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级农艺师刘世杰
入秋后,一年一度的果树秋施基肥即将开始。近些年来,尽管果农在果树生产中用肥、用药增多,投入成本年年增加,但果树小叶病、黄叶病、苦痘病等生理病害依然多发。笔者曾走访过甘肃、宁夏、江苏、海南、福建等地果园,虽然各地栽培的树种略显差异,但用肥规律、模式如出一辙。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现代化的“工厂肥”,几乎取代了圈肥、土杂肥。“工厂肥”虽然比农家肥的肥效见效快、施用方便,但因不少果农缺乏专业知识,忽略了因地制宜和科学施肥的理念,从而走进了果树施肥的误区,引发了果树生长发育中的“变态”表现。
科学施肥 预防营养元素拮抗
简单地说,合理施肥会促使果树生长、开花、结果、稳产优质,施肥不当会影响果树生长发育。从理论上分析,由于某种营养元素的存在,能够抑制果树对另一种营养元素的吸收,这就是通常说的拮抗作用。当前,我们倡导科学施肥、平衡施肥,但并非肥料用量和种类越多越好,过量的养分供给反而会引发元素间的互相抑制,导致田间有肥而树体却“享受”不到,从而引发拮抗作用,导致各种缺素症。为防治果树缺素症,果农会增补相应元素的肥料,这种做法从表观现象看,缺素症状似乎得到缓解,但却造成了土壤中该类养分的累积,时间久了轻则土壤板结,重则果树伤根,形成越施肥果树长势越弱的恶性循环。譬如:
氮肥。生理酸性铵态氮肥施用过量,容易造成土壤中过多的铵离子与镁离子、钙离子产生拮抗作用,影响根系对镁、钙的吸收。此外,过量施用氮肥会刺激果树生长,导致需钾量大增,极易引发树体缺钾症。
磷肥。磷肥不能和锌肥同步施用,因为磷元素和锌元素反应后会形成磷酸锌沉淀,降低磷和锌的利用率。过量施用磷肥,多余的有效磷会抑制根系对氮的吸收,还可引起铜、硼、镁、锌等元素缺乏。特别是会阻碍锌元素吸收,造成锌元素被固定,引起树体缺锌,典型症状就是诱发小叶病。过磷酸钙等酸性磷肥过量施用,还会活化土壤中对果树生长发育有害的物质,如活性铝、活性镉等,对树体生长发育不利。
钾肥。钾肥施用过量,首先造成钾离子浓度障碍,继而在土壤和树体内与钙、镁、硼等发生拮抗作用,严重时引发新梢、叶片等出现生理病害。
在中微量元素中,钙肥施用过多,会阻碍氮、钾的吸收。表现症状是叶色淡、新叶焦边。过量施用石灰容易造成土壤中钙离子含量过高,从而与镁离子产生拮抗作用,影响根系对镁的吸收;同时,过多的钙离子还易引起树体内硼、铁、磷的缺乏。镁肥施用过多,果树长势弱、果实变小,易滋生真菌性病害。此外,钙、镁离子过量,还可抑制铁的吸收,因为钙、镁呈碱性,会使铁元素由易吸收的二价铁转换成难吸收的三价铁。
规避营养元素拮抗的措施
平衡施肥
平衡施肥是要结合当地土壤营养条件,参考通用标准制定施肥方案。例如,每生产100公斤苹果,需要吸收纯氮0.7公斤(相当于尿素1.5公斤,含氮46%)、五氧化二磷0.35公斤(相当于磷酸二铵0.76公斤,含磷46%)、氧化钾0.7公斤(相当于硫酸钾1.4公斤,含钾50%)。如果偏施或多施单质肥料,不仅造成肥料浪费,增加生产成本,还导致其他营养元素缺乏。若偏施氮肥,会造成果树旺长、推迟果实着色、糖分不足;氮肥中的硝酸根离子与磷酸根离子之间存在拮抗作用,施用硝态氮肥时,应重视增施磷肥。所以在每次施肥前,都要参照树体长势和不同时期的需肥特点及土壤供肥能力,做到合理施肥,保持营养元素平衡。
合理施肥,不仅不会产生拮抗作用,还会产生协助作用。镁和磷具有双向互助吸收作用,可使树体生长旺盛,雌花增多,并有助于硅元素吸收,增强树体的抗病性和抗逆能力;适量钙和镁有双向互助吸收作用,可使果实早熟,硬度增加,耐储运。此外,锰和氮、钾、铜之间也具有双向协助吸收关系。
在微量元素中,适量的硼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增强钙在树体内的移动性。氯离子是生物化学中最稳定的离子,它能与阳离子保持电荷平衡,是维持细胞内渗透压的调节剂,也是树体内阳离子的平衡剂,其功能是不可忽视的。此外,氯离子比其它阴离子活性强,极易进入树体内,因而也加强了阳离子(钠、钾、铵离子等)的吸收。锰可以促进硝酸还原作用,有利于合成蛋白质,提高氮肥利用率。缺锰时,树体内硝态氮积累,可溶性非蛋白氮增多。当土壤溶液呈酸性时,根系吸收阴离子多于阳离子,而在碱性反应中,吸收阳离子多于阴离子。
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除了商品有机肥外,主要指饼肥、圈肥、厩肥、禽畜粪便、土杂肥和人工沤制的落叶杂草、秸秆残渣、河塘淤泥等,是营养均衡比较全面的肥料,不仅含有植物必需的大量、中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有机养分。有机肥施入土壤后,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状况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增强土壤保肥能力和缓冲能力,为果树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同时,有机肥和化肥合理配合施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有利于根系吸收更多的养分,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也缓冲或减少了养分之间的拮抗作用。在用量上,圈肥、厩肥、绿肥、土杂肥等提倡“斤果斤肥”(每生产1斤果实,需要施入1斤肥料)或“斤果1.5斤-2.0斤肥”(每生产1斤果实,需要施入1.5斤-2.0斤肥料)的用量比,并于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施入为宜。
