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5年04月25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16版:土壤

硼元素:让作物开好花结好果

核心提示:结合土壤情况、作物种类、不同生长期等因素补充硼肥

□记者果志华报道

硼元素对作物开花结果、养分运输等有重要作用,合理施用硼肥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蔬菜生产中,不同蔬菜品种对硼元素的需求量不同,过量或不当施用硼肥都会影响蔬菜正常生长。因此,补充硼肥要结合土壤酸碱性、作物种类、不同生长期等因素。

何为缺硼土壤

5.5时,可适量施用石灰调节土壤pH值,提高硼元素的有效性;碱性土壤(pH>7.5)建议以叶面补硼为主,当土壤有效硼含量低于临界值,应及时补充硼肥。

通常情况下,土壤pH值可影响硼元素的有效性,当土壤pH值在5.5-6.7之间,硼元素的有效性最高,而pH值在7.1—8.1时,硼元素的有效性则随pH值的升高而降低。此外,土壤有效硼临界值也是施用硼肥不可忽视的因素,当土壤有效硼含量低于0.5mg/kg时,为缺硼土壤;土壤有效硼含量在0.5mg/kg-1.0mg/kg之间时,为潜在缺硼土壤;当土壤有效硼含量高于2.0mg/kg时,容易对作物产生毒害。因此,施用硼肥前,建议通过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的酸碱性和土壤有效硼临界值,若土壤pH值低于

硼是经济作物的重要元素

硼是作物开花结果的重要微量元素,大部分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对硼元素需求量较大。如十字花科、豆科、根茎类蔬菜需硼量大,对缺硼高度敏感,种植这些作物时要特别注意补充硼肥。据了解,作物有对硼有隐藏需求,即使无缺硼症状,施用硼肥也能提高产量。

由于硼元素对蔬菜生长中的生殖作用大于营养作用,因此补硼时要抓住植株需硼的关键期,特别是抓好苗期、开花之前的关键期,以达到良好的施用效果。

一般来说,苗期需要的硼肥在蔬菜定植前进行底施,每亩施用0.5千克-1千克的硼肥即可满足蔬菜苗期对硼元素的需求,但由于硼在土壤中移动性差,硼肥需均匀施在土壤中。对于砂质土壤来说,因其保肥

保水能力弱,生产中应适当增加硼肥施用频次。

如果蔬菜定植前没有施用硼肥,可在幼苗缓苗后的种植行间施用固体硼肥,也可达到补硼效果。例如缓释型硼肥,通过肥料缓慢释放硼养分,作物根系吸收硼元素后再传输运转至其他生长部位,从而达到补硼的目的。

蔬菜开花期是重要的需硼临界期,而在开花之前即花芽分化阶段,及时补充硼肥有利于花芽正常分化。所以开花之前,应叶面补硼2次-3次。虽然很多叶面肥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硼元素,但由于大部分蔬菜开花前后对硼需求量最大,为避免补充的多元素叶面肥不能满足植株对硼的需求,建议最好单独补充硼肥或钙硼同补,可选择利用率高的螯合态硼肥,提高硼元素的吸收利用率。

施用硼肥注意事项

控制好用量。硼的安全范围较小,过量施用易导致叶片边缘焦枯、提前落叶。建议硼肥分次施用,并根据肥料标签上的建议用量来施用。叶面喷洒时,一般单次喷洒浓度最好不

超过0.5%,选择无风晴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缺硼症状多出现在新生组织,因此补硼应重点喷洒新叶、花器官、生长点及幼果,间隔7天-10天喷一次,连续喷洒2次-3次。

注意元素间的协同与拮抗作用。钙、磷可促进硼元素吸收,补充硼肥时适量添加钙和磷,利于作物吸收,有助于快速缓解缺硼症状。过量的钾元素会与硼元素产生拮抗作用,抑制硼元素吸收,因此高钾土壤需增加硼肥用量20%-30%,防止作物生长期间缺硼。

增施有机肥。研究表明,在有机肥施用充足的条件下,硼元素的利用率较高,这是因为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充足、团粒结构丰富,对硼元素的转化和吸收有积极作用。所以增施有机肥可促进土壤硼元素的保持,同时降低大中量元素对硼的抑制。

避免与特定肥料混用。硼肥不可与磷酸钙直接混合,否则硼元素易被固化,影响作物吸收。叶面喷洒硼肥时要避免与碱性农药混配,以防降低硼的有效性或产生药害。

重视连作土壤补硼。连作3年以上的土壤以及重茬种植的土壤,需每年补硼,防止缺硼而影响植株生长。

2025-04-25 果志华 核心提示:结合土壤情况、作物种类、不同生长期等因素补充硼肥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126845.html 1 硼元素:让作物开好花结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