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记者果志华编写
山东省淄博市一菜农电话咨询:听说生物农药具有高效、安全、无污染等特点,且比化学农药持效期长,也不易产生药害,所以我想用生物农药预防蔬菜病虫害。请问生物农药有哪些种类?主要用于防治哪些病虫害?
答:生物农药是指以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或经基因修饰的微生物活体为有效成分,防治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源农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生物农药主要有细菌类、真菌类、病毒类、抗生素类四大类。
细菌类
当前细菌类的生物农药应用较广,既可以叶面喷施预防叶部病害,也可以随水冲施到土壤中,用于土传病害的防治。常见的细菌类生物农药有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等。
苏云金杆菌,简称Bt,是包括许多变种的一类产晶体芽孢杆菌。该杆菌可做微生物源低毒杀虫剂,用于防治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特别是鳞翅目的多种害虫。如菜青虫、小菜蛾、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烟青虫、玉米螟、稻纵卷叶螟、二化螟。
芽孢杆菌是土壤中的优势种群,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等。芽孢杆菌繁殖速度快,据了解,活性强的芽孢杆菌4小时可增殖10倍,其生命力强,对低温、高温、紫外线、干燥、酸碱等具有很强的耐受力,体积比一般病原菌大四倍,占据空间优势,可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例如,枯草芽孢杆菌可防治多种土传病害,根部施用或拌种可防治镰刀菌、曲霉菌、链格孢属、丝核菌属引起的土传病害,叶面喷施可防治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灰霉病等。蜡质芽孢杆菌主要应用于防治土壤传播的细菌性病害,如姜瘟病、茄子青枯病、辣椒青枯病等。
真菌类
真菌类的生物农药主要用于叶面喷施,防治真菌类病害和防治虫害的发生。生产中常见的真菌类生物农药主要有木霉菌、淡紫拟青霉、白僵菌、绿僵菌等。
木霉菌对于立枯丝核菌、镰刀菌、灰葡萄孢菌、黑根霉和柱孢霉等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有防治作用。
淡紫拟青霉属于内寄生性真菌,是一些植物寄生线虫的重要天敌,能够寄生于卵,也能侵染幼虫和雌虫,可明显减轻多种作物根结线虫、胞囊线虫、茎线虫等植物线虫病的为害。
白僵菌在生物防治领域起了很大作用,占病原真菌1/5,它是世界上用以防治害虫面积最大的真菌之一,对防治鞘翅目的害虫特别有效。它可以防治蚜虫、白粉虱、蛴螬、草地螟、家蝇、介壳虫、蓟马、蟑螂、蝗虫、蚱蜢、蟋蟀、棉铃虫等。
绿僵菌是一种广谱的昆虫病原菌,在国外应用其防治害虫的面积超过了白僵菌。
病毒类
病毒类的生物农药种类很多,主要防治各类害虫。例如,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菜青虫颗粒体病毒、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油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核型多角体病毒喷在植株上,被害虫取食后,经胃液消化,游离出棒状病毒粒子,通过胃(肠)皮细胞进入体腔,在虫体细胞核内复制增殖,感染病毒的害虫约10天左右即可死亡。如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可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等多种作物斜纹夜蛾。
质型多角体病毒喷在植物上,被昆虫取食后,在昆虫的细胞质内形成圆形病毒粒子,被感染的昆虫,约10天—20天死亡。
颗粒病毒喷在植物上,被害虫食后,约4天—5天死亡。如小菜蛾颗粒体病毒可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
抗生素类
农用抗生素是目前使用面积最大、防效最显著的一类生物制剂,主要包括井冈霉素、阿维菌素、中生菌素、武夷菌素、农抗120、多杀菌素等,广泛用于细菌、真菌性病害以及虫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