛果期后,番茄植株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为3.6︰1.4︰5,由此可以看出,番茄结果期对钾元素的需求量大增,那么菜农在补充大量元素水溶肥时就要重视施用高钾型水溶肥,可冲施15-15-30,或15-8-29等类似比例的水溶肥,以满足番茄植株生长。

控制好用量

设施蔬菜栽培中,除了滴灌,大量元素水溶肥最常用的施用方法是随水冲施。由于大量元素水溶肥养分含量高,速效性强,施用时要最好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遵循小量多次的原则,避免大水大肥,这是因为肥料用量大了,一来容易造成土壤盐溶度过高造成伤根,二来也会造成肥料流失,增加成本投入。

固体肥料先稀释再冲施

水溶肥是能够完全溶解于水中的肥料,有些菜农在施用固体大量元素水溶肥时为图省事直接冲施,这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大量元素水溶肥中氮磷钾含量较高,直接冲施会造成肥料溶解不均匀,尤其是对于处在生长前期的植株来说,很容易出现烧苗伤根、苗小苗弱的现象。所以,在用肥前一定要进行二次稀释,也就是先在容器内将肥料充分溶解,然后再随水冲施,以保证冲施均匀,提高肥料利用率。

2025-01-17 果志华 核心提示:应根据蔬菜生长期,施用不同配比的肥料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123405.html 1 好肥不会用土壤反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