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5年06月27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05版:农资

中微量元素为何被种植户看好

核心提示:番茄脐腐病、黄瓜烂龙头等属于缺乏中微量元素症状

□北方蔬菜报综合报道

实践证明,中微量元素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虽然需求量低于大量元素氮、磷、钾,但其生理功能不可替代,一旦作物缺少就会表现出相应生理缺陷,进而影响植株生长状态和果实产量。因此,种植户越来越重视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

中微量元素有哪些作用

一是提高作物产量。有些农田或棚室由于长期过量施用氮磷钾类大量元素肥料,土壤出现恶化,作物增产幅度有限。若针对性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可以平衡植株体内养分,满足农作物对各营养元素的需求。特别是针对中、低产田,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也是维持高产田连续增产的重要手段。

二是改善作物品质。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不仅改善作物的无机营养平衡,提高产量,而且使农产品品质大为改善。例如,硼元素促进花粉管伸长,提高坐果率;硫元素是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蛋氨酸)的组分,影响蛋白质和油脂含量;镁元素能够合成叶绿素并促进

植株的光合作用,同时也是多种酶的活化剂,可促进脂肪、氮的代谢和维生素的合成,提高作物品质。

三是提高化肥利用率。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有利于平衡大、中、微量营养元素之间的比例,对作物吸收养分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改善了因片面单施某一种元素肥料而造成浪费,也减少了因肥料流失产生的环境污染。

四是提高作物的综合抗逆性。由于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使农作物所需的各种元素得到合理供应,让农作物健康生长,大大增强了作物的抗病性、抗寒抗高温性、抗干旱等能力,降低了农作物因缺素造成的长势弱而遭受病虫侵害的几率。例如,钙元素与果胶结合增强细胞壁稳定性,可减少植株的逆境损伤;硅(非必需但有益)可增厚细胞壁,减少病原菌侵染;硼能促进糖在体内运转正常而抗性加强,硼糖络合物是酸性较强的络合物,使细胞液反应偏酸而不利于病菌生长。

五是提高经济效益。虽然中微量元素肥料用量比大量元素肥料少,但可以用较小的投入换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中微量元素缺乏原因

造成作物缺乏中微量元素的原因有很多,但大部分在于土壤条件和施肥习惯。例如,碱性土壤中铁、锌易被固定,酸性土壤中钼有效性低;过量磷肥会与锌、铁结合形成难溶物,引发拮抗作用。特别是长期施用或者大量施用无机肥料的土壤,易造成土壤酸碱化、盐渍化、板结等现象,都会导致中微量元素含量失衡,进而导致作物吸收失衡。

实际生产中,番茄脐腐病、黄瓜烂龙头、玉米白化苗、花生空壳等都属于中微量元素缺乏的典型症状。

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方法

土壤施肥。中微量元素肥料作为基肥和种肥,通常与含有氮、磷、钾等化肥和生物有机肥一起均匀施入,施用量根据作物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种类而定,不宜过大。例如,蔬菜定植前施用底肥时,将氢氧化钙、钙镁磷肥、硫酸镁、氧化镁、硫酸亚铁、硫酸锌、硼砂等肥料与大量元素复合肥一起施用,补足土壤中缺乏的中微量元素。

根外追肥。根外追施是将可溶性中微量元素肥料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对

作物茎叶进行喷施、滴灌或随水冲施。例如,在蔬菜生长期间,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苗期冲施钙肥;开花期前后叶面喷施富含硼、钙、锌等元素的叶面肥,重点喷施植株幼叶或生长点;生长中后期喷施或冲施钙、镁、铁等单质水溶肥或复合型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可避免缺素症发生。建议选择易吸收、移动性强的产品,如螯合态中微量元素肥料。

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注意事项

一是防止用量过大。中微量元素肥料要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均匀施用,盲目施用易引起作物中毒,还会污染土壤环境。

二是调节好土壤环境。中微量元素缺乏,往往不是因为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含量低,而是这些元素有效性低,难以被作物吸收。若在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前,通过补充有机肥或微生物肥料进行土壤调节,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可以提高中微量元素有效性,利于作物根系吸收。

三是不可替代性。中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氮、磷、钾同等重要,只有在满足了作物对大量元素需要的前提下,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才能充分发挥肥效。

2025-06-27 □北方蔬菜报综合报道 核心提示:番茄脐腐病、黄瓜烂龙头等属于缺乏中微量元素症状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128856.html 1 中微量元素为何被种植户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