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北周将领韦孝宽,就是在玉璧之战中,气死北齐神武帝高欢,后来跟着于谨讨伐江陵,彻底灭掉南梁的战神。他军功累累,是北周军界柱石般的人物。
北周建立初期,国家真正掌权的是大冢宰宇文护,而韦孝宽显然不受宇文护待见。在北周明帝即位初期(557年),韦孝宽被任命到国家图书馆当闲散人员,又被安排到了和北齐接壤的玉璧(山西稷山西南),任勋州刺史。
宇文护的母亲和姑姑当年因战乱流落在了敌国北齐,北齐始终不放人。宇文护趁齐人主动来玉璧城通好之际,授意韦孝宽抓住机会要回母亲和姑姑。他又对韦孝宽不放心,于是派司门下大夫尹公正来玉璧,与韦孝宽共同商议,名为商议,实则监督。韦孝宽迅速抓住了这个表忠心的契机,毕竟在战场随机应变的战神,在职场上又怎会蠢。
“孝宽乃于郊盛设供帐,令公正(尹公正)接对使人,兼论皇家亲属在东之意。”韦孝宽在郊外设置
了华丽的供帐接待北齐使臣,在不经意间向使臣透露出有皇家亲属在北齐的讯息。为什么要在郊外接待呢?因为一旦进城,很容易暴露玉璧城的军事机密。
就这样,北齐使臣在玉璧城外得到了超高规格的接待,拿东西拿到手软,钵满盆盈,使臣们“辞色甚悦”,宾主尽欢。酒酣耳热的时候,下属来报,汾州(今山西隰县)的胡人抓住了北齐的关东人,来请示刺史韦孝宽。北齐使臣见状赶紧离开酒席,为同乡人求情,但是北齐和北周交战期间,释放俘虏需要对方用价值相当的财货或者地位相等的俘虏来交换。只见韦孝宽迟疑了一会,接着大手一挥,下令全部放还被俘人员。北齐使臣立即表示感谢。这时韦孝宽拿出一封给北齐国主的信,替朝廷向北齐表达了想要停战交好的心意。信里只字未提宇文护家属的事,但北齐使臣回国以后,北齐朝廷很快就放回了宇文护的母亲和姑姑,并派军队一路护送,直至长安城下。
与失散了三十多年的母亲团
聚,宇文护喜不自胜,对韦孝宽感激涕零。就这样,韦孝宽达到了目的。
假设韦孝宽直接索要皇家亲属,宇文护的母亲和姑姑就是奇货可居,北齐势必大做文章。不管是拿钱赎人也好,割地停战也好,带来的负面政治影响都是宇文护不愿看到的,他毕竟不是北周的国君。宇文护当时在朝廷里被政敌们窥伺觊觎,一不小心就会引火烧身。而韦孝宽的“意会”式处理,无疑是最妥帖的,符合他心意。
当然事情成功也有侥幸因素,北齐国君高湛软弱,不想战争,只想求和,且最激烈的主战派段韶当时并不在朝中。这些因素铺就了韦孝宽的政治自赎之路。两三年后的北周保定四年(564年),韦孝宽进了台阁,成了柱国(中央最高武官)。
他是唯一一个,既不是当年西魏搞革命初期就参股的武川派势力,也不是北周创始人宇文泰嫡系,而能够进位柱国的大神般人物,官职越做越高。
姜楠