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5年03月07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09版:新闻

京津最大“菜篮子”如何打造的

河北形成冀北、环京津、冀东、冀中南和衡沧五大产区全域布局

□北方蔬菜报报道

在京津的“菜篮子”里,河北蔬菜的身影随处可见。

如今,河北已成为供应京津蔬菜的第一大省,在北京市场的占有率达到40%以上,在保障京津蔬菜日常消费和应急供应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北能取得如此成就,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生产基础来看,河北作为蔬菜产销大省和北方设施蔬菜重点省,具备雄厚的产业实力。全省蔬菜播种面积达1266万亩,总产量5498万吨,位居全国前列。其中,设施蔬菜面积和产量也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设施蔬菜面积350多万亩,这为蔬菜的稳定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河北还形成了冀北夏秋露地蔬菜、环京津冬季设施蔬菜、冀东深冬温室蔬菜、冀中南春秋设施蔬菜和衡沧高品质蔬菜五大产区的全域布局,通过设施栽培与露地生产有机结合,各产区错位发展、交替上市,实现了四季鲜菜不断、周年供应,冬季日供鲜菜和冬储菜近10万吨,夏季日供近20万吨,很好地满足了京津冀地区不同季节的蔬菜需求。

在品种培育和质量管控上,河北也下足了功夫。全省建成3个品种测评中心,每年引进测评新品种4000多个,不断丰富蔬菜品种,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同时,编制应用省级标准250多项,推广绿色生态防控十大技术,实现了从种植到加工的全程质量管控。以衡水市和沧州市为重点创建的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制定了冀州天鹰椒等10种蔬菜高品质指标体系,并建设了8个全国蔬菜质量标准化基地,进一步提升了蔬菜的品质。在生产环节,众多企业和种植户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比如河北农速源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从种植源头到净菜加工,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其生产的净菜从采收到销售均处于冷链系统,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蔬菜的新鲜口感,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在这样的努力下,饶阳番茄、永清黄瓜、永年大蒜、崇礼彩椒等一批优势特色蔬菜在京津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在销售渠道和市场拓展方面,河北也积极探索。全省共有农产品市场283个,其中百亿元以上的市场7个、千亿元以上的市场1个,尤其是首衡市场在全国进行布局,将河北市场的品牌打了出去。通过市场的筛选淘汰,菜农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种植的市场动态,从而生产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蔬菜。同时,河北还积极推动“河北净菜”进京,与北京市共建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158家,建设了6个京津冀蔬菜直采直供服务中心,产品从基地直采后,经过分拣、分级、包装直接供应京津市场,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供应效率。“河北净菜”进京直通车的开通,更是实现了放宽进京车辆限制、统一“河北净菜”标准、规范“绿色通道”的政策“三个首次突破”,为净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河北各地还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推动蔬菜产业发展。沧州青县地处京津一小时经济圈,凭借优良的品质、丰富的品种,热销京津市场。早在2013年,青县就按照净菜标准向京津销售蔬菜,不断优化更新品种,坚持绿色标准种植。如今,青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羊角脆生产基地,与北京新发地、天津王顶堤等20余家大型蔬菜批发市场的近100家客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张家口的优势则在于错季蔬菜,上市期集中在6—10月份,正值全国蔬菜供应淡季,彩椒、架豆、生菜、西兰花等单品规模大、品质优,在国内外市场有较高的知名度,沽源五花草甸食品公司的西兰花供应量占香港80%的市场份额。

尽管河北在蔬菜产业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在高端蔬菜市场,河北蔬菜还缺乏足够的话语权。未来,河北应继续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按照“产业强县+品牌强县”的思路,选择“独有、特有、富有”的农业产业,省市县联动培树国内知名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强化品牌营销,讲好品牌故事,提升品牌溢价,持续提高河北农产品在北京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在品种培育、种植技术、加工工艺等方面不断突破,提高蔬菜产业的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

今天我们来分析,河北能够成为供京津蔬菜第一大省,是其在生产基础、质量管控、销售渠道、特色发展等多方面协同发力的结果,不仅有力保障了京津“菜篮子”的稳定供应,而且为河北蔬菜产业未来发展找到了长远出路。

2025-03-07 河北形成冀北、环京津、冀东、冀中南和衡沧五大产区全域布局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124932.html 1 京津最大“菜篮子”如何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