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5年04月11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15版:权威

露地菜要高产 施用肥有讲究

《2025年春夏季露地蔬菜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发布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供稿

露地甘蓝

施肥原则

(1)施肥与高产栽培结合,选育高产耐密品种,提高育苗质量,采用合理种植密度,选择适宜播期、移栽期。

(2)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合理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施用高碳氮比、高碳磷比有机肥,培肥改良土壤。依据土壤肥力条件,适当调整化肥用量。

(3)肥料分配以基、追结合为主;追肥以氮肥为主,氮磷钾合理配施。施用增效肥料,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养分损失。推广节水灌溉特别是滴灌施肥技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4)注意在莲座期至结球后期适当地补充钙、硼等中微量元素,防止“干烧心”等病害的发生。

(5)土壤酸化严重时适量施用石灰、钙镁磷肥等具有改良酸性土壤功效的肥料或土壤调理剂。

施肥建议

(1)基肥一次施用优质农家肥1.5方/亩—2方/亩或商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200公斤/亩—300公斤/亩。

(2)产量水平4500公斤/亩—5500公斤/亩,氮肥(N)12公斤/亩—15公斤/亩,磷肥(PO)4公斤/亩—6公斤/亩,钾肥(KO)6公斤/亩—8公斤/亩。

产量水平5500公斤/亩—6500公斤/亩,氮肥(N)15公斤/亩—18公斤/亩,磷肥(PO)6公斤/亩—10公斤/亩,钾肥(KO)8公斤/亩—10公斤/亩。

产量水平大于6500公斤/亩,氮肥(N)18公斤/亩—20公斤/亩,磷肥(PO)10公斤/亩—12公斤/亩,钾肥(KO)10公斤/亩—12公斤/亩。

氮钾肥30%—40%基施,60%—70%在莲座期和结球初期分两次追施,雨水丰沛或土壤肥力水平较低的地块,在莲座期前封行时分配10%—15%的用量,磷肥可全部作基肥条施或穴施,也可不多于30%在莲座期作为追肥施用。

在土壤肥力水平较低的地块,化肥氮磷钾用量适当上调10%—20%。

在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地块,化肥氮磷钾用量适当下调10%—20%。

(3)根据土壤养分特征和作物养分需求情况,基肥推荐15-15-15、17-13-15(N-PO-KO)或相近配方。

追肥推荐24-8-13、25-5-15(N-PO-KO)或相近配方,在雨水充沛的区域推荐添加含增效氮肥(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的肥料。有条件的地块,可推荐施用一次性控释专用肥。

在极端天气频发(如低温寡照)的区域可添加功能性物质(如氨基酸、黄腐酸、海藻酸等)促根同时增强作物抗逆性。

(4)往年“干烧心”发生较严重的地块,注意控氮补钙,可于莲座期至结球后期叶面喷施0.3%—0.5%的氯化钙溶液或硝酸钙溶液2次—3次。

南方地区菜园土壤pH<5时,宜在整地前施用生石灰100公斤/亩—150公斤/亩。

土壤pH<4.5时,施用生石灰150公斤/亩—200公斤/亩。缺硼的地块基施硼砂0.5公斤/亩—1公斤/亩,或叶面喷施0.2%—0.3%的硼砂溶液2次—3次。可结合喷药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次—3次,提高甘蓝的净菜率和商品率。

露地辣椒

施肥原则

(1)施肥与高产栽培结合,选育高产耐密品种,提高育苗质量,采用合理种植密度,选择适宜播期、移栽期。

(2)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合理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施用高碳氮比、高碳磷比的有机肥,培肥改良土壤。依据土壤肥力条件,适当调整化肥用量。

(3)肥料按需供应,基肥与追肥结合。辣椒移栽后到开花期前,促控结合,薄肥勤浇。开花期控制施肥,从始花到分枝坐果时,除植株严重缺肥可略施速效肥外,都应控制施肥,防止落花、落叶、落果。幼果期和采收期要及时施用速效肥,促进幼果迅速膨大。忌用高浓度肥料,忌在中午高温时追肥,忌过于集中追肥。提倡应用增效肥料,尤其在雨水充沛的区域,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养分损失。

(4)提倡应用滴灌施肥技术,做到控水控肥、提质增产、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施肥建议

(1)基肥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方/亩—3方/亩或商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300公斤/亩—400公斤/亩。

(2)产量水平4000公斤/亩以上,氮肥(N)16公斤/亩—20公斤/亩,磷肥(PO)4公斤/亩—5公斤/亩,钾肥(KO)12公斤/亩—16公斤/亩。

产量水平2000公斤/亩—4000公斤/亩,氮肥(N)12公斤/亩—16公斤/亩,磷肥(PO)3公斤/亩—4公斤/亩,钾肥(KO)10公斤/亩—12公斤/亩。

产量水平2000公斤/亩以下,氮肥(N)10公斤/亩—12公斤/亩,磷肥(PO)2公斤/亩—3公斤/亩,钾肥(KO)8公斤/亩—10公斤/亩。

(3)一般情况下,氮肥总量的30%—40%作基肥,60%—70%作追肥,气温高、湿度大时应减少氮肥基施量,甚至不施;磷肥总量的60%作基肥,40%在结果期追肥;钾肥总量的30%—40%作基肥,60%—70%作追肥,追肥期为门椒期、对椒期、盛果期。盛果期根据收获情况,每收获2次追肥一次,共3次。

在土壤肥力水平较低的地块,化肥氮磷钾用量适当上调10%—20%。

在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地块,化肥氮磷钾用量适当下调10%—20%。

(4)根据土壤养分特征和作物养分需求情况,基肥推荐18-18-10、18-19-12(N-PO-KO)或相近配方,追肥推荐18-7-20、16-5-24(N-PO-KO)或相近配方低磷高钾型配方肥。

在雨水充沛的区域推荐添加含增效氮肥(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的肥料。

有条件的地块,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初花期推荐21-10-24(N-PO-KO)或相近配方高氮高钾型水溶肥。

在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推荐20-5-25(N-PO-KO)或相近配方低磷高钾型水溶肥。

在低温、寡照等极端环境下,可添加功能性物质(如氨基酸、黄腐酸、海藻酸等)促根同时增强作物抗逆性。

(5)中微量元素因缺补缺,在辣椒生长中期注意分别喷施适宜的叶面硼肥和叶面钙肥产品,防治辣椒脐腐病。

2025-04-11 《2025年春夏季露地蔬菜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发布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126237.html 1 露地菜要高产 施用肥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