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5年04月11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10版:植保

蔬菜死棵:该从何处下手“拯救”

核心提示:均衡浇水施肥,平衡营养供给,根部病害早做预防

□记者姜文丽报道

近段时间,温度上升快,蔬菜生长也较快,需求养分增多,这就需要良好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营养,供应植株果实生长。然而近日有菜农反映,棚内蔬菜临近中午出现了萎蔫情况,连续发展几天后慢慢死棵。

蔬菜刚开始出现萎蔫,说明根系出现了异常、植株营养供需失衡,建议密切关注根系生长状况,确保根群强大、健壮,为植株提供充足的营养。

浇水施肥不科学导致伤根

王师傅种植的黄瓜出现了问题,刚开始膨瓜时,为了补充营养,他随水冲施了水溶肥和生根剂。但浇水后遇连阴天,待天气转晴后,植株出现生长点叶片发黄、膨瓜慢的情况。经检查后,发现黄瓜的部分毛细根有发黄、变褐情况。这是由于浇水、施肥后,遇低温寡照天气,土壤湿度过大,根系呼吸不畅,继而造成伤根情况,若不及时防治,很容易发展成根腐病。

一次施肥量过大或偏施某种肥料,易造成土壤中盐离子浓度过大,引发伤根情况。这就是一些棚室中,少量或部分植株出现中上部、整体叶片小而发黄的原因。土壤盐离子浓度过高造成伤根及长势偏弱的植株会先表现出异常,建议在浇水用肥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及时关注天气预报,确保浇水后要有2天-3天的晴好天气。浇水后,棚内湿度大增,若遇低温寡照天气,通风时间短,不利于棚内湿气散失,既会引发喜湿性病害,又容易造成沤根、伤根的情况。

二是严格把控用肥量。大多数棚室土壤中养分含量超标,因此,一次性施肥过多后,很容易造成植株盐离子中毒的情况。最科学的办法是在夏季休棚期进行一次测土,根据检测结果制定合理的施肥量,不要盲目大量用肥。

三是均衡施肥。需要结合土壤肥力及植株长势情况,进行施肥。对于生长前期的蔬菜要以培育壮棵为目的,注重壮根的培育,尤其是前三水浇水更要注意,建议在第二水后适当控水,同时结合划锄,引根下扎,随水冲施甲壳素、氨基酸等养根护根产品,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对于盛果期蔬菜,营养要均衡且充足。浇水时,结合植株长势情况,选择平衡型和高钾型水溶肥交替使用,同时还要配合使用养根类产品。

营养供应不足影响根系生长

近段时间以来,白天气温在20℃以上,夜间在10℃左右。白天棚温升高快、地温升高慢,若白天一次性升温过高、过快,易造成地上部蔬菜生长过快,植株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会较多地流向地上部分;相反,地温升高慢,且没有足够的营养分配,使根系长势弱、活性差,植株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生长失调,伴随着结果量的增加,较弱的根系不能吸收足够营养来供应植株整体,植株会呈现出徒长、膨果慢,甚至出现早衰。

由于根系活性差,晴好天气时,植株叶片蒸腾作用量大,根系吸水能力不足,植株水分供需失衡会造成叶片急性萎蔫。如果不能及时采取缓解措施,则会进一步发展为永久萎蔫,造成茎叶干枯,甚至植株死亡。

同样,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不足,植株还会表现出各种缺素症状,如中微量元素锌、铁、钙等的缺乏症。尤其是连阴天过后,植株表现尤为明显,如黄瓜植株生长点叶片小而黄、边缘干枯、花芽分化不良等症状。对此,建议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合理调控棚温,确保其缓慢变化。晴好天气时,建议放风时采取分次放风,待棚温升高至20℃时,即可打开顶部风口通风,让棚温缓慢上升,待棚温升高至27℃-29℃,进一步拉大通风口,尽量保持棚温在32℃以下。

