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记者姜文丽报道
随着番茄新品种的推广,很多次要病害逐步上升为棚室番茄栽培的主要病害,其中发生较为严重的是灰叶斑病。对于这种病害,有不少菜农容易与早晚疫混淆,用药方向不对而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的王师傅棚里番茄叶片出现了大量的斑点,在茎秆上也有许多,王师傅看着棚内发病的植株,有点吃不准,像晚疫病,也像灰叶斑病,不知道该如何用药。记者在王师傅的大棚里看到,番茄叶片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褐色斑点,在茎秆上发生也比较严重,仔细分析后确认是番茄灰叶斑病。
灰叶斑病、早疫病和晚疫病在一些情况下发生类似,但却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叶片上表现,灰叶斑病病斑较小,在叶片上发生没有规律。而早晚疫病斑较大,早疫病的病斑通常有明显的轮纹,晚疫病则通常从叶缘或叶尖开始发生。在茎秆上的表现,灰叶斑病侵染茎秆多是点状分布,而后连为一片,病斑处呈褐色。早疫病侵染茎秆是椭圆形分布,病斑同样具轮纹。晚疫病的突出特点是在茎秆上连片分布,且造成茎秆或叶柄、穗柄等凹陷缢缩。在后期,灰叶斑病的病斑颜色变浅,为灰白色。
防治番茄灰叶斑病,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促根壮棵,提高植株抗性。番茄灰叶斑病和其它很多病害一样,在土壤病残体上存活,完成初侵染和再侵染。防治病害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好土壤处理,减少病原菌。定植时,普施或穴施生物菌肥,可在根系周围形成一个保护层,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抗病能力增强,病虫害减少。定植后,适当控水,降低夜温,抓好中耕划锄工作,晚覆盖地膜,可促进根系深扎,植株健壮,提高植株抗逆性。而且灰叶斑病从苗期就可发生,很多从苗厂订购的种苗在下部叶片上就能看到病斑,在植株生长过程中,病害会继续向上蔓延。为了阻止其进一步感染,首先应摘除病叶,并及时进行清理,不要让病原进入棚室。
菜农防治灰叶斑都是发生后才治疗,可事实证明一旦发生,发病迅速,很难控制,所以菜农应注意提前预防。预防灰叶斑病可使用百菌清悬浮剂、嘧菌酯悬浮液等。这些保护性杀菌剂在喷到植物体上后,能在叶表面形成保护层,药效期较长,但不具有内吸性,发病后的防治效果差。嘧菌酯预防效果突出,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使用这些保护性药剂,在植株表面形成保护膜,可大大降低病害的侵染机会,降低发病率。
发病后立即喷药防治。灰叶斑病发生以后,菜农要立即用药,可用氢氧化铜+苯醚甲环唑+百菌清。其中氢氧化铜和百菌清为保护性杀菌剂,可在叶表面形成保护层,防止病害进一步侵染。苯醚甲环唑为治疗性药剂,内吸性强。也可用肟菌·戊唑醇(拿敌稳)+丙森锌(安泰生),配合氨基酸、甲壳素类的叶面肥一起使用。针对叶部病害,除了防治外,还要重视叶片的修复,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强抗病性。因此,在喷药的同时,可在药液中加入氨基酸、甲壳素以及氮磷钾叶面肥,补充叶片营养,恢复叶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