施肥方法
具体施肥方法可以灵活调整。由于锌肥和磷肥混施,容易产生“相克”作用,所以生产上提倡磷肥作基肥施用,锌肥作追肥施用;氮、磷、钾大量元素肥料,应以根际施肥为主;磷肥可采用多穴集中施肥法,氮肥及钾肥可采用树下撒施,翻入地下的方法;微量元素肥料应根据缺乏程度,采取叶面喷施、根基灌注或结合根施的方法。
秋季施肥应以优质有机肥为主,可采用放射状沟施、树冠外缘半环状沟施、结合翻地将肥撒入树盘后翻于地下。施肥沟深45厘米-50厘米、宽30厘米,长度以肥料多少而定,放射状沟长度一般不低于1.2米。建议施肥方法轮换用,施肥后立刻灌足水,让土壤、肥料与根系密接。
特定土壤修复
在缺钾的砂性土壤条件下,氮肥与钾肥应配合施用,但钾肥不能一次性施用过多,因为钾离子对钙、镁和铵的吸收也会产生拮抗作用,容易引起树体缺钙、缺镁;在酸性土壤上,氮肥施用也不能过多,否则根系吸收铵离子浓度较高时,就会阻碍钙离子的吸收,由此引发苹果苦痘病。同时提醒,在酸性土中施用石灰,切记不能过量施用或频繁施用,否则将会诱发树体缺硼、缺镁、缺磷等不良症状。
>>>延伸阅读:
常见果树秋季基肥用量建议
苹果
(1)施用农家肥(腐熟的羊粪、牛粪等)1500公斤(约4.5方)/亩,或商品有机肥1000公斤/亩,或饼肥200公斤/亩。
(2)亩产1000公斤-2000公斤,氮肥(N)5公斤/亩-6.5公斤/亩,磷肥(PO)2公斤/亩-2.5公斤/亩,钾肥(KO)3.5公斤/亩-4.5公斤/亩;亩产2000公斤-3000公斤,氮肥(N)6公斤/亩-9公斤/亩,磷肥(PO)2.5公斤/亩-3.5公斤/亩,钾肥(KO)4.5公斤/亩-6公斤/亩;亩产3000公斤/-4000公斤,氮肥(N)9公斤/亩-11公斤/亩,磷肥(PO)3.5公斤/亩-4.5公斤/亩,钾肥(KO)6公斤/亩-7.5公斤/亩。
(3)盛果期大树施用硅钙镁钾肥80公斤/亩-100公斤/亩。土壤缺锌、硼和钙的果园,相应施用硫酸锌1公斤/亩-1.5公斤/亩、硼砂0.5公斤/亩-1.0公斤/亩。
(4)化肥和有机肥混匀后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施用(晚熟品种采果前后尽早施用),施肥方法采用穴施或沟施,穴或沟深度40厘米左右,每株树3个-4个(条)。10月底到11月中旬,连续叶面喷施3遍尿素、硼砂和硫酸锌,增加贮藏营养。第一遍在10月底开始喷0.5%-1.0%尿素,7天后喷第二遍为2.0%-3.0%尿素+0.5%硼砂+1.0%-2.0%硫酸锌,再7天后喷第三遍为5.0%-7.0%尿素+0.5%硼砂+5.0%-6.0%硫酸锌,第三遍的浓度根据叶片衰老程度确定,老化程度越高浓度越低。
梨
(1)亩产4000公斤以上,氮肥(N)10公斤/亩-15公斤/亩,磷肥(PO)5公斤/亩-8公斤/亩,钾肥(KO)6公斤/亩-10公斤/亩;亩产2000公斤/亩-4000公斤,氮肥(N)8公斤/亩-10公斤/亩,磷肥(PO)4公斤/亩-7公斤/亩,钾肥(KO)8公斤/亩-10公斤/亩;亩产2000公斤以下,氮肥(N)5公斤/亩-8公斤/亩,磷肥(PO)3公斤/亩-6公斤/亩,钾肥(KO)5公斤/亩-8公斤/亩。
(2)土壤钙、镁较缺乏的果园,氮肥宜选用硝酸铵钙,磷肥宜选用钙镁磷肥,或者施用适量的钙、镁肥。缺铁、锌和硼的果园,通过叶面喷施浓度为0.2%-0.3%的硫酸亚铁、0.2%的七水硫酸锌、0.2%-0.5%的硼砂溶液来补充,严重时可结合土壤施肥同时进行。
(3)有机肥和化肥一次性在秋季施入,施用量为3方/亩-4方/亩,施肥时期在梨采收后落叶前的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之间,并根据梨树树势强弱适当增减用量。
桃
(1)产量水平3000公斤/亩以上,氮肥(N)8公斤/亩-10公斤/亩,磷肥(PO)4公斤/亩-6公斤/亩,钾肥(KO)6公斤/亩-9公斤/亩;产量水平2000公斤/亩-3000公斤/亩,氮肥(N)6公斤/亩-9公斤/亩,磷肥(PO)4公斤/亩-6公斤/亩,钾肥(KO)6公斤/亩-8公斤/亩;产量水平2000公斤/亩以下,氮肥(N)5公斤/亩-8公斤/亩,磷肥(PO)3公斤/亩-5公斤/亩,钾肥(KO)5公斤/亩-8公斤/亩。
(2)有机肥和化肥作秋季基肥,在桃采摘后秋季采用开沟方法施用,施用量为2方/亩-3方/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