——平衡植株长势。若植株呈现徒长状态时,一是可以选择功能型叶面肥、磷钾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进行喷施,抑制地上部植株的生长,或均衡营养供应,从而实现整体长势均衡的目的。二是调控好夜间温度,植株旺长主要是夜温过高导致的,可适当延长放风、放棚的时间。三是若通过物理措施无法达到平衡植株长势的目的时,可以适当喷洒助壮素、矮壮素等化学药剂来控旺。

防病不及时引发根部病害

晴好天气时,中午时段棚内温度较高,很少会有人去棚内查看蔬菜长势情况。而根系有异常时,高温时段易呈现出萎蔫症状来,因此不易被察觉。待植株萎蔫严重时,根部病害也发生较重,可能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机。

当前是根部病害的高发季,如根腐病及枯萎病等。因此,建议应在中午高温时段不定期进棚查看植株长势,若植株存在萎蔫情况时,首先要分清楚造成萎蔫的根源。若根部发生病害,则会存在发病中心,或集中发病区域;若为生理性萎蔫,则会大面积出现。针对蔬菜萎蔫死棵,建议大家提前预防。

一是无病预防。预防根部病害,要把握好时机,从蔬菜定植后,先要做好药剂蘸盘这一关。药剂蘸盘一方面可在处理好土壤以后,防止基质、穴盘带菌成为根部病害的传染源,增强根系对不良环境及有害菌的抵抗能力,使苗子安全快速地度过缓苗期;另一方面可提前对根系进行保护,防止幼苗带病。常用的药剂蘸盘配方为,霜霉威盐酸盐+恶霉灵+琥胶肥酸铜+甲壳素,兑好溶液后浸泡苗盘,可以明显减少根部病害的发生。也可用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生根剂兑一桶水,药液配好后,要双手端起穴盘,在药液内一蘸,没过苗坨即可,达到防病促根的目的。

二是有病早治。一旦发现根系有发黄、变褐的情况,应立即用药防治,以药剂灌根效果为佳。药剂灌根用药集中,可以将苗子主根周围的土壤进行消毒灭菌,大大减少主根周围的病原菌数量,从而起到防治根部病害的作用。

根据发病特点,明确引发死棵的病害,选择合适的药剂针对性地治疗,对于未发生死棵的植株也可以进行预防。无法判定是哪种病原菌侵染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霜脲锰锌+甲霜灵·咯菌腈+春雷·王铜灌根,灌根2次-3次。灌根时要注意方法,确保药液到达病部,可以通过挖穴灌根或者专用工具灌根。使用药剂灌根时,应配合使用甲壳素、海藻酸等促进生根的产品,减少根系周围的病原菌,促进根系再生。化学药剂持效期短,根部病害发生后,土壤中病原菌数量多,要注意增加生物菌肥用量,病害发生后追肥时可将菌肥用量加倍。

需要注意的是,灌根后不要立即浇水,因为浇水会稀释药剂降低药效。药剂配方也应以杀菌剂+养根类产品组合为主。此外,根部病害发生后,吸收营养的能力下降,因此应配合叶面喷肥的办法来补充植株营养。

若是茎秆病害导致的死棵,可用药剂涂抹开裂部位,涂抹前用小刀将病患处刮干净,涂抹时不要只涂抹伤口处,最好用毛笔或刷子将伤口周围也一并涂抹上,这样不仅对整个伤口进行了全面防治,对周围部分也起到了防治效果。涂抹药剂时最好选择晴天气温较高时,若在清晨或傍晚涂抹药剂,病患部总是湿漉漉的,会影响防治效果。

农事操作大意导致根系受伤

生产中,有不少人不经意间的一些不当操作常常让根系受伤,例如地膜严密覆盖、浇水过大、施肥过近过量、粪肥不腐熟等,不但影响根系吸收能力,病菌也会趁机而入,引发根部病害,进一步导致死棵发生。近年来,死棵问题频发,与根系生长不良、抗病性降低有很大关系。因此,生产中既要养根又要护根,减少对根系的伤害。

2025-04-11 姜文丽 核心提示:均衡浇水施肥,平衡营养供给,根部病害早做预防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126232.html 1 蔬菜死棵:该从何处下手“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