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日报 2022年01月26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B02版:生活·服务

记者探访宏源酱酒车间

以匠心致初心 打造本土酱酒品牌

润粮

在中国,白酒的品牌有数万个,在寿光,有一个当地品牌备受人们推崇,那就是从清末民初沿袭至今的老招牌——侯镇宏源。在大家的印象中,宏源所产白酒一直以浓香型为主,而在近日,宏源生产的一款酱酒亮相市场,一经推出,立即成为众多白酒爱好者关注的焦点。其实,宏源酒业一直做着酱酒的研究和生产。近年来,随着酱酒市场升温,宏源改造升级了原来的酱酒老窖池和车间,并引进茅台镇完整“坤沙”技术,邀请茅台酒厂退休老师傅坐镇(四代茅香酒酿造传承师傅),经过多年试酿和小规模生产,终于成功打造出了口味正宗又兼具本地特色的一流北派酱香酒。

酱酒本地化 宏源老酒坊飘出酱酒香

宏源生产酱酒,很早就开始尝试了,为了更好地传习酱酒工艺,前期与茅台酒厂的一个分支单位进行合作,严格按酱酒的“高温制曲、两次投粮、九次蒸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等精妙工艺尝试酿造适合侯镇本地气候、环境的酱香酒,虽未量产,但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因此,这一部分酱酒刚刚走上市场,马上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如今,在原址上重新装修的侯镇酱酒车间已经开足马力,全面投入生产,咱们寿光本地产的优质酱酒马上就会大量走上老百姓的餐桌。

有人说,宏源以前专注生产浓香型白酒,现在重新整修了酱酒车间,会不会一心不能二用,品质不如以前。宏源人却说,虽然酒香类型有变化,但宏源人坚持传统工艺酿好酒的初心一直没变。宏源出厂的每一瓶浓香型白酒均按古法纯粮酿制,每一瓶酱香型白酒也全部采用茅台镇传承至今的“12987”工艺,出厂的每一瓶白酒,都能让老百姓喝得放心、喝得顺口、喝出品质。

热火朝天 传承古法酿酒精益求精

为一探宏源酱酒的奥秘,1月23日上午,记者一行来到寿光侯镇宏源酒厂。酒厂院内的老酒坊原址上,一座以古建风格打造的酿酒车间拔地而起。古色古香的青砖墙,古朴典雅的木质门窗,一块块精致的原石地砖……都显示着这座古建风格酿酒车间的不同凡响。酿酒车间内,水汽蒸腾,酒香弥漫,酿酒师傅们正紧张忙碌着,润粮、蒸粮、摊凉、堆积发酵、入窖发酵……

“这是春节前最后一次投料,再经过大约一年的周期,这一批本地产宏源酱酒就将陆续进入窖藏阶段,很快就能与消费者见面了。同时,也欢迎广大市民来宏源酒厂参观、品酒。”在酱酒车间,山东宏源酒业总经理张晓飞介绍,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一个以饮酱酒为时尚的“酱酒热”,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兴起,为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多年来,宏源在坚持茅台镇“12987”工艺的基础上,邀请茅台酒厂专业酿酒老师傅现场指导,不断尝试本土化酿造。如今,宏源产出的酱酒既有茅台酱香的纯正风格,又具宏源老酒的独特风味,宏源酱酒的本地化、品牌化已经水到渠成。

工艺繁复精良 打造特色北派酱香品牌

“这个过程是清蒸下沙,采用总投料量的一半,经润粮后下沙。”张晓飞介绍,在整个生产周期中,要分两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所投主料用粮茅台镇特产红缨子糯高粱,量少价高,被奉为酿酒珍品。宏源酱酒在酿造之前,都要进行润粮,让高粱能够吸饱水分,变得膨胀,组织结构也更蓬松,为后续发酵、蒸煮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记者看到,润粮时,酿酒师傅们会在粮堆顶部开一个小口,倒入热水,并不断翻拌。在翻拌结束后,很快进入到蒸粮环节,润好的高粱全部投入蒸甑当中,经过长时间蒸煮后出甑,出甑后的高粱泼上热水,再把高粱一层层摊开散冷,整个车间热气腾腾,别有一番趣味。摊凉的高粱温度降下来之后,师傅们加入用人工踩制的高温大曲粉,再把高粱堆积成谷堆的样子进行堆积发酵。而旁边,几天前堆积的高粱酒醅被酿酒师傅们搅拌均匀,投入窖池中,之后它们将进行一次长达一个月的时间之旅。现场工艺繁杂,耗时颇长,而酿酒师傅们却全神贯注、一丝不苟,仿佛他们所做的事情不是在酿酒,而是在打造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据介绍,记者一行刚刚看到的所有环节,还要重复多次,另外还有其他多项严苛工艺,需耗时一年多时间,最后才能生产出优质的酱香型白酒,也只有严格按照此工艺酿酒,才能保证每一滴宏源酱酒的优秀品质和独特口感。

宏源人的初心就是坚持传统酿酒工艺,多年来一直追求的是“粮心”和“诚信”,绝不会为了追求高利润和高产量以次充好,不管是浓香还是酱香,只有坚守传统才能正宗。“炮制虽繁必不敢减物力”,宏源人坚持为老百姓生产高品质、高性价比的白酒,用匠人之心酿造好每一瓶酒,打造本土酱香酒品牌,为酱香白酒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报记者 贾圆圆 岳永林

2022-01-26 贾圆圆 岳永林 记者探访宏源酱酒车间 1 1 寿光日报 content_88054.html 1 以匠心致初心 打造本土酱酒品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