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记者赵伟平报道
近日,重庆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集中销毁了30余吨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此次销毁的农资产品包括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兽药、肥料、饲料等5个大类,它们均属于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投入品种类。
近年来,重庆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围绕种子、农药、肥料等重点农资产品,紧盯非法添加、含量超标、侵权假冒等突出问题,利用春耕、秋种重要农时节点,抓住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深入推进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
执法人员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在选购农资时,务必要到正规门店购买,查看产品标签、生产日期及经营资质,索取发票或购物凭证。同时,切勿轻信流动摊贩或“专家推销”,若发现假劣农资,请及时向当地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举报,共同维护农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