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5年03月28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08版:棚事

结瓜初期:棵子生长点突然消失

核心提示:用肥不当、土壤盐渍化等问题都会导致发生

□记者姜文丽报道

近日,种棚多年的王师傅反映,他棚内的黄瓜刚刚进入结果期,眼瞅着就要卖钱了,但他发现,棚里黄瓜棵子很多没了头,生长点无故消失,不知咋回事?经过了解,王师傅棚内情况是每行少则一两棵、多则六七棵,严重影响了黄瓜的正常生长,遇到这种情况,王师傅无从下手,拔掉没法补苗,留着很长时间长不出头来。黄瓜无头是什么原因,出现后应该如何应对?

初瓜期无头原因有哪些

黄瓜结瓜初期无头,首先要判断是不是苗子有问题。我们分析一下,黄瓜幼苗期花芽分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分化早,从黄瓜第一片真叶展开,生长点已分化到10节左右,但花芽性型未定。菜农从育苗基地购买的苗子,绝大多数都是在第一片真叶展开时送来的。也就是说,黄瓜10片叶之前出现的无头现象,有可能与苗期管理有关。一般来说,苗期使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药剂容易出现药害,使用控旺激素过量,都可能影响生长点发育。

当然,苗子本身的问题毕竟是少数,黄瓜苗子生长速度快,嫁接后一周左右就开始发苗,病害发生较少,药剂喷洒不多,控旺激素使用也较少,因为药害或者控旺激素导致黄瓜无头的可能性较小。更大可能是苗子定植后棚内土壤问题,造成黄瓜生长发育不正常。当前,高温闷棚已经成为棚室蔬菜生产的常规措施,尤其是在根部病害和根结线虫严重的地方,还要搭配药剂熏棚,以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和线虫数量,改善土壤条件,为下茬蔬菜生长打好基础。然而,不管是高温闷棚还是药剂熏棚,都是灭生性手段,处理过后的土壤中不管是有害微生物、杂草种子、害虫还是有益菌,都被杀灭。

底肥大量使用有机肥是改良土壤、提升蔬菜产量的重要举措,尤其是黄瓜产区,有机肥用量都很大。当前,底肥使用最多的是禽畜粪肥,尤其是鸡鸭粪和猪粪,使用最为普遍。这些粪肥特点是氮磷高、钾肥低,而鸡鸭等禽类主要为尿酸,猪等畜类主要为尿素,需要先分解转化为铵态氮,然后由硝化细菌将其转化为硝态氮,才能大量被蔬菜吸收利用。若土壤中缺乏微生物,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的过程就可能被打断,使土壤中铵态氮含量过高。茄果类、瓜类等蔬菜作物对钾肥、钙肥等正离子肥料的需求量巨大,对负离子的磷肥需求量却较小,容易出现失衡,这时就需要氮肥来调整,也是蔬菜吸收硝态氮为主的主要原因。铵态氮含量过高,容易影响钾、钙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的吸收,造成蔬菜吸收困难。植株缺钙缺硼时,就容易出现生长点腐烂甚至消失的问题。

除此之外,土壤温度过高或过低、土壤盐渍化加重、肥料配比不合理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蔬菜缺素,诱发诸多问题。

减少无头现象这些措施要做足

要减少黄瓜前期无头现象,要从定植开始,做好水肥、病虫害防治工作,从前期做好无头现象的预防,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闷棚熏棚结束后全面补充生物菌肥,恢复土壤生态平衡。高温闷棚的大棚结束后,可以立即补充生物菌肥,然后整地浇水,重建土壤微生态。对于药剂熏棚,则应该在熏棚结束后半月

以上,待有害物质全部挥发后,再补充生物菌肥,确保有益微生物存活并繁殖。二是做好苗子定植管理。苗子接受后若不立即定植,应该立即喷洒海藻酸、全营养叶面肥、广谱性杀菌剂,进行补充营养、预防病害。定植时,可以用甲壳素或海藻酸、中微量元素肥料等蘸根,促进根系再生,补充养分。三是定植后,缓苗水开始可以冲生物菌肥,补充钙肥,提高植株抗逆性,减少缺钙等造成的无头现象。

一旦发现黄瓜出现无头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促进侧芽萌发,让植株尽快恢复生长。前期黄瓜植株出现无头症状后,侧芽萌发较慢,这与植株顶端优势有关。研究显示,植株生长点能够形成大量的生长素(吲哚乙酸),生长素从生长点向下极性运输,使得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了侧芽的萌发和生长,这就是植物的顶端优势。黄瓜植株生长点消失后,顶端优势被打破,侧芽的抑制状态消除,侧芽开始大量萌发生长。

需要注意的是,植株生长点刚刚消失时,顶端分生组织仍能产生一定的生长素,建议发现生长点消失后立即摘除顶端组织,减少生长素形成,促进植株尽快萌发侧芽。此外,适当进行激素处理,也能影响侧芽的萌发速度。从成熟经验来看,侧芽的萌发受多种激素共同调控,其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起到了关键作用,比例高时侧芽萌发慢,比例低时侧芽萌发快。因此,在发现黄瓜出现无头苗后,可以定点喷洒细胞分裂素,人为提升细胞分裂素含量,降低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从而促进侧芽快速萌发。

2025-03-28 姜文丽 核心提示:用肥不当、土壤盐渍化等问题都会导致发生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125727.html 1 结瓜初期:棵子生长点突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